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兵之初
四十多年前,两次高考失利的我一心想当兵。1981年10月,我的这一愿望还真的实现了。
那年9月的一天,乡下的老父亲急匆匆来到我打临工的建筑工地,告诉我:“今年征兵开始了,先回去验兵吧。”当时,我有些喜出望外,向工头请了假后,随即跟父亲回了老家。在经历了公社卫生院的初检和县医院的复检后,身体条件符合了参军的要求,可受名额的限制,能不能走得了,一时心里还没底,终于有一天我等来了征兵的政审人员。
10月25日那天,经过辗转,鲜红的入伍通知书终于送到了我的手里。喜悦的心情染上离别的愁绪,那一晚我彻夜难眠,与亲人难舍难分的心情,让我不知流了多少泪水。10月26日上午,我与公社的另外二十多名新兵,带着梦圆军营的理想,恋恋不舍地离开生我们养我们的家乡,一同赶往县人武部报到。当晚县人武部在仪征电影院组织我们集中观看电影《梅花巾》,为我们这些即将踏入军营的新兵送行。在入住的县政府招待所,看到白天刚刚领取的新军装,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这身军装来之不易,到部队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10月27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华灯初上之时,我们一群身穿没有领章帽徽的准军人,环绕小城地标性建筑鼓楼一圈,列队登上大巴车,在夜色中悄然离开了家乡,往东向泰兴高港方向驶去。不知颠簸了多长时间,我们的大巴车来到了高港码头。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高港码头灯火辉煌,锣鼓喧天,广播里一遍遍播放着李双江演唱的军歌《再见吧妈妈》。此情此景,我顿感热血沸腾,参军入伍的无上荣光油然而生,可那歌声又听得我泪水涟涟。在高港稍作休整后,我们乘上了“东方红1号”轮,沿奔腾的长江向东海之滨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驶去。翌日一早,我们搭乘的“东方红1号”轮安全停靠上海十六铺码头。大上海,对于我这个第一次出远门的农村小伙来说,是多么的想饱饱眼福呀,可作为军事行动,在带兵人员的组织下,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站公平路码头。十六铺码头距离公平路码头有十来里的路程,我们硬是靠着两条腿,徒步行进过去的。到达公平路码头时,一个个都已大汗淋漓,但大家依然精神抖擞。趁着候船的时间,彼此相互交流,原本陌生的战友一下子变得熟悉了起来。大约是下午四点左右,我们陆续登上前往大连的“长力”轮,开启了向部队驻地进发的漫漫航程。船出长江口一路向北,穿东海、过黄海,劈波斩浪,在航行近40小时后,顺利抵达大连港。到达大连,我们又舟车劳顿,最终来到旅顺一个名叫“老虎尾”的地方。带兵领导告诉我们:旅顺是扼守京津的重要门户,老虎尾是海防要地,这就是你们将要驻守的地方。就这样,我们从长江之畔来到了黄海之滨,来到了我们的第二故乡——老虎尾。
驻防老虎尾的是一支人民海军有着光荣传统的潜艇部队,我们则是这支部队补充的后勤保障兵员。由于老虎尾近似半岛,没有城市的繁华,也缺少生活的便利,有的只是艰苦的环境。初到老虎尾的我们,除了对停泊在军港的潜艇有一种神秘感之外,其他的都让我们有些“失望”。
依稀地记得,那年我们到达老虎尾已近中午时分,安排我们的第一餐是大米稀饭加咸菜,据说考虑到我们是南方兵才有这顿大米稀饭的,以后便鲜有大米的踪影了,高粱米唱起了主角,偶尔吃些由大米和高粱米混合的二米饭或面条就算是改善伙食了。如果说吃饭是我们要过的第一关,接下来要过的还有起居关、训练关等等。我们居住的是部队苏式老俱乐部改建而来的营房,睡的是上下两层的大通铺,近百人挤在只有区区二三百平方的空间里,就寝后的呼噜声、梦话声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早上洗漱靠消防车送水,寒冷的天气,有时洗着洗着便冻了起来。晚上洗脚与早上洗脸用的是一个盆,一盆冷水洗完脸再洗脚,洗脸毛巾也当擦脚布。来到军营的第二天,便给我们分了班,我们的班长是山东青岛的,带兵一向严厉。训练场上,我们身着棉冬装、头戴栽绒帽、脚穿大头鞋,一天练下来身子都快散了架。白天练完了晚上还不能轻松睡个好觉,常常还要提防着紧急集合。紧急集合是新兵训练的必修课,是锻炼军人快速反应能力的有效手段。紧急集合必须全副武装,在熄灯状态下,完成着装、打背包、背挎包、穿大头鞋等所有动作,以急行军的方式到达某个集合地点。为此,战友们常闹出从上铺摔下来、穿错鞋子、反穿裤子、背包松散的狼狈相。饭前唱军歌是军营的一大特色,新兵训练更是如此。记得有一次午饭前唱解放军军歌,一遍不行掉头重来,一连唱了五六遍才过关,肚子饿得都快造反了。经过近百天的政治教育、条令学习、队列训练、野营拉练、轻武器射击等苦练,我们终于穿上了带有领章帽徽的军装,完成了由民到兵的蜕变。
新兵生活是热血青年迈入军营的第一步,是每个合格军人千锤百炼的起点,那个直线加方块的新兵岁月虽然艰苦、枯燥、单调,回味起来却又是那么的甜蜜、珍贵,令人刻骨铭心。
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就有了一份永恒,就有了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光荣。人生如歌,我们的兵之初更是一首深情的歌。
【编者按】参军入伍几乎是每个男儿的梦想,这篇文作者书写了四十年前参军入伍的经历。高考失利,入伍圆梦,但由民到兵的转变是需要毅力和勇气的,幸好作者在当兵之初就做好了准备,克服了饮食上的不习惯,顶住了集训期的高强训练,成为了一名真正军人。文章朴实但非常真挚,写出当兵之初的喜悦激动和自豪,回眸当年,一切都是值得的。推荐阅读。编辑: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