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诗情画意甘南美 

作者: 南庄隐士 点击:1038 发表:2024-09-28 09:19:10 闪星:8

摘要:7月的甘南环线,与甘青大环线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西北式苍凉完全不同,满山遍地的“山光草色翠相连,万里云尽万里天”,诗意画意般的甘南美直入我的眼眸中……

     一个地方,她的美深藏于蓝天白云、山川湖泊之间,这里有圣洁的雪山,庄严的殿宇,还有飘扬着的彩色经幡,络绎不绝的虔诚信徒。赞美一番后,您一定认为这是西藏吗?

  然而,我告诉您,这是甘南。甘南是一片满载古朴情意的梵天净土,更是远离尘嚣的胜境天堂。它集高山草甸、蜿蜒河流、草原湖泊,还有质朴又充满风情的藏寨,梵音阵阵为一体,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我不愿称她为“小西藏”,因为,这里有她独特的美。

  过去对甘南的秘境之美了解甚微,这次进藏前,妹妹说:“甘南的景色不比西藏逊色!”听罢,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了个舍近求远,从济南一直往西直奔兰州,然后沿甘加秘境、拉卜楞寺、桑科草原、尕海湖、朗木寺、诺尔盖花湖画了半个圆圈,转向川藏线。

  7月21日早上,我们每人吃了一碗正宗牛肉拉面,随后,驱车驶离兰州城区,上了兰临高速后天放晴了,此时的窗外,出现的是典型西北山野风貌。时而群山绵延,时而开阔旷野,一小时后,汽车拐上了省道,满眼绿色在光与影之中,头顶是湛蓝的天和洁白的云,山脉清翠欲滴,白云慢慢飘过山岗,轻轻浮在半空,天低的仿佛站在山尖就能摘下一片云似的。

一)桑科草原和尕海湖

  两个多小时后,耳畔传来大夏河水潺潺的声音和经筒吱呀呀的声响,风中弥漫着酥油的气味和老人以及佛陀诵经祈福的飘渺,金灿灿的寺庙高大犹如塔上镌刻的菩萨金身雕像,温暖地庇佑一方生灵。

  中午,我们走出夏河县,过了几道山梁,眼前突然变得开阔起来,哇!我大声喊了起来,我们到了桑科草原。桑科草原藏语称“达久滩”,即跑马滩,这里是勇武彪悍的骑手可以放纵骏马千里驰骋的地方,四周群山环绕,其间大夏河水从南向北缓缓流过,这里水草丰茂,牛羊肥壮,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一处典型的高原草地,理想的天然牧场。整个草原碧绿如茵,鲜花盛开,繁花似锦,牛羊遍野,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随手一拍都是大片。远处是峭壁矗立,时而晴空万里,山峰凌空,气吞山河。时而,云雾萦绕在山间,美不胜收。一条长长的木桥栈道通向湖的深处,与河水相连,在水天中矗立,如鹤立鸡群,走在上面,夫人的高跟鞋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驻足游览整个河面,更远,更广,心跟随着河水敞开了一扇窗,奔向遥远神秘的河水那一方。

  群山怀抱里的几个特色鲜明的藏寨,依山而建层叠而上的木板自建房,迎风翻飞的经幡,袅袅而起的炊烟,身着民族服装的藏民朋友,在草地热情招呼过往的车辆驶进自家营地,您以为他们叫你干啥?留下买路钱呗(骑马、烧烤、住宿那个不花钱)。还真有不少游客被忽悠停下了车。而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调转了车头,险些与对面来车相撞。

  我们驶回原车道,一路前进,眼前大片的青稞田和铺满山间的高山草甸,让我有种恍惚到了瑞士的感觉,饱览浩瀚美景,大片的蓝天和云朵透过车窗洒下来,在路上,我成了“云朵收藏家”。

  大约又开了许久,我们到了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水面,这是什么地方?赶紧停下车,一打听,这个地方叫尕海湖。几个小时前,天空还是白云飘飘,而赶到这里,乌云密布,整个尕海湖显得阴暗,但它仍然透漏出博大的气势,一望无边,云水相连,仿佛整个天地都是水的世界。站在路旁一栋酒吧晒台前,一览整个湖面太远,太广了。

  路边不断传来鸟禽的鸣叫,我三步并作两步出现在它们的身边,仿佛听懂了它们吟唱尕海湖的亲情与温柔。不过,它们见到我这个庞然大物,还是飞走了,它们扑楞的翅膀搅动了尕海湖的活力与生机。一会又飞回来了,好像在故意逗我,打起了游击战,你来我飞,你走我落。

37a7f449385c766b4bbdfc4cb2f87c4_副本.jpg

  我上网一查百度,得知尕海湖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尕海湖所在的地域,藏胞称之为“措宁”就是“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尕海湖水草丰茂,许多南迁北返的珍稀鸟类在此落脚和繁殖,黑颈鹤,灰鹤,天鹅等珍禽遍布湖边草滩。怪不得鸟禽遍地有,原来尕海湖是它们的生养之栖,它们时飞时落为尕海湖绘画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卷。

(二)碌曲的锅庄舞

  这里说的高山、草原、牛羊满山跑,并不是西藏的专利,而是西藏锅庄舞的故乡碌曲县。碌曲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平均海拔3000多米,拥有则岔石林、郎木寺、尕海湖等著名景区。

  我们过了尕海湖,又行驶一个多小时,车沿G213行至碌曲县的财宝山观景台,绝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过往的游客。我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整个山区的壮丽景色,心情格外的神怡。至于为什么叫财宝山,我上网查了大半天,也没查出一个所以然来。下面的结论有点牵强附会,说这里是白龙江发源地,羌藏视水为财富、财宝。还有的说,这里的形状酷似金元宝,圆坨坨的。如此定义,是否合理并没有官宣。 说来也巧,广西来宾迁江财宝山,同甘南碌曲县这座山同名,纯属巧合,广西来宾的财宝山当年是抗日时期最佳瞭望台。

7a5d3eae56c88391791720be37076e0_副本.jpg

2023年8月7日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 第 12 版,这样赞美碌曲县:

  这里是黄河一级支流洮河,长江的主要支流白龙江的发源地,又是一个没有夏天的地方,三伏天穿羽绒服。这里是内地最近旅游资源最丰富的藏区旅游目的地。“藏歌悠扬,奶茶飘香,哈达飞舞,草原欢腾。”是对这里藏族同胞,奇山丽水,江河湖泊的真实写照。

  耳听为虚,眼前为实。离开观景台,继续沿G213直奔碌曲县城。碌曲的海拔平均3600米,黄河与长江四周全部是草原,驱车经过一些藏家村落,发现往往最漂亮的房子是寺庙,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是藏族典型的建筑和转经轮的屋子,这一路浓浓的藏族风情,让我们不自觉的有种错觉,都以为到了西藏。然而,这里不是西藏,而是甘南。连绵不绝的翠绿草地,高山河川被车轮甩在后边,但藏区的生机和活力一直在车前。令人最感动的是沿路没有任何垃圾,全是赏心悦目纯纯的草原美景和高山河川。碌曲县不仅有草地雪山、河流湖泊,还有森林、湿地、石林等景观。

  我们不知不觉到了县城,决定今晚入住碌曲。县城不大,一条东西大道,半条南北大道,是进出碌曲县城的主要交通道路。我估计骑上自行车绕县城跑一趟用不上半小时。这里的饭店,多是四川人开的,饭菜还算可口。弟弟为了解乏,喝了一听啤酒,当时没什么感觉,可晚上感觉有点气喘吁吁。我也感觉后脑勺有点疼,可能是轻微的高原反应吧!

63d604aa5ca576ddbf14391998d69a4_副本.jpg

  有件事要提,那天吃完晚饭,我们瞎溜达,也没找到当地人跳锅庄舞的地方,有点失落感。只好返回入驻小旅店,路过县委县政府大院,大门竟然敞开,没有守卫,车辆自由停放,这些现象,让我这个外乡人好羡慕,这才是人民政府的形象。

  再说碌曲县,最著名的是藏族同胞跳的锅庄舞。锅庄舞从这里走向世界。自2012年举办第一届锅庄舞展演之后,碌曲县已连续举办10届锅庄舞展演,该活动弘扬了藏民族优秀文化,加强了民族团结,展示了碌曲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碌曲县还被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中国锅庄舞之乡”。

  锅庄舞是藏语音译,意为圆圈舞,表演形式一般是男女围成圆圈,边唱边跳,按节奏同步进行。男的动作大而奔放,女的动作小而含蓄,舞姿时而平缓优雅,时而矫健豪放。

  据史料记载,吐蕃王朝兴起后(唐朝以后),于公元713年-公元742年,击败了安多一带的吐谷浑部族,进而向东派遣兵马镇守边防,时今碌曲境内一些兵马部散居于县内各地,即碌曲藏族的先祖。吐蕃王朝部落族人喜好歌唱跳舞,在农作和游牧生活中创作了一批歌舞,以赞颂生活、祝福父母、热爱家乡为主,逐步形成了一种藏族特色舞种“卓”,这就是碌曲锅庄舞最早的源头。可见,锅庄舞是藏族地区的一种古老歌舞,在碌曲县境内广泛流行而且历史悠久。

   3c8ba1e0178f7bf3ff28ed8b3021c6e_副本.jpg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锅庄舞在碌曲草原深处再次开始流行,成为藏族群众在节日盛会必跳的一种舞蹈。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演变,锅庄舞已成为碌曲藏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如今一年一度的碌曲县锅庄舞大赛,已成为甘、青、川三省藏区旅游文化交流和展示一大盛会。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儿时看过的《洗衣歌》舞, 它以藏族人民传统的歌舞形式,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非常深刻地表现了西藏地区军民情同手足、亲如鱼水的关系,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建国以来难得的最优秀歌舞作品之一。记得每次看演出,无论是大剧团,还是师里战士文艺宣传队演《洗衣歌》,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所以,对锅庄舞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洗衣歌》舞蹈动作是把藏族的民间舞蹈“锅庄”、“踢踏”的动作和藏族的劳动生活结合起来,怪不得藏族同胞跳锅庄舞的舞姿这么眼熟。

  近年来,我经常在抖音里看到藏族同胞跳锅庄舞,尤其爱看康定汉子和丹巴美女的舞姿,那大起大落的动作令人陶醉。本想来碌曲县现场观看真正的锅庄舞,一睹为快。遗憾的是没有眼福,与前来展演的西藏、四川、青海、甘南等地的高手失之交臂。

  这里的一山一水皆赋有诗意,这里的一花一木都是信手之作。来这里可以远离凡尘,把灵魂融入生命之中。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散文家,但面对碌曲的天然美景,也挖空心思从文库中找出几句华丽的词藻来赞美碌曲:

  那安静的藏式小村、飘荡的经幡、袅袅炊烟,舞起的锅庄舞,真乃香巴拉净土,旷古秘境,心灵慰藉的天堂……

(三)郎木寺的佛光

  说起郎木寺这个名字,原以为是一个寺庙,到了地方方知,它是一个纯净而充满佛经的小镇。小镇古称"南番中心",素有"东方小瑞士","甘南香巴拉"之美誉。

e6f1702b5d15432b62ed8f6ac2fa630_副本.jpg

第二天早上,我们离开碌曲县城,行驶半个多小时,来到一个丁字路口,直行的话,通往四川若尔盖。向右转是郎木寺镇。车过了一个大牌坊,来到小镇主街道。只有两百多米长的郎木寺小镇主街上,虽然徒步不用二十分钟就可以逛完。但让人没想到,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诵经声、叫卖声不时传入耳畔。抬头望去,这里天空不像北方城市的天空那样灰蒙蒙的厚重,阳光是那么灿烂。街两旁的摊上,有藏族,也有回族和汉族居民,高声喧哗中夹杂着不同的地方方言,处处透出几分神圣,休闲和随意的气氛。看来两省僧人和百姓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在一起。郎木寺小镇的街道两边,都是些各具地方色彩的铺面。经营着各地风味的餐饮、旅馆及美术工艺品、佛文化纪念品等。

  弟弟驾驶的车子在街道中左躺右闪,好不容易来到郎木寺周边停车场,但没找到停车位。我们下了车,向寺院大门走去,弟弟调转车头找能停车的地方去了。

  我们走到一座桥上,桥下流淌着一条大约二米宽的小溪,当地人称它为"白龙江"。白龙江将郎木寺一分为二,一边是四川省,一边是甘肃省。这么说,我是一脚踏两省了。我站在分界线中央,一只脚在西北一侧,属甘肃省管辖,一只脚在东南一侧,属四川省管辖,是不是脚踏两只船,不过此时脚踏两只船绝对没问题,因为这不涉及感情问题。

  小镇虽小,名气却大躁。20年代中期,一位美国传教士来到这里,就被小镇的气氛所感染。他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回国后,他把自己在郎木寺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出版了一本名叫《西藏的地平线》的书,郎木寺从而享誉全世界,可惜我没看过这本书,如果看过,一定会驻在这里,像篦头发似的,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扫荡完毕。由于地域管辖的原因,寺庙被分为两部分。两个寺院隔着小溪相互守望。

  郎木寺海拔高度3480米。占地面积55公顷。始建于1748年(清朝乾隆十三年),距今己有250年的历史了。寺庙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排列在半山腰。郎木寺甘肃寺院叫赛赤寺,全称“达仓郎木赛赤寺”,“赛赤”为藏文音译,其含义是“金色宝座”。     

b7374a035aaf475865271e02545f09b_副本.jpg

  映入我眼帘的赛亦寺,以红墙和金顶的建筑风格为主,具有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氛围。向山坡上走,金光闪闪的大白塔在缓坡转弯的左侧,塔里面建有绕行一圈的转经筒。听说,赛赤寺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时,一部分活佛金像和经书黄卷等贵重物品全部存放在这里,封闭门窗之后才幸免于难。

  赛赤寺不大,沿着缓坡向上走,前面便是寺庙里集中的大殿区,鳞次栉比的佛殿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苍松古柏之间,静谧而雅致,它所拥有的是纯净圣洁的高山,禅意无限的庙宇和庄严肃穆的藏式大殿。有大经堂、弥勒殿、长寿殿等十余座建筑。当我望着金碧辉煌的殿宇,金顶闪烁金光,顿感熠熠生辉,似乎向世人宣告它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当地藏族信众心中的灵魂胜地。

  偶听相关人员说,大活佛讲经的大经堂里灯光璀璨,色彩富丽堂皇,我没有进殿,无形中增添了它的神秘感。法堂是僧人进行宗教活动和传教的地方,用来传承藏传佛教的文化和精神。与它共存的格尔底寺也颇具宏达。格尔底寺在藏区名声远播,因其寺佛殿内供奉着第五世格尔底活佛(1681——1775)的肉身灵塔。因下午还要赶往下个景点诺尔盖花湖,所以,没有进寺院。

  郎木寺,依我所见,就像是隐藏在山间的世外桃源,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却召唤着一个又一个渴望平静的人,前来游览参观或是拜佛许愿,难怪转经筒前朝圣者们那善良的灵魂得以净化。许多藏民沿着长长的转经路,虔诚的祈祷,神情专注而丝毫不为外境所扰的举动,让我打心眼里佩服。这和我过去所看到的内地人烧香拜佛,保佑升官发财完全不同。我深深的感悟,藏人的信仰无己欲,无奢望,他们单纯干净,不掺丝毫杂念,对于信仰非常虔诚。他们手中拨动的一颗颗念珠,无休止转动经筒,更有甚者身体匍匐在寸土间,心中充满简单的快乐和仁慈。

  即将离开时,回头再望,被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建筑群所震撼,仿佛溶化其中。阳光十分眷顾这里,总把身上的光芒洒在金顶之上,偏爱这里一山一水一寺院,这种偏爱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四)若尔盖花湖

  提到的若尔盖花湖在四川地盘上,我搞不懂的是,为什么把它归到甘南环游的线路图上?既然是这样,我一个外行人,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吧。

  一路上的高山、草原、寺庙奔袭,看得最多的广告词是“若诗若画若尔盖”。若尔盖是什么扡方?我多少次调动想象的翅膀,描摹着它扑朔迷离的容颜。突然,我想起红军过草地不是经过这里的吧!我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又可以走上一段红军路了。到了花湖才知道,花湖并不在甘南,而在四川的阿坝州,如果说当年若尔盖是一片沼泽地,而今变成了一片漫天铺地的大绿毯,那么花湖就是草原上弥足珍贵的绿宝石,今非昔比呀!车子到了花湖景区,不能直接进入景区,改乘观光车,这可不是免费的。

  有人会问,若尔盖花湖在哪里?百度网准确的告诉你:若尔盖花湖位于若尔盖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热尔大坝上有3个相邻的海子,最小的叫错尔干,最大的叫错热哈,花湖是居中的一个,海拔3468米,四周数百亩水草地,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我国三大湿地之一。

  坐在观光车上,天际湛蓝得无以形容,水天一色的花湖,如同一个温柔烂漫的女子,在清凌凌的波光中与游人眉来眼去。下了车走在几公里的木制栈道,凝望着一条条小鱼儿游弋在湖中的水生植物丛中,水波里映照着自己满里变得特别的缱绻。此刻的花湖湿地,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柔柔弱弱地绽放,此刻尚显稀疏寥落,也许更多的花开在湿地的深处。边走边细数草花摇曳,漫寻七月芳华。

b08d95d5a4b6e573661ad1ebc21bf85_副本.jpg

  一路走着,水天之间的似鹭如鸥的鸟儿,擦着游人的肩膀超低空飞行,向游人们乞讨食物,一饱口福。这是什么鸟哪?是海鸥?这里不是大海。在好奇心的支配下,查了下“懂鸟”小程序,总算弄清楚了,原来这是草原上较多的粽头鸥,这里是它们嬉戏的天堂。惊艳展翅的粽头鸥,恰似人间惊鸿客,墨染星辰云水间。它们似乎喜欢与人类交朋友。要不然,它们为何故意盘旋于游人的身边逗你玩呢?风姿绰约的粽头鸥,一只只自在雀跃于蓝天草原之间,成群的牛羊在草丛中嬉戏,与游人和谐共处,这一刻的花湖变得鲜活灵动,远处群山如黛,经旗猎猎,一派夏日绿意葱龙的景象。 

  山东济南有山有水有泉,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嘛!风光也不赖。然而,甘南的风光更为纯粹、开阔、雄奇和辽远!甘南是一个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意蕴的神奇之地,是一种颜色秒杀滤镜、对比度大于饱和度、超过相机本能的另一种美片。

  返回的脚步变得特别的缓慢。我之前在无边无际的广袤草原,任性地将蓝天白云成群牛羊作为镜头中的主角,而在这个花湖湿地中,夫人和粽头鸥、小鱼儿成了主角,恨不能把所有景色全搜入相机中……

  盛夏的甘南环线,不同于甘青大环线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西北式苍凉,而是遍地“山光草色翠相连,万里云尽万里天”的郁郁葱葱,如此诗意的甘南之景奔涌在我的眼眸中,忘却了疲惫,沉醉于目不暇接的景色之中。

  有人说西藏代表着圣洁,新疆代表了天堂,那么甘南就是两者兼备的世外桃源。沿途的草原逶迤,湿地翠润,群山如黛,经旗猎猎,满目诗意俯拾皆是,它不在书本中留言,它镌刻在草地之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中国版图上,甘南是可以与西藏媲美的省份之一,这里不仅有迷人的蓝天白云、山川湖泊、草原鲜花、牛马羊群,还有巍峨的寺庙、整齐的转经筒、虔诚的朝拜者、与众不同的藏传习俗等人文景观。可以说,甘南是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游览。《诗情画意甘南美》一文便是用文字形式,为美丽甘南送上的赞美之歌。甘南,这个令人向往与遐想的地方,作者游览之后,用饱满的激情、诗情画意的语言,还原了它的美: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湍流的河水,浩渺的湖泊,辽阔的草原,怒放的鲜花,肥壮的牛羊,翱翔的鸥鸟,这些与内地完全不同的自然美景,经了作者精心选材合理布局精彩描述,鲜活的呈现在读者眼前,阅读文章,如同跟随作者畅游甘南,有身临其境之感,有身心愉悦之境,有心旷神怡之情。甘南之美还在于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作者笔下巍峨耸立的寺庙、整齐有序的转经筒、虔诚跪拜的朝圣者、花样繁多的羌藏民族习俗、对外开放的政府大院、欢快的锅庄舞,无一不彰显着甘南悠久的历史足迹,彰显着这里厚重的人文底蕴。富有诗情的感染力,富有冲击力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那片广袤土地上的各种地貌、各种家禽、各种飞鸟,看到了这里的多种文化、多种习俗、多种民风。甘南,这里不仅有令人难忘的山川湖泊、草原盛景,有圣洁神秘的宗教寺庙,更有各民族和谐共处的人间烟火;甘南,这个令游客乐而忘返的地方,这个令作者乐不思蜀的地方,这个令读者畅想遐思的地方,就那么不经意的将它的自然美、人文美,深深地镌刻在游客心中,就那么不经意地将自己的人间大美镌刻在作者心中。一篇精彩的游记美文。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