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聆听乡村路上的歌谣
《田野上的歌谣》是杨刚良先生挂职徐州市沛县政府顾问之后,花费十年时间的倾心之作。刚良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
刚良先生素来以文笔优美,叙事精彩著称。看这本书,就如同聆听一曲曲乡间民谣,这些民谣也是一个个人物故事。如果说书中的人物与故事来自于田野,而田野是由庄稼和村庄组成,那么,倒不如说他们是行走在乡村小路上,更有生活味。为啥是乡村小路而不是康庄大道?就因为他们尚不富裕,没有那么趾高气扬,那种扬眉吐气。他们活得不易,虽说解决了温饱,但是按照如今的生活标准,他们有些人还处于贫困线,需要政府帮扶,需要脱贫攻坚。所以,这条路目前还不宽阔,狭窄而泥泞,比较难走。因此,读每一页书,上面的每一个文字,看起来轻松,实质上分量沉重。
纪实文学,现在也叫非虚构。这种体裁不好写,尤其是乡村纪实。一方面我们离开农村太久,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少年时期几十年前的印象里,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农村真实面貌。另一方面,就是去乡村走一走,看一看,也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像刚良先生这样在农村生活两年,一般人也做不到。就比如我,估计待不了一个礼拜就得撤退。刚良先生一身布衣,一双布鞋,一个布包,行走在乡村小路上,有人说他儒雅的外表,看上去像个算命先生或者风水大师,很好,至少不那么突兀,没有人说他像个城里人、像个干部。这已经很不易。毕竟算命的看风水的,都能够融入乡土,和老百姓说得上话,容易接地气。这样就能接触到真正的生活面,而不被排斥,就能真正看到他想看到的,听到他想听到的。因此,他笔下的事情和人物是真实的,是鲜活的。一个个生动而平凡,没有脸谱化。虽然,他是个小说家,我也是存着看小说的心理在看这本书,但是,我知道书中的人物,不是塑造出来的,他没有凭空虚构。从这一点上说,这本书的文学价值就很高了。我们常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真正能做到这一点极不易,至少在当下文学追求艺术化和去故事化的背景和趋势下,能“好好说事”的作家不多,凤毛麟角。更多的是闭门造车的意识流和天马行空的虚像,甚至荒诞化。但刚良先生做到了。这本书以笔记体的形式,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生活长卷,每一个篇幅都是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村庄的兴衰。也许通过一个点,一个面,以一斑窥全貌的手法来表达乡村巨变。反正,我自诩是读懂了。
读懂了什么?
——读懂了乡村振兴之路,还不能一蹴而就,路还长,也算不上宽。乡村的路不好走,还得小路慢行,一步一步来,没有大道可以快速发展。
——读懂了扶贫攻坚并没有全面胜利,可能只是解决了一些明面上的问题,更多的问题还在路边,甚至在草丛中,等待好的政策和领导去发现,带动,帮扶。
——读懂了农村带头人,并不都是被推上娱论风口浪尖的村霸式的势力和人物,他们中有很多宁可自己吃亏也要干点实事的老实人。
——读懂了乡村致富者,在艰辛的致富路上踽踽独行,包地户和农场主并不都是为富不仁的嘴脸和作态。
——读懂了弱势群体在乡间低矮破旧的房舍里,因为疾病,因为年老,因为失去土地,因为村庄空心化,而苟延残喘地生存。
——更读懂了刚良先生行走在乡村小路上,看似漫不经心的走访,实质满眼的悲悯和想要出手帮助却又有心无力的那一份叹息,当他深夜伏案,记录一天的所见所闻时,我想,他更多的是凝望星空,彻夜难眠吧!他用轻松的笔墨,记录下沉重的文字,何尝不是想让看官们有耐心地看下去,而不至于觉得枯燥无味就失去关注的兴趣。他是在用一种让大家能够接受的方式,为那些可怜的乡亲和乡村发声、呐喊。如果你能够真的把这本书读完,而后按卷沉思片刻,也许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实,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不是说不能一口气读完,而是每读一篇,我都要停下来,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感受,需要整理。我们这些靠工资和退休金生活的人,虽然谈不上富裕,但已经衣食无忧。再看看书中那些《沙河风波》《扶贫经怎么念》里的人,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挣扎,我心里不禁生出一些惭愧来。书中的彭城县,其实就是沛县。沛县在徐州算是富裕县了,也是全国百强县。比起毗邻的丰县,要好上许多。沛县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更加一言难尽了吧!
这使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情来。儿子借了一笔钱给朋友开店,当然,这钱是从我这儿忽悠过去的,最后迟迟要不回来。此人说是生意折了本,店关了门,没有钱还,后来干脆玩失踪。五万块钱不是小钱,我也不能不要,没办法,只好找到他的老家,大沙河边,一个穷困的小村落。老家就他母亲一人,看着院子挺大,其实只是三间平房,四周土围墙,一派破落景象。开始我们没有好说她儿子欠钱不还,只是说是他的朋友,顺路过来看看。他母亲倒挺客气,不让走,中午非要留吃饭。倒让我犹豫了:不走吧,就得留下来吃饭;可是走吧,这一趟就白跑。思来想去就和她说实话,老太太听着听着眼泪就下来了,拉着我的手更不让走了,说:只有借钱的情,没有不还账的理。一边掏出一个老人手机,给她小儿子打电话,让他马上回来;一边安排大儿子杀一只老公鸡来款待我们。她大儿子有残疾,是个哑巴,一只手臂又断了,说是多年前在工地打工,被搅拌机毁掉的,四十来岁的人还是光棍一个。看着他连一只鸡都杀不好,还要请邻居过来帮忙。我于心不忍,就让我儿子开车去镇上饭馆烧了几个菜,等她小儿子回来,一起吃饭。还不错,他接了母亲的电话赶回来了。我和他说,你父亲早逝,母亲拉扯你们兄弟俩不易,看在你的家境确实不好,你母亲又这么明事理,我原谅你的耍赖行为,并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你要是有把握翻身,我给你点时间,你现在当着你母亲的面给我承诺,可以一年还一万,或者五年后一次还清,我也不收你利息。第二,就是你觉得一时难以翻身,我给你打个折,现在想办法还我三万,那两万就全当我扶贫给你家。他选择了第二项。吃罢饭,让朋友转三万给了我。临走,他母亲抓着我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我讲这件事,也是和杨刚良先生一样,实在是看不得农村人的苦。是她母亲的眼泪,让我动了恻隐之心,减免了债务,宽恕了他。
其实,每一个写作者都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冷酷无情、心肠太硬的人当不了作家。但是,我们又没有能力去做救世主,只能用一支笔,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许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这点努力是那么的杯水车薪,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社会效应小,不等于文化效应低。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改变不了社会,至少能愉悦人、感召人。文学有了生命力,也许就能影响我们的生活。
聆听这一首首歌谣,让人沉思,也让人沉醉。我相信应该能一直传唱下去。因为他们来自乡间小路,每一个音符都有人间烟火气,都有民间疾苦声。有灵魂,就有穿透力,自然更容易直达人的心扉。
这是一本书,更是一部长着翅膀的民众生活史,应该能够飞的更远,更久。如同民谣,亘古流传。
【编者按】《田野上的歌谣》是杨刚良先生的心血结晶。他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份,深入沛县农村,用十年时间打造了这部反映乡村现实的力作。书中的内容如实地展现了农村的现状,从温饱但不富裕的生活状态,到乡村小路所象征的发展困境,再到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和故事,都充满了生活的质感。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的多面性。无论是扶贫攻坚的深层次问题,还是农村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都在书中得以呈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民众生活的史书,它承载着乡村的灵魂与希望,如同民谣般具有穿透力和生命力,相信它会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在文学的长河中长久流传,为我们对乡村的认知和理解提供宝贵的参考。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