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红井情

作者: 洪显林 点击:471 发表:2024-11-19 09:31:51 闪星:9

摘要:“饮水思源,缘木思本。”新中国成立后,沙洲坝人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泉,对这口井重新进行修砌,当地群众将该井取名为“红井”,并在井边立了一块木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后改为石碑,并设了围栏,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记得在小学时代,《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自己背得滚瓜烂熟。从那时起,去一趟瑞金的沙洲坝,喝一口甘甜的“红井”水就成了我梦寐以求的心愿。

  四十多年过去了,再一次勾起我对“红井”的景仰之情。适逢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之际,带着渴盼,怀着激情,我随同银河文友“回望长征向未来”赣南采风团一行,踏上了神往已久的“红色故都”——瑞金。一路上,陪同我们的女导游吐字如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皆能戳中泪点的红色故事,在感人的故事里,无不充盈着中华苏维埃、打土豪分田地、工农武装割据、红军、赤卫队、白狗子、反“围剿”、长征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红色词语。女导游带着自豪的语气说道,瑞金因“握地得金,金为瑞”而得名,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名,一度称为“瑞京”。“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女导游还用这段精辟的话来表达作为瑞金人的光荣和骄傲,但也足以证明瑞金在中国革命史和党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是历史的痕迹,这也就是瑞金的魅力。

  我们边走边追寻着瑞金的红色记忆,女导游神情凝重地告诉我们:当年“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这样的感人场面,在瑞金的乡村都能见到。据统计,当年只有24万人口的瑞金,就有11.3万人参军参战,5万余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长征途中,平均5个瑞金人中就有一人为革命牺牲。瑞金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过中国革命的激情与理想,浸染过革命先烈的热血与生命,演绎过时代的风流与沧桑。这一组组沉重的数据,令人肃然起敬,我感受到了党和军队在革命时期的艰难困苦,深深地被瑞金人民和无数革命先辈舍小家、为大家,为新中国的建立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的精神所震撼。

  置身于瑞金的革命旧址,再无昔日硝烟。目光所及,处处洋溢着革命老区的红色氛围,红色土地、红色建筑、红色星徽,还有那大街小巷飘扬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无不辉映着她昨天的历史和今天的光荣。但最令人景仰的当属那口不寻常的“红井”,它是我心灵的朝圣之地。参观完中央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之后,我们径直来到了毛主席当年亲自为沙洲坝人民开挖的这口妇孺皆知的“红井“。它是当年毛主席和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见证。只见井栏外四周全是黄澄澄的稻子,那些成熟的稻谷就像铺上了一块金色的地毯,田野里闪烁着丰收的色彩。“红井”不仅滋养了一代代人,也浇灌了一茬茬庄稼,它们像是诉说着古朴庄严,又像是诉说着活力希望。

  一位头戴斗笠的“老表”用娴熟的动作,缓缓放下提桶的绳索,伴随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声,井水便顺溜地灌满了水桶,他不紧不慢地把水桶从井下拽了上来。簇拥在“红井”周围的游客,争先恐后地拿起井沿边的竹瓢去打水,有人咕噜噜一饮而尽,酣畅淋漓;有人慢慢地品尝,如啜醇酒;也有的喝过又灌满保温水杯,捎回去饮用。无论快喝还是慢饮,那股清亮的井水滋润着喉咙,甜透心窝,一个个喜上眉梢,仿佛品出了生活的真味,坚定了人生的信念。转眼间,伴着一声声清脆的“咔嚓”声,喝完井水的游客又跟捡宝似的把“红井”周边的景物与旧时光满满地装进自己的相机和手机里,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驻足在“红井”前,我静静地凝视着石碑上刻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14个鎏金大字,它既是当地群众对毛主席的怀念,也在我的脑海中储满景仰。在和煦的秋阳映照下,石碑上的字熠熠生辉。伫立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雕塑前,抚摸着厚实的井沿,品尝着清冽的甘泉,内心久久难以平静。阳光下,那波光粼粼的井水,似乎在无声地诉说,告诉我们一个个如歌如泣的故事……让人瞬间穿越历史,仿佛窥见当年毛主席为沙洲坝人民开挖“红井“,解决群众饮水难的“人民至上”的峥嵘岁月。

  1933年年初,由于叛徒的告密,国民党飞机连续轰炸叶坪村,为安全起见,中央机关从叶坪村搬迁到沙洲坝,沙洲坝就成为中央根据地的“心脏”,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第二个住地。当年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不仅无水灌田,就连群众喝水也非常困难。那时在沙洲坝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

  当得知乡亲们喝的是又黄又脏的池塘水,在沙洲坝办公的毛主席满是心疼,便把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挂在心上,只要一有空,他就同警卫员商量如何帮助群众寻找水源的事情。一天早晨,毛主席带着警卫员沿着沙洲坝步行而上寻找水源。沙洲坝是一个前连丘陵、后依高山的村庄,村边蜿蜒而过的沙洲河的河床遍地沙石,滴水不存。他们费了不少周折,终于在后山找到了一股山泉,虽然暂时解决了村里的饮水问题。但满足不了长期用水的需要。月夜星光下,毛主席和驻地的苏维埃政府机关干部一道,就挨家挨户上门和乡亲们商量挖井之事。

  “昔日黎民饮水辛,只缘世代惧龙神。”当地传说沙洲坝是一处旱龙爷的地盘,迷信风水的村民认为,挖井会得罪旱龙爷,殃及四邻,祸及子孙。古往今来,乡亲们宁可喝塘里的水过日子,也不敢轻易去挖井。听完这一传闻,毛主席用他那浑厚的湖南口音笑呵呵地对大家说:“挖井是为了大伙有干净的水喝,真要是有旱龙爷来找麻烦,就让他来找我毛泽东好了!”听到毛主席的这番话,大伙儿都笑了起来,在毛主席的耐心解释与竭力鼓动下,乡亲们终于同意在村里挖口井。

  是年9月的一个清晨,山村薄雾笼罩,一草一木似乎还沉浸在静谧的梦境里。蜿蜒的乡间小路上,毛主席带着警卫员来到村头的一块空地上。先用锄头刨了一个圈,当井位确定后,毛主席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在毛主席的带动下,当地群众和中央机关工作人员也一起加入到开挖水井的队伍,大家挖的挖、铲的铲、挑的挑,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经过十几天的奋战,一口直径85厘米、深5米的水井就挖成了,一汪清泉自井底汩汩涌出。为使井水更加清澈,细心的毛主席还亲自下井底铺砂石、垫木炭。当乡亲们用双手捧着甘甜的井水尽情地喝着,清澈的井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军民情谊便由此升华,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也由一口口水井延续而来。沙洲坝群众无不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甘甜的水,毛主席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

  小小一口井,贮满了清泉,也贮满了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深情厚谊。但像红军长征一样,“红井”也经历了艰难与坎坷,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离开瑞金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为了阻断当地人民对红军和毛主席的思念,消除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敌人填埋了这口毛主席带头开挖的水井。每到夜深人静,乡亲们悄悄来到村头,默默围坐在井边。抬头看看天上的北斗星,低头摸摸倒塌的井垣,心里想着毛主席,念着红军,期盼红军能早点打回来。当地群众与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敌人白天填井,群众夜晚再把井挖开。经过反复多次斗争,沙洲坝人民终于取得了“护井”的胜利。

  “饮水思源,缘木思本。”新中国成立后,沙洲坝人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泉,对这口井重新进行修砌,当地群众将该井取名为“红井”,并在井边立了一块木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后改为石碑,并设了围栏,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至今日,在沙洲坝白墙黛瓦的毛泽东旧居前,三棵历经700余年风雨的同根生的古樟,目睹了当年毛主席荷锹寻找水源、军民齐心挖井的感人场景。

  漫步在沙洲坝的游步道上,我忽然想起了毛主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的精辟之言:“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正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苏区干部,把群众一件件琐碎的小事,当作实实在在的大事,苏区群众由衷地感叹:“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于是,苏区人民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苏维埃政权的前途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倾其所有,全力支持革命,拥护党和苏维埃政府。他(她)们的儿女,他(她)们的丈夫妻子、他(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一道,怀着理想和憧憬从瑞金出发,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了第二个“瑞金”——延安,最终走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红井水哟,甜又清哎,手捧清泉想亲人,喝上呀一口哟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当我们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沙洲坝时,耳畔仿佛传来这首饱含深情的赣南民歌。九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红井“不仅仅是人们饮水思源的纪念地,更像镶嵌在中华广袤大地上的一面明镜,映照着天光云影,见证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谁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会永远记在心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文章是一篇优秀的红色文化主题作品。文章围绕瑞金的 “红井” 展开,讲述了作者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之际前往瑞金采风的经历。重点阐述了 “红井” 诞生的背景、过程以及其象征意义,展现了党和人民之间深厚的 “鱼水情”,体现出为人民办实事会被永远铭记这一朴素真理。作者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生动地展现了瑞金这座 “红色故都” 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感人的故事,深刻地体现了革命时期的艰难以及苏区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党和人民之间紧密相连的命运。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