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千里黄河一壶收

作者: 冼生 点击:557 发表:2024-10-04 08:42:30 闪星:6

  因眼睛有疾半个月前住院做了个小手术。术后至少半个月大夫不让用眼,更不让作剧烈活动,只好在家憋着,那憋得是相当的难受啊。半月期已到,户外天气不错,总算得到老伴的批准,允许我到公园短暂地散散步。当我走下公交车,来到南湖公园的四号门,还没进入大门,远处已经传来雄壮激越的《黄河大合唱》的歌声。这无疑是一支常年在这里活动的、群众自发形成的红歌大合唱歌唱队正在激情演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听,这歌声韵律铿锵、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从黄河奔涌出的动人音符,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我一边走着,一边听着,听着听着,一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感觉油然而生。当年观赏黄河还有壶口瀑布的一幕幕景象,像过电影一样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五年前的晚春,我和老伴为了“诗和远方”,进行了一次自由行式的“西游”之旅。不过,此西游非彼《西游》,没有白龙马,也没有唐僧带着仨徒弟,更不可能一走就是几万里!仅仅是去晋陕豫鲁冀溜达溜达,开开眼,散散心。山西的晋中晋南算是我们这次西游之行的第一站吧。

  踏上山西的土地,从晋中走向晋南,我们跨进平遥千年古城,穿越晋商历史时空; 登上天上人间的绵山,寻找大罗宫上做神仙的感觉; 走入王家深宅大院,近赏中国民间故宫;来“华人老家”洪洞大槐树,聆听祖先迁徙的故事,祈福寻根问祖;夜宿号称“尧都”的晋西南千年古镇临汾,探寻“华夏第一都”的文明瑰宝。然后就是晋南行的最后一站,即万马奔腾任嘶吼,千里黄河一壶收的黄河壶口瀑布。

  我和老伴乘车从临汾出发,顺着吕梁山西麓的青兰高速一路向西,为的就是看一眼我心中的那条母亲河——黄河,还有壶口的瀑布。一路上,透过车窗向外瞭望,映入眼帘的是黄土高坡,偶有一些废弃坍塌的土窑,洞口大敞着似在诉说着从前。路上有一幢幢新房整齐排列,说明这里人们的居住条件早已大大改善。沿途风光植被已经开始见绿,早已没有了《黄土高坡》和《信天游》里所唱的那个年代的愁苦和苍凉。

  最终,经过2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进入山西吉县壶口镇,到达“源出昆仑衍大流,千里黄河一壶收”之美称的壶口瀑布。

  一下车,虽然拂面的微风让我精神倍增,但是迈入景区,脚下是大片干涸的河床,不见波澜壮阔的场面,心里不免小有失望和遗憾。但还是急切地向着前方还有一段距离的河边走去。走着走着,一阵紧似一阵轰鸣的水声便由远及近地传来,随着脚步的加快声音越来越大,逐渐演变成震耳欲聋的轰鸣,我的心不仅融入那洪流骤然的黄河瀑布中了。再一次放眼望去,此时的瀑布岸边,观瀑的主要位置人群早已熙熙攘攘。挤进人群,耳边的嘈音鼎沸,听得懂听不懂的一股脑儿传入耳中。不过,所有人们的审美情趣都被眼前壶口瀑布奇特的景象所吸引、震撼!

  出现在我眼前的就是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它一路穿峡谷,过险滩,千折万转,咆哮东流,浩荡着,呐喊着,一路奔腾而来,到达这里时,被两岸狭窄险峻的苍山所挟持,原本浩浩荡荡宽约400多米的河水,被大自然神奇的力量陡然收缩到仅四五十米宽。万顷黄浪骤然跌入40多米深的峡谷,其形态就像仙家的一把神秘巨壶,用神秘的力量将桀骜不驯的河水全都收进了巨壶的壶嘴里。此时此处,湍急的黄河水,咆哮着,怒吼着,挣扎着,极不情愿似的朝一个宽40-50米、深20米左右的深槽(又叫龙漕)聚拢,形成瀑布,因而冠名壶口瀑布。站在瀑布旁向龙槽下方看去,但见河水聚拢至龙漕后,如同纵马疾驰的武士,身披黄色铠甲,下跨黄鬃烈马,从天际扬鞭而下。但见那龙漕的四周,黄雾缠绕,那水,不是在流,而是在飞,速度之快,稍纵即失。那巨浪,一个推着一个,巨浪拍石岩,石岩吞巨浪,巨浪又跟石岩相接、相绞、相击、相斥,金浪喧嚣,惊湍跳沫,奔流腾跃。此时的河水又像是被仙人从巨大无比悬倒的壶口中倾倒而出,一泄如注,轰然而下,河水相互推着、挤着、搡着、撞着,发出的声响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

  眼见河水滚滚沸腾,浪沫横溢,奔腾着,咆哮着,犹如一条黄色的巨龙,声嘶力竭激起层层浪、重重烟,伴随着震天巨响,如同虎啸山林一般咆哮,又似金鳞巨蟒,摇头摆尾,以一种“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宏气概,灌入“十里龙漕”迅疾地呼啸而去......

  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下黄河在壶口”,由此可见壶口瀑布的名气之大。我也是久闻黄河壶口瀑布的大名,但未曾亲眼所见之前,始终无法感觉它气吞山河的气势。今天来到这里才亲身感受到她那巨龙般桀骜不驯的气概。

  此时观壶口瀑布,用令人惊心动魄形容绝不夸张。那巨量的河水,似银河决口,大海倒悬。那气势,那声响,当是华夏国土上最为雄壮的奇观了!数里之外,便可听到壶口瀑布的轰鸣。瀑布激起的团团水烟雨雾,远远即可看见。当你站在瀑布附近的岩石上,你会明显的感到土地在剧烈地颤抖,而山谷间则回荡着隆隆的雷鸣般声响,仿佛在河水的巨大冲击之下,大地山谷已觉得无法抵抗,只得任凭河水肆虐,冲刷岩石,带走泥土。

  壶口瀑布的气势恢宏,应该是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据说壶口瀑布风光,因季节和水流量的不同景色多有变换。此时正值春天,壶口瀑布的上游冰雪开始消融,所谓“桃讯”已经来临。虽时值桃红柳绿之际,风和日丽,远山已开始披上一层淡淡的翠绿,然而,上游仍有冰凌不时漂浮而下,汇聚在壶口上游宽阔的河道 ,继而倾泻跌下,如山崩地裂,琼宫惊倾,激起玉屑冰晶,四处抛洒。此时之水色山光,显得格外妩媚。 而夏季的黄土高原因多暴雨,黄河水势异涨,水势汹涌,飞流直下,如一头发怒的老虎,咆哮着怒吼着,惊天动地,又最是观赏好时节。 而秋冬枯水期时,水的落差仅有十几米,没有了万马奔腾的轰然巨响,而是清流潺潺,声韵清脆,宛如轻柔曼妙的乐曲,同样令人为之赞叹。壶口瀑布如此梦幻般的变化,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旱天惊雷”、“群龙戏浪”、“水里冒烟”、“彩虹通天”的奇异景观。

  站在护栏旁,凝视着眼前这几乎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壮观场面,突然想起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留下的那首《浪淘沙》的名句:“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历代风流墨客、丹青妙手,以形象的笔墨,描绘九曲黄河携黄沙腾万里澎湃天涯的气魄不得不令人钦佩。还有诗仙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夸张地道出黄河之水落差很大,更说明时间的流逝,就像这黄河之水,稍纵即逝; 少年易失,要珍惜时间,反映了李白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心理。

  黄河,从远古洪荒时代一路走来,孕育了华夏儿女的龙脉,见证了华夏大地的荣辱兴衰。从唐诗宋词中走来,孕育了国学经典的智慧和精髓,铸就了不朽之中华魂。从巴颜喀拉山走来,穿高山,绕平原,飞峡谷,跃险滩,汇千条河,过万重山,峰回路转,九曲连环,百折不挠,奔腾向前,金涛澎湃,万丈狂澜,浩浩荡荡,一路风尘来到吉县龙王山附近的壶口。

  此情此景,真的令人望而生畏!身旁的游人们个个都是看得目瞪口呆。站在壶口瀑布岸边,深感黄河形象真的无愧于中华民族大气磅礴,坚定执着的形象。此时此地,我才领悟到为什么黄河被誉为“中华魂”!河岸上,山边高耸排列着很多高音喇叭,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具有史诗性的“黄河大合唱”的歌曲。此时,听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歌颂黄河、歌颂中华儿女、歌颂抗战精神的歌曲入耳,马上让人回想起那烽火连天、壮怀激烈的岁月,浑身热血沸腾,充满力量。甚至产生了一种若有战,召必回的冲动!

  如果不是在壶口,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站在这里,我的耳边回想起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雄浑磅礴的旋律以及黄河母亲的神秘气息!正是这首歌让无数热血男儿血洒疆场,为驱除日寇献出宝贵的生命! 黄河,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浓缩着华夏文明的遗传基因,铸就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节!她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精神的最佳象征,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图腾,更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黄河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不虚此行,我亲眼目睹了滚滚黄河矫健的雄姿,听到了黄河那汹涌澎湃的咆哮声,嗅到了黄河岸边黄土的味道,触摸到了壶口瀑布溅起的浪花和水雾,心也在随着黄河永恒的心率一起跳动。我以黄河为傲,我为自己是黄河的儿女而骄傲自豪!

  看看这张照片,这是一位头扎白羊肚手巾,身披老羊皮袄,脚蹬布底鞋,牵着一头扎花小毛驴的当地老汉。他站在瀑布岸边,向着众多游客不停地喊着“扮个兰花花吧”,“小媳妇骑着毛驴回娘家喽”......为自己的生意不断地吆喝着。许是装束太有当地特色了,于是很多女士上前,穿上那大红的花衣和红头巾,摆拍着一张张有特色的照片为自己到此一游留念。我不知道他们一天下来的收入有多少,但愿这一片土地能为他们带来些许收入,让他们过上安逸的小日子。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眼疾初愈,作者出来遛弯听到《黄河大合唱》,回想起五年前的西部之游,尤其黄河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至今仍震撼不已的记忆。这篇文像一部恢弘的黄河交响乐,首尾都柔风细雨,中间乐章如天河倒悬,一泻千里,那气势,那阵仗,惊得人目瞪口呆,一时也被裹挟在这万马千军之中,自豪骄傲之情油然而生。作者驾驭文字功底强,描写黄河壶口瀑布河水奔流之势生动形象,“她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精神的最佳象征,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图腾”,文章让人产生共情,让人仿佛也身临其境,民族自豪感爆棚。这篇图文并茂的游记,给人心灵以震撼。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