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真州名厨萧美人

作者: 童星 点击:395 发表:2024-11-20 14:03:30 闪星:3

  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仪征枣林湾举行。为服务来自全球的八方游客,品尝舌尖上的仪征美味,仪征适时推出了萧美人宴和仪征一桌菜等餐饮品牌,从那时起,我知晓了萧美人,知晓了萧美人与仪征美食的关系。

  萧美人何许人也?史料记载:萧美人生于清乾隆八年,家住仪征(古称真州)南门大码头河西街,人称萧娘,清代著名女点心师,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以善制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而闻名。

  萧美人是家中独女,少女时就以仪态端庄、天生丽质而出众。清人白守清所写诗中记述萧“昔年丰致”,色如“夹岸芙蓉”,目如澄彻“秋水”,足见其貌美如花,即使徐娘半老之时芳名犹重。其父承祖上两家茶食店,经营馒头、糕饺、茶点之类,家道小康。萧因聪慧善良,待人热情,深得家人和茶食店伙计们的喜欢。在这个生长环境中,萧美人耳闻目染,逐渐掌握了各类糕点的制作技艺。

  天有不测风云。萧美人25岁那年,因邻居失火,殃及自家,导致父母双亡、丈夫残疾。为维持生计,她不得不抛头露面,在自家店门口摆摊卖糕饺、茶点。她独辟蹊径,尝试用米粉与糯米粉各半,拌上果泥、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和素净的麻油,加入适量的糖和匀成块,表面妆点一些红、绿梅蜜饯丝,然后蒸熟售卖,客人品尝后无不称美叫绝。于是,客人们便将其糕称作“萧美人糕”。乾隆帝闻讯后,派官吏到萧美人糕饺店定购2000件分给后宫贵人、皇妃品尝。因受皇亲国戚的赏识和文人名士的垂青,萧美人糕一时成了江南名流雅士十分青睐的糕点,萧美人所做的小吃被赐为皇家贡品。萧美人50岁时,小作坊也变成了大作坊,雇佣的糕点师傅竟有七八十人之多。

  萧美人的出名与名人效应不无关系,这个名人便是清代文学家袁枚。袁枚与纪晓岚齐名,有“南袁北纪”之说。袁枚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著有吃货宝典《随园食单》。袁枚在其书中写道:“仪真南门外萧美人善制点心,凡馒头、糕、饺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乾隆五十七年重阳节,年过七旬的袁枚,特地托人在仪真代购由萧美人制作的3000件共8种花色的点心分送亲友。江苏巡抚奇丰额在收到萧美人糕点后作诗答谢道:“酒冷灯昏夜未央,山人忽饷美人香。三千有数君留半,八种无端我尽尝。山月不催人影去,江风犹傍指痕凉。红绫捧出饶风味,可似真州独擅长。”袁枚回诗,前有小序:“丽川中丞监视秋闱,枚以仪征萧美人点心奉献,蒙诗作谢,赋此以达。”诗曰:“说饼佳人旧姓萧,良朋代购寄江皋。风回似采三山药,芹献刚题九日糕。洗手已闻房老退,传笺忽被贵人褒。能愁此后真州过,宋嫂鱼羹价益高。”当时,世人皆知袁枚喜欢萧美人糕,便以萧美人糕相送。

  清代不少文人对萧美人糕都喜爱有加。诗人吴煊有诗云:“妙手纤纤和粉匀,搓酥糁拌擅奇珍。自从香到江南日,市上名传萧美人。”诗人赵翼曾为没有品尝到萧美人糕而叹息,哀怨:“流涎馋煞老饕牙,只送侯门忘我家。题罢支頣聊一笑,纸窗风雪嚼梅花。”赵翼认为萧美人糕点与东坡肉、眉公饼同样出名。诗曰:“一拔成家动贵游,遂凭食谱姓名留。苏东坡肉眉公饼,此女公然另出头。”

  萧美人去世后,萧美人糕仍有人制作。据《真州竹枝词》记载:“九月九日重阳,俗尚糕。昔年,萧美人糕名重一时,后人犹有世其业者。河西街蒸作店小菊花糕,其遗制也。糕上插红绿纸旗,谓之‘重阳旗’。像生店制小亭沼,有数面捏小羊,卧立其间,谓之‘重阳台’。”

  可喜的是,作为萧美人家乡的仪征,并未让萧美人糕点制作技艺尘封失传。一代又一代仪征餐饮人接续奋斗,让萧美人糕点制作技艺成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前不久,“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萧美人糕点制作技艺”“江苏萧美人美食之乡”“萧美人糕点线下体验店”等相继在仪征揭牌。萧美人糕点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在美人糕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的饮食需求,仪征餐饮人创造性开发了八珍糕、牛肉包、鹅肉包、腌菜肉丝包、翡翠烧麦、芝麻馒头、富贵米糕、紫薯糕、虾仁月牙蒸饺等萧美人系列糕点。萧美人宴作为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食材荟萃时蔬、野菜、水鲜,兼容地方名品,既有高端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色、香、味、形”与“闲、静、雅、适”交相辉映,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萧美人饮食文化。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文章以萧美人为线,串联起历史与现代。作者围绕萧美人这一历史人物展开,详细介绍了她的生平经历以及萧美人糕的起源与发展。既展现了萧美人糕在清代的受欢迎程度,又讲述了这一技艺在现代仪征的传承与发展,更体现出现代仪征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而凸显的地方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魅力。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跨越古今的美食文化画卷。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