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走出球馆,听见路边的植物沙沙作响,我转过头来,哦!原来是一片小小竹林,寒风潇潇,它却依然挺拔孤傲。
竹,从小生活在山坳里,看到的竹自然不算少
记得儿时,大姐的婆家住在一个叫二山的地方,每次去大姐家必须翻过两座山,走过一片坟地,穿过一片松林,最后,再经过一个竹林,才能到达大姐婆家。大姐在水泥制品厂工作,每天翻越两座大山,忙碌于家与单位之间。
一次无意中发现,母亲端午包粽子系粽子的那个绳就是竹笋生长时脱下的那层衣,人们称其为“落叶”。
后来,大姐每到竹笋生长的季节都会从竹林捡回一些落叶,打成把,递给母亲留着来年端午节系粽子。
十一岁那年小升初,我稀里糊涂的考到了我们家附近的山口门学校。四十多年前,一所村子的学校,环境设施可想而知。我清楚的记得学校不大,班级也不多,校园只有一半的围墙,学校被成片的竹林环抱。下课时,同学们可玩的地方除了黄土地上的操场,就是那一片片竹林了。一年四季,冬暖夏凉,同学们在竹林里追逐打闹,空气好的像是天然氧吧。我喜欢竹在风中瑟瑟的声音,还有它在月下那摇曳舒朗的身影。
难怪苏轼在一首诗中写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看来在文人的心里,没有肉吃可以,但居处没有竹子就是一种遗憾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看来我在山门学校读书的三年时光,还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因祸得福呢!
提到食,我想到竹笋,春天的竹林,形容速度和数量的一个词叫雨后春笋。长大后才知道春笋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人们常吃的、优良的保健蔬菜,如今道路的畅通,大山深处的竹笋越来越多的登上了人们的餐桌。
成年的竹子用处就更多了,记得上学时课文《井冈翠竹》中有一段描写:“小小竹排江中游,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歌谣让一代代人铭记在心。井冈山人用竹签搭建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盛过水,当过碗,蒸过饭,朱老总用它做过扁担,挑过粮食,在黄洋界八面黄山上用它摆过30里竹钉阵,使白匪魂飞魄散。”
昔日烽烟散去,而今太平盛世。人们把它做成了竹楼、竹床、竹椅、竹席,竹篮、竹篓,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精湛技艺把竹子变成了工艺品供人享用和欣赏。
记得小时候,家中困难,听说煤矿需要竹子编织成的煤笆。为了多多挣钱,母亲与二姐日日夜夜、加班加点,蹲在地上编织煤笆。为了这个穷困的家,大哥带着我们一家人劈冰棒梗。工序至今都还记得,先把买回来的长长毛竹按照要求的尺寸锯成段,然后劈成块,最后再劈成棒。现在想想竹的用途真多!
如今,生活在城市,在城市中心能看到这片竹林,实属不易。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看了又看,这个季节,许多花草树木都屈服了寒风的暴虐,渐渐地花谢叶落,只有竹子毅然刚劲挺拔,毫不屈服于严寒对它的折磨,依旧坚贞不屈,蓬勃向上。
千百年来,人们都会赋予竹的清俊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
读过清代诗人郑燮写竹的一首诗:
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诗人以竹为意象,抓住它一般不开花的特点,形象地阐发其立身处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感悟:不媚俗,不张扬,不出风头,不哗众取宠,秉持一种定力,以贞洁自守。即使歪风邪气吹过来,由于自己正气凛然,坚贞自持,也能够不为所动,予以有效的抵御。
喜欢竹,不仅是它的用途,更是它的精神。
【编者按】随笔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竹韵画卷,在时光的长卷中徐徐展开。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成长历程中与竹的点滴邂逅娓娓道来,从儿时大姐家山路旁的竹林,到校园中那片承载着欢乐的竹荫,每一段回忆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对竹深深的眷恋。作者还深入挖掘了竹在生活中的多元用途,无论是家常的端午习俗,还是历史长河里井冈山的传奇见证,竹都以其坚韧而柔韧的身姿,默默奉献。更难能可贵的是,借由苏轼、郑燮等文人墨客对竹的礼赞,文章升华至精神境界的探讨,竹那清俊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人心。阅读此文,仿佛置身于竹的世界,既能感受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又能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次触动心灵、启迪思想的美妙之旅。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