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陈国茹:给老人筑起温暖的家

作者: 李厚尧 点击:852 发表:2024-09-19 08:21:14 闪星:6

摘要:陈国茹,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好苏嫂托老院院长,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她的家庭当选为“全国最美家庭”。她说:“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我是在替这些老人的子女尽孝心,把这些人当作我的父母。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在天之灵,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如今的盛世!”

  烤羊肉串、烤大虾、烤里脊、烤鸡翅,还有烤面包片、烤海带、烤大蒜头……9月15日,一场烧烤Party正在江都区仙女镇东北郊的一处草坪上进行着。别以为这是年轻人的欢乐世界,参加Party的,是好苏嫂托老院的老人们,而且是一群特殊的老人。桌上的月饼、酥梨、柿子等应时糕点和水果表明,这是一场以中秋为主题的Party。老人们品着美味,赏着节目,节日的气氛比在家里还要温馨、热闹。


  推己及人,从开办特殊托老所起步

  陈国茹的托老院,专门接收失能、失智、残疾、病重老人,并为一部分老人提供临终关怀。要知道,正常老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可知、不可控的风险,而这些特殊老人自带风险。“办一个普通的托老院不是很好嘛?”人们不禁要问。

  陈国茹出生于农村,今年59岁。她听着祖父在抗日战争中冲锋陷阵的战斗故事长大,红色基因在她的血液中流淌,逐渐养成了坚强、善良、敢于挑战的性格。十多年前,陈国茹的父母双双中风瘫痪,陈国茹正在外地从事物流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她想找一位称心如意的保姆照顾双亲,可保姆们一听是照顾重病的老人,就摆手说不想干;她跑遍了江都大街小巷,没有一家正规养老机构愿意接受病重的老人。陈国茹到处奔波,心力交瘁,母亲最终在病痛中离去。

  这段痛苦经历,让她萌发了兴办特殊养老机构的愿望。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后,她毅然放弃了在外打拼了15年的事业,回到江都老家投身社会养老事业。为寻找场地,陈国茹奔走了许久,2010年,她在江都城区工农路28号大菜场南门附近找到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小二楼,她的托老所就在这里成立了。

  陈国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托老所明确定位:专门接收重病、残疾老人。她前期的市场调研,也支持这个决定。一些老人,身体有残疾,或者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身边不能离人,需要长期照顾,子女又要工作,不可能成天待在老人身边,也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况且,护理这样的老人,对专业的要求很高;还有一些老人,病情严重,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医院婉拒,家人肯定不忍心眼睁睁看着老人在痛苦中离去,而且护理这样的老人更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老人及其家人往往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本文开头所说的“特殊”二字,就在这里。

  91岁的朱老太只有一个亲人,就是她的养女,在外地工作。养女工作繁忙,实在不能两地奔波,将老人的照料委托给了陈国茹。陈国茹为老人端茶送水,洗漱服侍,把老人当作自己的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一天,朱老太拉住陈国茹的手说:“闺女,我就住这儿,到死都不走了。”第二年春节前,老人依偎着陈国茹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弥留之际,老人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将人生最后一句话“闺女,谢谢你!”留给了陈国茹。


  老人越来越多,托老院再三扩大规模

  陈国茹最初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朴实,就是让老人们最后日子过得有尊严,活得很体面,至于托老院能办到多大规模,当时并未考虑。

  陈国茹尽心尽力给老人提供细致、周到、温馨的服务,渐渐的,托老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仅有的20张床位住满了,实在无法接受更多老人。有些前来咨询的老人和家属,乘兴而来,失望而回。陈国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必须扩大规模,但实在找不到地方。正在她陷入窘境之际,江都区妇联主动伸出援手,将仙女镇敬老院闲置的一栋楼房租给了她。于是,陈国茹卖掉了为儿子准备的婚房,投资20多万元对那栋楼进行改造、装修,在走廊上加装了老人健身的扶杆,每个单元配备了浴室和空调,并安装了监控摄像头,配备了各种康复器材。好苏嫂托老院就此成立。

  前几年,好苏嫂托老院再次扩张,选择了江都区仙女镇东北郊,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分东、西、北三院,东院主要接纳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北院主要接纳各类卧床人员及临终关怀服务老人。


  把老人当至亲,尽心尽力照顾每位老人

  我们多次走访“好苏嫂”,每次都能感受到这里温馨、祥和的气氛。有的护工在为老人擦洗身子,有的护工在陪老人聊天,有的护工在为老人修剪指甲;在北院,不少老人鼻腔里插着管子,护工们专业而细致地给老人进行鼻饲。

  2017年5月,徐老太因中风失语加上偏瘫,入住好苏嫂托老院,她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躺在床上常常用手势对护理人员表示感谢。2018年春节之前,徐老太的子女多次来院接老人回家过年,老太太怕劳烦子女多次拒绝。陈国茹知道此事后,便把徐老太的儿孙们带到办公室,耐心劝说:“过年我们托老院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岗,老人不愿回去,你们可以来托老院和我们一起过年,也能陪陪老人家。”在陈国茹建议下,老人的儿孙们来到托老院,陪同老人一起过年。

  随着“好苏嫂”的不断发展,陈国茹越来越感觉到,做这份工作事无巨细,需要耐心,更需要用心。

  2019年8月16日,“好苏嫂”来了一位90多岁的陈奶奶。陈奶奶因中风导致腿脚不好,用上了轮椅,生活不能自理。子女都很孝顺,但因工作忙,不能全天陪伴,于是选择了“好苏嫂”。2021年2月初,陈奶奶再次出现了中风迹象,托老院立即给她儿子打电话,并联系120急救车将陈奶奶送医。谁知,陈奶奶入院3天后进了ICU;过了几天,陈奶奶被送进了殡仪馆。陈奶奶的儿子从殡仪馆给陈国茹打来电话:“我妈已经昏睡了两天一夜,一直没有断气,我们只能把她送到殡仪馆等着。可是我们又不甘心,能不能把我妈接回托老院,让她安度生命最后一刻。”

  挂掉电话,陈国茹带上护理人员赶到殡仪馆,将陈奶奶接回托老院照顾。在好苏嫂托老院员工的精心护理下,陈奶奶一周后恢复了神志。陈奶奶每每看到陈国茹都会拉着他的手说:“陈院长,要不是你,我早就到阎王殿报到了,谢谢你!”陈奶奶又在托老院度过一年多,才离开人世。

  陈国茹以她的敬业、尊老、专注、善良形成的人格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人来到托老院。

  那一年,陈国茹收下一对特殊母女——刘玉琴及其女儿吉文。此前,刘玉琴遭遇车祸,造成脑疝,生命危在旦夕,年仅16岁的吉文放弃学业照顾母亲。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国茹听说刘玉琴的遭遇后,立即前去医院看望。吉文小小年纪,就担当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陈国茹看到懂事的姑娘喂母亲吃饭时,心里十分舍不得。了解母女俩的生活困难后,经多方协调,陈国茹将她们接到了托老院免费照顾。

  在陈国茹的精心照顾下,刘玉琴的症状有所好转,神志在慢慢恢复之中,但最终没有敌得过病魔,入院一年后离世。刘玉琴临终将未成年的女儿吉文托付给陈国茹,陈国茹欣然应允,答应一定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吉文。刘玉琴离开了人世,吉文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放弃学业,留下来加入陈国茹的事业。她说这里充满了人间真情,要好好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老人。吉文刻苦学习护理知识,两年后获得了成人大专文凭,并取得了养老护理中级职称。吉文工作兢兢业业,成为陈国茹的好帮手,深得老人喜爱。


  提高服务质量,她不仅自己学还培训员工

  好苏嫂托老院里,大多老人不是肢残就是痴呆失能,不少人认为里面免不了惨兮兮、脏兮兮、乱兮兮,然而,我们走进“好苏嫂”,随便走进哪个院子和房间,不但一点异味都没有,还满溢着芳香的气息,不管是残疾老人还是痴呆老人,都穿戴整洁,面目清爽,指甲、胡子修剪得很干净。

  陈国茹说,托老院就是老人的家,不但要干净、整洁,更要让老人们个个开心。托老院里,每一位老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给老人们的配餐也是个性化的。护工二十四小时守护着老年人,陪他们聊天,管他们用餐,看他们休息,老年人一点也不孤单,这也就是很多老人来到这里“考察”之后就不想走的原因。

  每一个节日,“好苏嫂”都要为老人举办各类活动,比如春节联欢,为老人献上歌舞;端午节为老人送上各种粽子;重阳节举办“百寿宴”……“好苏嫂”的员工们还会陪老人们逛公园。

  为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陈国茹忙里偷闲,学习专业服务知识,成为高级健康管理师、四级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四级养老护理师等,获得了职业化养老院长专业证书。

  不少老人在这里接受临终关怀照护服务。临终关怀工作既苦又累,还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在托老院工作的有五六十岁的农民工,也有从高校走出来的大学生,陈国茹十分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制订护工守则,规范护工言行。对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人,她常常亲自上阵做护理示范。

  在托老院的北院,我们还看到了射箭、飞镖、游戏机等与托老院完全不搭界的设施。陈国茹说,老人们当然希望儿孙们经常来看看,但是很多小孩觉得无聊无趣,不肯来,托老院这些设施就是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他们来了,陪陪老人,觉得无聊了,就玩玩游戏。自从设置了这些游乐项目,来托老院的小孩明显多了。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开拓。“好苏嫂”设置了五个包厢,方便家人们来这里与老人团聚。几个餐厅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摆了一张长桌,大约可坐二十个人,桌子中间摆了一长溜鲜花。显然,这些都是为老人家里的小辈准备的。


  离不开家人支持,儿子儿媳加盟助老事业

  “好苏嫂”入住老人最多时超过200人。这些年,不知有多少老人在这里得到最后的关怀,没有一个老人的家庭不满意。

  陈国茹的丈夫李应康眼看妻子办托老院十分辛苦,心里非常不舍,但作为党员的他十分理解妻子爱的奉献。为了支持妻子,他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不让陈国茹分心,一有时间还到托老院去帮忙。

  儿子陈邦玉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从事灯具研究已小有成就。孝顺的陈邦玉看到妈妈年近花甲,还没日没夜辛苦忙碌,十多年没有回家住过一宿,深为妈妈对托老事业的善心、善念、善行所感动。陈邦玉的女朋友在上海一化妆品公司工作,收入颇丰。他们心想,助妈妈一臂之力,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两人一拍即合,一同辞职来到了妈妈身边,还决定把原准备买婚房的钱用来支持妈妈的事业。2013年,他们在托老院里简简单单地举办了婚礼。儿子、儿媳的加盟让陈国茹如虎添翼,办好失能、失智、残疾老人托老院的劲头更足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在江都区仙女镇,陈国茹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一曲动人的敬老之歌。她创办的好苏嫂托老院,成为了特殊老人们的避风港。面对重病、残疾、失能失智的老人,陈国茹没有退缩,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无尽的爱心,为他们提供了最后的尊严和温暖。她的付出,得到了老人们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也为社会养老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陈国茹和她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同时,她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爱的传递。陈国茹的托老院,为社会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就能为他人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