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一条运河流千年 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 张立民 点击:1940 发表:2024-11-25 08:44:56 闪星:11

摘要:一条运河流千年,这条河靠的不是自然之力,而是口碑之功。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个人有功有过,可褒可贬,但其历史作用和文化功绩自有公论。

  一条河,一条用历史人物冠名的人工运河,历经千年岁月没有更名改姓,也没有自然消失。更为神奇的是,正史中没有记载,只有民间传说,历朝历代的官方都予以默认。而今,这条人工运河依然水清岸绿、河曲景美,滋润着两岸生灵,靓丽着一座古都。它就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萧太后河,曾经被誉为“铜帮铁底运粮河”。

  历史上称作萧太后的可不止一位,辽国更多。这条河名特指的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皇太后,本名萧绰,小名燕燕。她是位传奇人物、铁血女性,历来褒贬不一,评价两极化。她在传统戏曲和现代影视作品中的形象都不太好,刁蛮任性,心狠手辣,似乎没干过什么好事情。我所感兴趣的是,她与这条运河有啥关系、又因何被冠名?这条已经失去原来功能的人工运河保存下来有啥用处与价值?今年的国庆节到北京游览期间,对萧太后河进行了一番踏访,解开了心中的一些疑问。

  关于这河名的来历,民间有多种传说。一说萧太后领兵南下征讨北宋,路过辽南京城(北京)东郊时,将士们口渴难耐,举步为艰。萧太后勒马扬鞭一指,眼前便出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这神来之河,自然被称作萧太后河。又一说萧太后率大军驻扎在辽南京城外,驻地的河水浑浊而苦涩,难以解渴和做饭,萧太后命人去找好的水源。一天,侍从端来一碗清凉凉的水,她尝了甜丝丝的,便问从哪儿打来的。侍从答:就是从不远处那条河打来的,但不知道那河叫啥名字。萧太后随口说,那就以我的名号来叫吧!萧太后河于是不胫而走,世代相传。还一说萧太后为了解决辽南京城的吃饭问题,下令开凿一条人工运河,沟通大运河与护城河的联系,以作漕运。因为是进入北京城的第一条人工运河,百姓便称其为萧太后运粮河。辽国把幽州城定为辽南京城后,屯重兵加以防守,几十万军民的吃粮便成了大问题。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是通州,距离京城还有50多里的陆路,急需开凿一条运河至城内。当时正在辽国摄政的萧太后下令开凿运河的可能性很大,因之被百姓冠名也是必然。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国庆节的第3天,起了个大早,从中央美术学院附近的阜通站乘上地铁14号线,到瓷器口站换7号线,到黄厂站转专170公交车,两站后到了马家湾西站。为的是走进马家湾湿地公园,参观萧太后河展览馆。

  公交车站这一侧是个高档的住宅小区,马路对面有条商业小街。四下察看,不见有马家湾湿地公园的景点指示,也看不到萧太后河展览馆的道路指引。想起还没吃早饭,便过马路去找饭店,却没有填饱肚子的地方,只好在路边摊买几只梨来充饥。这梨个头大得喜人,比著名的砀山梨还大,估计一只得有半斤多。我问,这梨叫啥名呀?卖者骄傲地回答,光绪梨!我问,哪个光绪?他答,清朝皇帝呗!我说,你这广告词甩得可真够大的!他答,这梨过去是贡品,百姓见都见不着,别说闻味了。我有意调侃一下,那何不叫萧太后梨!他拍手笑道,对呀,这梨是喝萧太后河水长大的,以后就叫萧太后梨啦!我趁机问,萧太后河展览馆在哪里?他的眼中闪出一丝儿疑惑:遇见不少问路的,你这可是头一份!随后用手一指,穿过这个小区,过一道石桥,往里面走就是了。

  提着沉甸甸的4只大梨,穿小区,过石桥,走进了马家湾湿地公园。原来萧太后河是从马家湾湿地边缘穿过的,河流与湿地相依为命,旱补涝排,永不干涸。古人真有因地制宜的智慧,开凿上更有特色。河里的淤泥是黑色的,河帮的护坡土是黄色的,把它们分别夯实,使其坚固,便有了铜帮铁底的赞誉。河很宽,水很深,犹如一条大河。湿地公园中有河环水绕的几个小岛,树茂花多,径幽桥美。向远处瞭望,河边有根高高的白色柱子,估计有值得观看的内容,便走了过去。

  这根白色的石柱与京城内的“蓟城纪念柱”形状相似,作用一致。柱子根部的四面上刻有文字,内容有《大辽史》《辽朝建立》《萧太后记》《萧太后河记》。前几项内容多次摆上案头加以研究,唯有《萧太后河记》首次看到,当场完整地抄录了下来。“萧太后河,京城唯以‘皇太后’命名之古河,亦称萧太后运粮河。凿自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源西起宣武区万寿公园东大、小川澱、平渊里一带,东经陶然亭湖入龙潭湖、十里河至老君堂,东转过西直河、台湖、高力庄,折而往东张家湾,后入潞河。护坡不易彼流水所蚀导致坍塌,故喻之‘铜帮铁底运粮河’。自贯航起,历代漕粮通畅。新中国建国后对其整修,使之成为城市排涝河道。时至今朝,承百年奥运之幸,复以重修,利国利民,体现生态河之理念。挖掘历史内涵,展现灿烂文化,是以记之。”

  这是朝阳区政府为萧太后河专门树立的纪念柱,是对萧太后河的名称来历、河流走向及其历史作用的权威介绍与详细说明。民间传说得到了证实,萧太后河不仅存在着,而且发挥着新的作用。从其开凿时间来看,那正是辽国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那一年,是北宋与辽国实现和平的象征。和平来了,百废待兴,北宋和辽国都在发展建设下功夫、用力气。

  萧太后与北京颇有渊源。其一,有说她出生在北京。她的父亲萧思温曾经在辽南京(北京)任过较长时间的留守,作为萧思温三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出生在北京的可能性较大。北京现存的太后城、太后井、太后村等,不一定是捕风捉影。其二,萧太后多次到过北京。公元986年的宋辽歧沟关之战、公元1004年的宋辽澶渊之战,她先后率军住过北京,在东郊与城里都留下了身影。其三,萧太后造福于北京。她下令加固城墙,开凿运河,烧制瓷器等,使辽南京的建设成果超过其它四京。其四,她想在北京养老。萧太后将皇权移交辽圣宗后,把告老还乡的地点选为北京。这明显有把北京当作故乡的意思,遗憾的是在去往北京的途中染病去世了。

  顺着河边往前走,有横断萧太后河的通惠干渠,使萧太后河的长度目前只剩下了12.6公里,终点在黑庄户乡大鲁店三村。萧太后河已经失去了漕运功能,只起到抗洪排涝的作用。站在河与渠的交汇处,只见萧太后河水多草少,而通惠干渠草多水少。时逢枯水季节,有水闸在调节着流量。

  回头又走进湿地公园,直奔萧太后河展览馆。马家湾湿地公园占地面积很大,绿化完美,整修漂亮,景点遍布。有“运河怀古”“点将台”“樱柳映堤”“古河新渡”“绚色山林”等,还有辽文化广场、契丹人雕塑、河史展览馆。移步换景,仿佛走进大辽时代。北宋时有人见过萧太后河,作了这样的记载:“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如同江南水乡。”如今虽然没有船只穿行,但依然具有生态之美、人文之美。

  行至一个转弯处,看到了萧太后河展览馆露出古色古香的屋脊。路边的指示牌上有详细的文字介绍:“萧太后河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北京地区一条承载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及经济价值的河道,蕴含着丰富的运河文化、政治文化、民俗文化等复合文化体态,现存古河道遗址见证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变迁。”为此,他们“着力打造水生态文化地标,厚植萧太后河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展示河流治理成绩,活态传承传统文化。朝阳区委区政府提出在马家湾湿地公园建设萧太后河展览馆,打造朝阳南部生态画廊的亮丽风景。”

  萧太后河展览馆共三层,总建筑面积2675.54平米,展陈面积1378平米。一层为萧太后河专题展,二层为萧太后专题展,三层为辽南京城专题展。整个展览以一条河、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座城为线索,形成了一个大运河文化的历史记忆。

  京城就是不一般,对重点文物单位不仅重视保护,其见识更高明。朝阳区委、区政府把萧太后河看作是北京城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这条河,这段漕运历史就被遗失忘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兴衰也失去了重要物证;没有这个人,辽国就不会由一个非常落后的游牧部落转变不断进步的国家实体,更不会存在218年。《宋史》和《辽史》对萧太后都有比较客观的评价,《中国通史》赞她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不仅稳定了辽国政局,还推动其繁荣和发展。

  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第九组)金银币一套。其中,萧绰的为银币。她身着契丹民族服饰,外罩铠甲,腰配宝刀,两手紧握着一幅军事地图,抬头远望。币面的背景中,圆顶的帐篷代表了游牧文明,高耸的城墙代表了农业文明,说明辽国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契丹族与汉族和谐共存。

  北宋妇女裹脚绣花,契丹姑娘骑马射箭。两种不同的风俗和审美,造就出不同的女性。萧太后出身于契丹贵族、高官家庭,父荫广大,宠爱无边。她从小聪明伶俐,做事认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犹如草原上的小马驹子一样快活成长。令人想不到的是,她长大后命运多舛,历经磨难。16岁进宫为皇后,17岁时父亲被谋杀,29岁守寡,33岁和55岁时两次披挂上阵,先后经受了波谲云诡的政治凶险,见惯了铁马金戈的血雨腥风,饱尝了改革成败的苦辣酸甜。皇后、皇太后该享受的荣华富贵,她没享受到多少;常人不愿意体验的各种苦难,她却都一一品尝。

  公元969年3月,萧太后突然接到辽景宗耶律贤下达的圣旨,入宫为贵妃,两个月后又被封为皇后。这对契丹姑娘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好事,是顶级的荣耀、泼天的富贵!可是,她的丈夫耶律贤因从小受到惊吓,体弱多病,上朝理政有困难。16岁的萧太后只好代替丈夫看奏折,作批示。后来,辽景宗耶律贤干脆告诉下属,皇后可以朕的名义批示,具有同等效力。让一个16岁的小姑娘来决定国家的一些大事,这不是纯属胡来!可是,萧太后能让下属接受和服气。公元979年6月,北宋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率领几十万大军进攻辽南京城,来势汹汹,志在必得。辽景宗主张放弃辽南京城,武将耶律休哥不同意。当时只有22岁的萧太后坚定地站在耶律休哥这一边,坚持派兵去救援,结果辽军在高粱河大败宋军。这说明她既有政治远见,又有军事谋略。

  公元982年9月,辽景宗在外出狩猎中病逝。这一年,萧太后29岁,她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才12岁。当时,萧太后面临三大摄政难题:一是母寡子弱。萧太后新寡不宜出面摄政,而辽圣宗又不具备执政能力,皇权面临易手的危险。二是族属雄强。众多年富力强的契丹王爷,手握重兵,虎视眈眈,都想尝尝做皇帝的滋味。三是边防未靖。国家四面受敌,尤其北宋不甘心高粱河的失败,正在策划新的北伐。如果换个女人,肯定会把皇位让出去,以免遭来杀身之祸。契丹人的皇位有世选制的传统,三年一轮换,谁拳头大谁当王,不服就兵戎相见,拼个你死我活。他们不接受世袭制,前两任皇帝辽世宗和辽穆宗都是因为争夺皇位被弑杀。萧太后既悲伤又忧虑,不仅是要保住身家性命,更重要的是保住国家政体和改革成果。怎么办?她想到了三个可以信赖的人。她召来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和韩德让。就内忧外患的形势,问他们怎么办?三人表态:“信任臣等,何虑之有!”萧太后听了大喜,立即安排耶律休哥到辽南京留定,总管南部军事,加强边防力量。任命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严管契丹贵族。韩德让则负责宫帐安全,并按照他的建议颁布“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的命令,还把宗室亲属召至宫中为质。这三管齐下,把可能发生的政治风波化于无形之中。《辽史》为此称赞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契丹国志》说她:“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萧太后在后来爆发的宋辽歧沟关之战中,镇定自若,携辽圣宗率兵亲临前线,鼓舞士气,指挥若定,集中兵力再次大败宋军,从而树立了自己的绝对领导权威。

  萧太后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是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辽国与北宋围绕燕云十六州归属争战了25年。北宋两次北伐失败后取守势,不再发动进攻。萧太后吸取辽太宗打到洛阳却站不住脚的历史教训,确定以战促和、以打求和的战略方针,通过进攻不断向北宋施加军事压力。公元1004年9月24日,萧太后与辽圣宗以索要关南十县为名,“亲御戎军,指麾三军,赏罚分明,将士用命”,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渊(河南濮阳市),直接威胁到北宋都城开封的安全。宋真宗赵恒准备南逃,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勉强同意御驾亲征,来到澶渊。正如萧太后事先预料人那样,北宋先是秘密派人来求和,后又公开派使来谈条件。萧太后当即予以同意,与北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萧太后为叔母。这是农耕民族首次与游牧民族首次平起平坐,平等相待,不再视为敌人,不再要求称臣纳贡,不再和亲拉拢。从此,北宋和辽国结束了战争状态,获得了长达百年的和平。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功绩。契丹民族实行的是奴隶制,有许多恶俗、陋习、陈规等阻碍着国家建设的发展。萧太后锐意改革,大刀阔斧,破旧立新。在法律上,契丹人杀人只赔偿一只羊,而汉族人要偿命。萧太后认为这不合理,不论谁杀人都得偿命!她每月亲自到监狱去复查案件,专门纠正冤假错案,使一些监狱闲置起来,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团结。她推行科举制度,重用汉族人才。出身奴隶的韩德让一直被提升到大丞相的位子,后来竟被赐国姓耶律。她从北宋积极引进建筑、烧瓷、冶铁等先进技术,都取得了明显成果。尤其烧制出了有自己特色的鸡冠壶、辽三彩,成为瓷器史上的绝唱。城市建设从无到有,五个京城雄踞北国,繁荣地方,领先时代。佛教建筑遍地开花,应县木塔、义县奉国寺、蓟州独乐寺等,至今成为重点保护文物、宝贵文化遗产。国防建设兵强马壮,无人敢挑战,使强邻俄罗斯只知有契丹不知有北宋。

  公元1009年11月20日,萧太后看到国家稳定昌盛,辽圣宗耶律隆绪业已成熟,便举行契丹传统的“柴册礼”。积薪为坛,燔柴祀天,通过上玉册将皇权交还给辽圣宗。她随即离开辽上京,去北京安享晚年,过几天清闲日子。行至途中染病去逝,享年57岁。萧太后摄政40余载,生于忧患却没有死于安乐,功成名就之后松开权柄,任其奔腾驰骋。

  转身离开马家湾湿地公园时,忽然有所感悟。一条运河流千年,这条河靠的不是自然之力,而是口碑之功。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个人有功有过,可褒可贬,但其历史作用和文化功绩自有公论。契丹的本义是镔铁,是带有螺旋花纹的钢,是打造刀剑的最佳材料。萧太后就像一位聪明而执着的铁匠,一锤锤地敲去契丹自身的文化渣滓,一锤锤地锻打出与汉融合的坚定意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萧太后河宛如一部流淌千年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虽正史未载,却凭借民间传说代代相传,成为地域文化独特而鲜活的符号。其开凿与萧太后的关联,无论是出于军事战略考量还是民生需求推动,都彰显了那个时代的智慧与决心。如今,这条河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从其周边的湿地公园建设到展览馆的设立,充分体现了现代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与挖掘。它见证了辽代的兴衰变迁,以及契丹民族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历程。作者展现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敏锐的观察力。在对萧太后河及萧太后的书写中,旁征博引,将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巧妙融合,使内容丰富且生动。其文字功底扎实,行文流畅自然,无论是对河流变迁的描述,还是对人物生平事迹的叙述,都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仿佛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那段历史的风云变幻。作者还具备独特的思考深度,不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表面陈述,更能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社会意义以及对当代的启示,体现出作者对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作者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萧太后河及相关历史文化的全景画卷。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