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情怀
共和国军人有一种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怀。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我们参军来到部队学会的其中一首歌曲就是《人民军队忠于党》,歌曲中的每段歌词清晰地述说着人民军队的由来和将士们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时期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南征北战成立新中国雄伟波澜壮观的历史篇章。
在连队领导深情地讲述连队的历史中我们了解了连队是陆军第40军,是一支有着红军血脉传承的部队,前辈们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坚信为了推翻被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劳苦大众,消灭剥削阶级,解放全中国的信仰,不忘初心,追求革命的理想,从寒冷东北的一直打到海南岛,挥师北上入朝参战,一路高歌胜利的乐章,现在镇守着东北入关枢纽的使命。
连队光荣的历史鼓舞了士气,当我们接过红五星帽徽,红领章,在向连长李柏生和接兵排长刘永进,班长道尔基举起右手五指并拢伸直轻触到右帽檐敬礼的那一刻,标志着又一位共和国战士即将履行军人的职责和义务。终于实现了参军保家卫国的理想。
在军营去理解和践行在纪律条令“服从听指挥”,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连队通过饭前一首歌,出操,野营拉练行进间唱歌,看电影前各连队之间拉歌等等形式牢固地树立当代军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连队把我们锻炼的方方正正风风火火就像块砖,那里需要就那里去,那里就是我的家!这也许就是军人对人民军队无法忘却的情怀之一吧。
战友之间有一种认知一生的战友情怀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这段歌词写得很好。在连队战友之间的感情是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在连队贯彻执行三大条令中那激情燃烧岁月的日子里,战友们来自祖国各地,操着不同的方言,出生成长在不一样的家庭环境,要想在时间内达到思想统一那是要有一套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在这一点上班长牛铎是当之无愧的。他通过班务会的形式做到了。
班长在职务上是“兵头将尾“”管理着9人左右最基层的一位带兵的人,他为了履行好班长的职责不去背“兵熊熊一个将熊一窝”的黑锅,“打铁还需自身硬”他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处处以身作则,他能恩威并施,发现战士有错之处,他会毫不留情地在班务会上严厉地讲评,战士初到连队不太明白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对纪律条令的认知是抽象的,一时还真不知道自己哪里犯错被班长在班务会上批评的脑袋有点发懵,顿时呆若木鸡般表情挺直的腰板坐着直到散会,被点到名后,班长怎么说还真没听进去。副班长杜玉卓,老战士冯国栋见状在班务会后,分别找战友看到军营的大树下,台阶上,林荫小路,双杠边,学习室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彼此触膝谈心,老兵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化解话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加深战友之间的了解和执行条令中的认识,战友之间的感情日益加深真像一对亲兄弟。
内务卫生,老班长牛铎直接上阵做示范操作,他动作干净利落把床上的被子神奇般地叠成了有棱有角的“豆腐块”。“强将手下无弱兵”,新兵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也把被子叠出了统一样式的“豆腐块”,两个被子之间的差别在于班长的被面颜色洗白了,新兵被面是军绿色的而已。
老兵教我们针线活,缝被套,补袜子。把被套线的一头剪断,然后拽住线头直接就把线从被套里抽出来。洗完被套一人拽着一个被头,两人用力往后抻,然后把拧成褶皱的被头往手掌上摔打几下再拿出室外晾晒。缝被套时,老班长从针线包里找出不同型号的缝衣针别在袖口备用,然后,右手拇指食指在线板上找到软线头直接塞进嘴里,闭嘴,顺着两唇间捋一下抽出已沾上唾液尖尖的线头,线头倒左手,右手大拇指食捏住线头捻成尖,然后把线头倒右手,左手指稳稳地捏针,两眼微眯瞄准针眼,在右左手指合力精准地把线头穿过针眼抻出,在两线头对齐后低头用嘴角边的牙齿咬断线板端的线,顺手就把两线头打个结,开始教我们缝被套作被子了。
细小工作,是在副班长和老兵的带领和手把手的帮助下学会的,比如:全班人的牙缸、牙刷、肥皂盒、毛巾、脸盆、帽子、腰带、鞋子的统一摆放,整齐划一,门窗玻璃清洁明亮。
训练场上,班长操练上,班长示范动作那一招一式足以体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功力。生活中一旦得知有战友家庭出现困难,战友们都自觉你五角,他一元凑点钱缓解燃眉之急。风雨同舟共济的战友,是在连队生活经历积累起来的。军人的帅气和阳刚之气是通过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体现和标志在军营里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来证明践行初心的使命,随时准备奔赴祖国最需要抗震救灾,抗洪救灾,保卫祖国边疆的战场。
军人有一种难忘的军营情怀,军营是战士们奔向未来开始的地方。
1984年,春季。我公干路过部队所在的城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退役后,与外地的战友基本没有联系,我真不到不知道现在连队还有没有我认识的老战友了,只能是抱着试探性的心理去看看能不能走进军营的大门?能不能看看我到老连队的营房?连队还有没有认识的老战友?
早晨,我一下火车,直奔军营的大门口,我一眼看见了陪伴着我几个春夏秋冬当年站岗的哨位,只见一位持枪站岗威严的年轻哨兵,这不就是我当兵站岗的样子吗?我好激动啊!感觉眼前的这场景在梦中有过无数次的闪现,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哨位,陌生的是哨兵!
经过我向哨兵打听,得知哨兵还真是我原来连队的战士,哨兵得知我来意后去收发室向值班的领导汇报,同意后,填写相关信息。我东张西望地走进军营一路看到的楼房,景观树都没变,快到来到门口了,只见一位白胖的军人笑呵呵的伸出双手迎了过来,我一眼就认出来人,是我在军教导大队同寝室的同学李力后伸手快步迎上去,几句问候就已过了开饭时间,他带我去连队在西南围墙内军用帆布帐篷搭建的临时食堂,战士给我们打来了一碗大米粥一盘白面馒头,四小碟咸菜。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粥碗喝了一口热粥,对李力双关语地说道;“这口热粥还是当年大锅粥的味道啊。”因为,当年我们经常是下岗后,已过了连队的开饭时间,炊事班的战友们为了让下岗的战友能吃上口热饭菜就把饭菜放进锅里盖上锅盖再添点煤保温。看到现在战友们互相关心的传统在延续着内心深处暖阳阳的。
饭后的交谈中我得知李力也是刚从师里调到军里来任排长的。他问我在连队想见谁?还想看看哪里?我提了几位战友的名字,李力说:“他们都外出回不来了,那我就带你看看你们班吧!”,正和我意,我走进班里,环视四周,一切都没变,洁白的褥单,叠的整齐划一豆腐块形状的被子,摆放整齐的牙具,一尘不染的地面,铮光瓦亮的窗户玻璃,我附身真不舍得去触摸一下褥单,李力见状说道,没变样吧?我转身对他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我这一趟来连队太值得了,谢谢您!日后,留队的孙奎财,单庆明,关志国,戴树堂等先后老战友分别设宴聚会,场景其乐融融。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一个人如果有过当兵的经历战友之间的情怀受用一生。
【编者按】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以三种军人情怀为脉络,全面且细致地展现了军人的生活画卷,是一篇能深刻展现军人情怀的佳作。作者围绕共和国军人的情怀展开,讲述了连队的光荣历史、日常训练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生动展现了军人在军营中的成长历程与情感纽带。还深入阐述了军人对人民军队的热爱、战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军营难以忘怀的情感。更以作者退役后回访军营的经历,体现出军营情怀的持久与深刻,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军人情怀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也引发对军人奉献精神和战友情谊的敬意与思考。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