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得蹦起来
蹦床的绳子断了,我舍不得扔,又买了绳子,配好接着用,如果有一天,就算它的腿断了,我也留着它,因为,它是我生命中要留下来的东西。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可能会死掉。
我是十一月份,接到的电话,说母亲住院了,是救护车拉去的医院,大脑立即一片空白,从北京赶回了家。
医院,病房,白的墙壁,似乎不值得信任医生,母亲检查报告上的“极高危”字样,每天看到的各类病人,使我觉得压抑。
而北京的生意,举步维艰,电话里的越来越多的坏消息。有时候,银行,员工,催收,上游商家,说好了似的,把我合围,动弹不得,无计可施,只有求人暂时放过。
放下电话,回病房看病床上的人,窗外是万家灯火,人们各活各的,谁也不管谁的难。
忽然有一天,嗓子哑了,咳嗽到窒息,夜里不能躺着睡觉,坐在床边,一夜,两夜……
住院的母亲,倒成了照顾我的人。
我去开药,像犯了错的学生,希望医生不要深究我得了什么病?我希望他轻描淡写地给我开点药,他不太在乎,我就会相信自己的病是小病。
但医生面色凝重,摇摇头,你得去检查,做个CT。
母亲跟着我呢,我怎么做?
我对医生说,不用吧,问题不大……话没说完,剧烈的咳嗽,喘息到甚至不能走路,母亲在一旁,脸色苍白。医生说,你这样不行,得去做个CT。
一瞬间我决定不做CT——哪怕生命里里埋个雷,我也得当作没有,也许有一天会引爆,但现在不要爆。
老母亲经不起任何打击了,而我正经历内忧外患,电话里的争执和讨论,变成了我单方面的沉默,我只想告诉自己:一切都先放下,我先把眼前应付过去再说。
我想到了我可能会死,但我下定决心不能现在死。
我只愿意输水,谁说也没有用。
我们娘俩可倒好,一个在医院住院部输水,一个在门诊楼输水,夜里,老母亲血压飙升,医生,护士,围着她,那些药丸和仪器令人难忘。
为了不打扰别人,我在离病房很远的地方咳嗽,那些时候,恨不得把肺从嗓子眼里掏出来晒晒。
偏偏这个时候,兄弟打电话,我给你带个蹦床,你得蹦起来。
我说我现在不行。
不行也得行,能走路不?就把走路放到蹦床上走。
这蹦床是神仙台,蹦蹦就会飞?我不知道它有什么用?我只是知道,一定是他自己尝到了甜头,才想让我试试。
他可能是想,我得换个方式对待自己的身体了,按他的话说,这个不累。也许,给一个身体出了问题的人,找到一种锻炼方式,也是一剂良方。医生有医生的想法,兄弟有兄弟的念头。
上天慈悲,我们出院了。
母亲身体稳住了,我也看起来像个正常人。
那就蹦吧。
从一开始的不能蹦,到后来,能连续蹦一个小时,中间,是我漫长而艰难的涅槃,我确信自己能蹦一万下,是从能蹦一下开始的。
只要活着,没有被憋死,我就能蹦,我不是觉得蹦床非蹦不可,而是,我告诉自己,如果连这么简单的运动都做不了,那往后怎么活着?
我不是发现了蹦床有多好,而是那时候我想,如果不能蹦,该有多坏。
我得强行认为自己没有病,而能蹦床,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证明。
但是,喘啊!
呼气如此的顺利,吸气如此的艰难,就像放弃总是容易,拿起来如此的痛苦一样,蹦床上起起落落的,是个心事重重的中年人,他的生命正在硬着陆,事业,家庭,还有身体,都摔得稀碎。
我的兄弟说:一切都不晚。
他像年轻时那样,骑摩托飞奔后,帮我扶起车子,清理那一地的零件。
蹦床带来我的是逐渐轻快的呼吸,和轻灵的身体,还有越来越快乐的心情。
还有那种笃定的,“果然会好起来”的感觉。
果然会好起来的感觉,成为习惯,人生也会好起来,不是吗?那,让我们蹦起来,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呼吸,那是我们活着的证明。
【编者按】文章记录了作者一段特殊的经历,展现了在困境中不屈的生命力和兄弟间真挚的情谊,进而揭示了蹦床的象征意义。作者在面临母亲生病住院、自己身体也出现问题以及生意上的重重困境时,收到了兄弟送来的蹦床。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后来在蹦床上艰难地涅槃,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收获了身体的逐渐好转,更有了对生活的希望和笃定。作者呼吁“嗨,你得蹦起来”给与人的启示:蹦床不仅是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作者对生活不放弃的象征。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