menu
加入书架

神奇的磨角

作者: 刘志明 点击:346 发表:2024-12-05 08:05:43 闪星:2

摘要:磨角村的山水犹在,古寺犹在,这个曾在磨角流传的关于古寺、古人、古江水的传说犹在人间演续……

  日前我读了已故作家李炅的《磨角石碑》文章,它引起了我对磨角这个小山村的关注,也让我产生了前往磨角村一探究竟的冲动。

  《磨角石碑》是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短文”,它记叙了一千四百年前发生在江西省于都县磨角这个地方的民间传说:初唐时期刻在墓碑上的一首预言诗,拜托五百年后南宋时期的知县去迁运墓主人的遗骸,而这个墓主居然是初唐的英国公李勣(原名:徐茂公),令人感到惊奇万分,抄录如下:

  五百年前徐茂公

  葬在江边此坟中

  拜托宁都刘知县

  迁运遗骸回山东

  这篇《磨角石碑》主要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军师徐茂公随驾巡游,来到雩都,殁于军旅之中,并葬在雩都县城东门外五华里许的磨角上的贡水岸边。后来南宋时期山东籍的宁都知县刘驿乘船路过磨角忽遇岸上土坎坍塌,现出一碑,镌刻了上文的诗句,刘县令于是雇人挖掘,发现徐茂公的骨骸,收殓好随船运回山东。

  今年农历的九月十五日,我来了一次磨角之行,就是想看一看李炅老师笔下磨角的秀丽风光和探访石碑的所在。

  那天上午,我坐公交车在于山中小学下了车,为抄近路,开始徒步前往磨角。

  那里正在建设中的汉城还没有完工,心急路短,我只能从工地间的空隙处穿行,绕来绕去,一路打听,用了四十分钟总算来到磨角。

  磨角村地处梅江、濂江、贡江三江呈现“丫”字汇流的交汇处,东面和南面都被江水环绕,江水缓缓地沿着贡江向西流淌。

  磨角村虽处在丘陵地带,却没有耸立的大山。四周树木林立,浓荫蔽空,如入仙境。林木掩映新老寺庙,让磨角这座小山村锦上添花。

  说磨角村神奇,就先从水说起。正因为磨角位于三江交汇的结合部,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一下同时左脚站在梅江,右脚站在贡江的乐趣。试想一下,如果唐太宗李世民真的来磨角巡游,也许就是欣赏这里能脚踩双江,眼观三江汇流的奇观美境。

  说磨角神奇,还得说一说岸边的岩石。梅江西岸的岩石,真可谓是千奇百怪,让人忍俊不禁。也许是千百年来江水的冲击,让这里的岩石千疮百孔的溶洞,形成什么造型的都有:有一石头太像猿人的头;有的窗户的栏杆;有的岩石形成大小不一的瀑布,十分的好看。

  说磨角神奇,再说一说梅江西岸边的深潭。我在观察岩石的同时,意外地发现水中的深潭面积还不小。清澈的江水,让人能看清水底。这时,恰好有二只鸟从潭边上空飞过,让我发现了“鸟在水底飞”这种可遇不可求难得的奇观。

  我在磨角走进了一座寺庙,它叫弘愿寺,原来叫观音寺,始建唐贞观年间,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据当地的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南下巡游时来到雩都,被地处三江汇流的壮观美景所吸引,作为三江汇流结合部的磨角村,四周的景色又那么秀美。特想在这座小山村建一处行宫,方便以后前来游玩。随行的徐茂公对唐太宗进行劝谏:皇上日理万机,无多少时日来此驻游。花费那么多库银建此行宫闲置岂不可惜?不如建一寺院,让老百姓在此祈福,保佑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岂不是更好。

  唐太宗听后,觉得言之有理,采纳了徐茂公之言,拨款在此修建寺院,取名观音寺,并赐当地接待的村民为国姓,传说此为李屋李姓的由来。后来,徐茂公逝世后,亦安葬于此。

  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于都中学读初中时,就有三位来自磨角的李姓同学分到我班。原来李姓同学的祖先还是唐太宗赐的姓。

  我在寺里四处漫步,想感受一千多年的风霜是否还依然存在,室外有6米高的露天观音菩萨亭亭玉立雕塑和弥勒佛的坐像,已给这座古老的寺庙重焕新颜。

  沧海桑田,历经变迁,古老的观音寺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传说中的徐茂公的遗骸也被山东籍宁都知县刘驿告老返乡时带回山东安葬,但流传至今的故事通过历年的代代相传,被有心的李炅老师整理成《磨角石碑》一文留存于世。

  现任主持开心师傅是有心人,将李炅老师的《磨角石碑》镌刻于江边围墙的石壁上,供前来游玩的游客欣赏磨角秀丽风光的同时,能够偶遇这段传说而平添意外的乐趣。

  目前,于都的汉城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大多数村民也移居它地,可喜的是弘愿寺(因它的前身观音寺是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迹)完整地保留下来。

  磨角村的山水犹在,古寺犹在,这个曾在磨角流传的关于古寺、古人、古江水的传说犹在人间演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游记细致地描绘了磨角村的地理风貌,从三江汇流的独特位置,到岸边形态各异的岩石与深潭奇景,展现出大自然赋予此地的神奇与美妙。同时,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让我们看到古老传说与现代景象的交融,古寺在时代浪潮中的留存,使磨角村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与自然奇观的文化符号。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