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街的故事
大连,特殊的历史过程,影响着城市的格局,产生了许多各自不同风貌的街路。
我们在重新整理这座城市时,对这些街路给于存留与保护: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勿忘这座城市的历史。
了解历史:可以用文字,图表,最好的是:实物。
我们保留了俄罗斯一条街、日本一条街;我们还保留了一处中国街——东关街。
东关街,虽名叫街,可,实际是一处区域,听长辈人说:她的形成很早,几乎与这座城市同时形成,俗称小岗子;在光复前,是我们中国人的聚集地,是一处商业区,主要是当年闯关东的人群经营的各类商铺、酒楼等。
解放后,城市开始了建设,尤其从八十年代开始,新商场、各类超市纷纷建起。这里开始少人光顾了,后来,许多店铺关闭,房屋年久失修,成为一处脏乱差的小区。
本世纪初,这里的改建工程提到日程上来。听说:当时的改建工程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改造派方案:主张全部拆除,全部新建;另一种,保留派:老建筑已经不多了,适当地修缮,尽最大限度地保留,作为一处商点、甚至景点;最后,理性占了上风。
疫情过后,开始了清理、修缮,今年十月期间,部分街区正式对外开放。曾多次去过老东关街,还依稀记得她的模样,现在的东关街怎样了哪?
那一天,我随着人群,走进了东关街,可以说,满眼都是似曽相识的“旧貌”:青石、 红砖、灰瓦,木质的门窗,修缮如初的老旧店铺……
并且,这“旧貌”干净靓丽了许多:坑坑洼洼的老路面已经铺的平平整整,路边的台阶上也载种了各类花草……
布局也可以说,基本没变:房子大都是老式的四合院,楼层都不高;两楼之间都留有不同宽窄的间距,而且之间的走向也没有规则,有的顺向,有的横置;一楼自然都是店铺,店铺门脸的朝向也各种不同,咋一看,有点 “毫无章法”。
当然,这“毫无章法”是有道理的,它使您逛起来极其的方便:顺着楼边,绕来绕去,可以不间断的逛下去。
还有,因为楼盘不规则,所以会在某一处自然地圈成了一处小广场,广场周边有花坛、休闲椅……这小广场或许是给当年流动商贩或街头卖艺的预留地?老商业区自有老商业区的特点。
其实,做买卖、开商铺讲究的是临街的“金角银边”,于是,我们的先人在建造时就有意识地制造了许多“边角”,楼与楼之间也有意识地留下一点空白、闲地。
我们的先人真是聪明,我们的承建者更是实在,不走样地延续这老街的“规矩。”
大连地区特殊的历史,也使得一些建筑上都留有欧、和的印记,这些,我们的承建者也都继承下来了,这些,如果您仔细地留意,便会在一些建筑上观察到;还有,如果您再仔细地观察,还会发现不少店铺有着日式的经营风格。
十一前后,可谓人流如潮,至今,依旧人流不绝,有中老年人,有年轻人,还有全家带着孩子来的;老年人自然是寻迹问故;年轻人则猎奇:如今,人们对于现代的东西不感兴趣了,而对于我们古老的民族艺术、古旧的的民族遗产开始欣赏起来;既然是商业街,当然有儿童们喜欢的东西:这里有糖葫芦、烤地瓜,还有披萨、冰激凌,有秋千、木凳,还有各类的卡通造型……
走在街上,您会揣摩着当年的东关街的繁华,当年怎样?很难描述,但,我敢说,今天我们把她发扬光大了。
东关街,不仅在房屋、街路得到了修缮,我们的承建者也努力的将周边的环境整修如初。东关街的临街一处是有轨电车路段,依照旧式样,也建起了仿老式候车亭,立起了仿老式车站牌。逛完了街面店铺,来到候车亭下,此刻,恰好有一辆老式电车咣当咣当地驶过,会引发您的思路会有怎样的穿越?
“我们大连东关街上热搜了,哈哈,我们大连又多了一处景点”;一位好友给我来微信,我回他一个笑脸。
其实,这不应该算作新景点,只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处商业街,老祖宗给我们留下那么多厚重的文化遗产:建筑的、商业的、饮食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怎样地好好地善待她们。
东关街,我们努力地把她恢复,依旧恢复成一处商业街,使之成为一处人人都喜欢的游览地,进一步呢,还要更努力地把她建成一处历史文化的教育基地。十一期间,我们银河阅读中文网大连蓝海洋分站在周兰老师的组织下,也去了东关街进行了文学采风摄影活动。
【编者按】大连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也是一座具有现代活力的城市。大连人把“历史上的烟火气、城市未来的愿景、当下自己的生活连在了一起。”这是一座城市发展进步的源泉,也是难得有这样的城市。作者介绍的东关街,历史气息极为深厚,作为移民城市的大连,许多市民的家族史都能追溯到东关街。它在沙俄侵略时就被划作中国区,1905年日本殖民者在这里也是用尽心思,强迁市民。近代最大的移民浪潮“闯关东”,也是许多人熟知的。跟随作者的文字走进大连“东关街。”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