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秋游天坛

作者: 张林初 点击:586 发表:2024-11-19 08:06:05 闪星:13

摘要:天坛,浓缩了古人的智慧和力量,展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厚重。天坛,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对天地敬畏与敬仰的精神象征。天坛,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每一次走进天坛,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与古老智慧的对话,一次 “天圆地方”宇宙观的感受,一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悟。

深秋的一天,我们三位摄影爱好者到天坛公园采风,去游览拍摄举世闻名的天坛,打卡天坛公园举办的第43届菊花展。

天坛,原名“天地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整体建筑规整有序,呈“回”字形布局,分为内坛和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天坛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一行三人虽常住北京,但已多年没有去天坛游览,且都已是耄耋鲐背之年,最长者已91岁,都渴望重游天坛。秋日的暖阳下,我们打车,兴致盎然地来到天坛。

 

苍翠古树——园林的灵魂

走进天坛,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苍翠的古树,矗立在道路两侧,宛如守护神一般,静静地守候着这片圣地。“名园易建,古木难求”,古树是园林的灵魂和精髓,松柏更是天坛敬天文化的载体。天坛现存古树3600余棵,最古老的已800余岁。苍翠的古树掩映在红墙青瓦之间,与祈年殿相互映衬,营造了庄严肃穆、宁静致远的氛围。这些苍松翠柏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却依然挺拔,见证了天坛从皇家祭坛到人民公园的转变,也见证了北京从一个古老的城市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过程。(苍翠的古树)


祈年殿——祈谷之所

穿过呈曲尺形的连檐通脊七十二长廊,我们来到富丽堂皇的祈年殿。祈年殿位于天坛的北部,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正月)祈谷之所,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天坛的标志,北京的标志,北京的旅游标志。在蓝天白云下,庄严雄伟,气势磅礴。

(庄严雄伟的祈年殿)

祈年殿,初名“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檐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的三色琉璃瓦,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将三色琉璃瓦改成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为祈谷的专用建筑。

祈年殿,殿高38.2米,以“敬天礼神”为设计理念,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门窗雕刻精致,彩绘图案,辉煌华丽。大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台阶上,白石雕刻结构精巧,富丽恢宏。(祈年殿殿内)

步入祈年殿,油漆彩绘,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呈现在眼前的是:殿正中4根通天柱,象征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12根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层相加共24根柱,象征一年的24个节气。三层相加共28根柱,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顶部还有8根童子柱,三层加顶部共计36根柱,象征三十六天罡星。

整个大殿为全木卯榫嵌合,在其木质的构造里,还融入了天文地理、日月星辰、阴阳八卦等知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


菊花展——琳琅满目

观看祈年殿后,我们来到祈年门外的南广场,打卡天坛公园举办的第43届菊花展。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造型各异、品种不同、五颜六色的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盆景菊、什锦菊、造型菊等中国传统菊花,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作为2024年北京菊花文化节的分会场,本次菊花展的主题为“龙腾盛世•菊舞芳华”,通过设置以景喻情的主题展棚和展现技艺的专类展棚,烘托出浓郁的花展氛围,以达到以菊为媒、以花传情的最佳效果。

菊花展以祈年门为中心,分东西两个区域。在东侧展区,四个专类展棚依次展出有精品独本菊、大立菊、附桩盆景菊、什锦菊,其中,双色大立菊“国华雨晴”“圣光华宝”,直径达3.1米,花量超过千朵。创新的大立菊裱扎形式,有五角星、沙燕、心形等造型。

西侧展区以主题展棚为主,分别为“雀舞秋华织锦绣”“灯映寒菊耀福光”“满堂霜英唱吉祥”和“献瑞秋菊庆丰年”。展棚在布景设计中将不同品种、颜色各异的菊花与金鱼、孔雀、花瓶、果实等元素相结合,寄寓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吉祥祝愿。


回音壁——天人感应

带着菊花的余香,我们来到丹陛桥。丹陛桥,长360米、宽30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因其下面有两孔涵洞而称桥。丹陛桥呈南北走向,其南端稍高出地表,北端高出地表逾4.5米。南接圜丘成贞门,北连祈谷坛南砖门,将圜丘与祈年殿结为一体,构成天坛建筑的主轴线。

在长长的丹陛桥上,到处是成群结队游客,其中不乏境外游客。这说明,旅游已恢复正常,并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不时与境外的游客打招呼,并留下他们的倩影。

(皇穹宇)

穿过成贞门,我们来到皇穹宇,俗称回音壁。皇穹宇,位于回音壁内,是一座圆形院落,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原名泰神殿,初为重檐圆形建筑,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建成如今的单檐样式。皇穹宇,是天坛圜丘坛天库的正殿,用于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皇穹宇,大殿呈圆形,高19.5米,直径15.6米,坐北向南,木拱结构,严谨、精致,下为高2.85米的圆形须弥座,上覆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殿内天花藻井为青绿基调的金龙藻井,中心为大金团龙图案,是古代建筑的杰作。圆形须弥座为青白石砌筑,周围有石护栏,东、南、西有三出陛(台阶),南向出陛有二龙戏珠的丹陛石。“皇穹宇”三个字,“皇”指至高无上;“穹”指天;“宇”指宇宙。


(神秘的回音壁)

观赏皇穹宇后,我们游览回音壁。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5.2米,周长205米。墙壁用磨砖对缝砌成,墙头覆盖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十分有利于声波的传播。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面以声波的形式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神奇的声学现象让人啧啧称奇。


圜丘——祭天台

游览回音壁后,我们来到圜丘。圜丘,俗称祭天台,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每年冬至,皇帝在圜丘台上举行“祀天大典”。 圜丘,初为蓝琉璃圆台,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同时变蓝琉璃为汉白玉石栏板,艾叶青石台面。圜丘的蹬台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以强调天至高无上的地位。

(祭天台圜丘)

例如,圜丘四面石栏的石板数,第一层每面栏板45块,四面共180块,由20个9组成。第二层每面栏板27块,四面共108块,由12个9组成。第3层每面栏板18块,四面共72块,由8个9组成。三层台面的栏板总数为360块,正合历法中“一周天”的360度,也就是一年中的360天。

圜丘的上层台面四周环砌九圈台面石,中心圆形石板称“天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块,再外一圈为十八块石板,以后依次递增九块,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浑厚、洪亮,似乎在与自然对话。

据传说,天心石是皇帝祭天时与天神沟通的神圣之地。如今,许多游客排起长队,站到天心石上,去感受古代皇家祭天的庄严和神秘。

出了昭亨门即天坛南门,回望天坛,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天坛,浓缩了古人的智慧和力量,展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厚重。天坛,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对天地敬畏与敬仰的精神象征。天坛,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每一次走进天坛,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与古老智慧的对话,一次 “天圆地方”宇宙观的感受,一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天坛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分为“内坛”和“外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天坛的前世与今生,感触万千,确实是这样,“每一次走进天坛,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古老智慧的对话,感受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开阅读,跟随作者的文字又一次走进天坛,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