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忆儿时的那个中秋夜

作者: 赵晋英 点击:410 发表:2024-09-14 07:50:57 闪星:1

  二百五,两根弦,八月十五当过年,趴下就磕头,起来就要钱……这是儿时我们村里小孩子经常念的顺口溜。它不仅是形容过中秋节的隆重,也是对我们小时候憨憨、傻傻不喑事的调侃。

  八月十五,又称中秋节,是我国传统佳节,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普及于汉代,到唐代中秋节成为了固定节日。到北宋时期正式定为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为拜月节,月饼节。古时拜月是为了祭拜月亮上的常娥。吃月饼是由唐代吃胡饼延续下来的。而今中秋节,不再是单纯的拜月亮,吃月饼了,而是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幸福的期盼。以月寄情,以月饼当作节日食品,即是祭月的祭品,又是送亲朋好友的礼品。

  我们小时候,根本不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也不知道祭拜谁?为什么八月十五要吃月饼?只是单纯的想吃点肉,吃个白面馍,晚上再吃上块月饼和一个苹果或者梨。这可是一年当中除了过年最隆重的节日了,也是我们孩子最高兴快乐的一天。这就是为什么有“趴下就磕头,起来就要钱”的调侃了。至今,我还清楚记得,我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情景。

  那还是六十年代初期,人们缺吃少穿,半糠半粮地度日。别说是吃肉和白面馍了,能有白菜、萝卜、窝窝吃就是上中等人家的生活了。那时孩子们就盼过年过节了,不为别的,就为能吃点好吃的,给肚里的馋虫一点安慰。

  记得有一年八月十五,我那时大概5、6岁的样子,就盼月亮早一点出来,好吃我那块日思夜想的月饼。因为娘告诉我,月亮不出来不能吃月饼,第一口月饼得先让月亮娘娘吃,我那时虽小,可是我却牢牢地记住了娘的这句话。那天正好是个阴天,晚饭后,我就拿着分到的一块月饼和一个梨,坐在院里的小板凳上盼着月亮快点出来,我好吃我的那块月饼。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月亮娘娘露面,我那时还天真地想,是不是月亮娘娘有什么事,不出来了,如果她不出来,我也就吃不成这块月饼了。当时我拿着那块月饼和梨,起来坐下,坐下起来,好一顿折腾,吃又不敢吃,不吃又馋得口水直流。后来,我干脆爬到我家院子的矮墙上,骑在墙头上,望着月亮最早出现的东方,眼也不眨的一直盯着。等啊……等啊……不知等了多长时间,可能月亮娘娘也不忍心看我再等了,忽然从云隙中露出了笑脸。我抬头一看,娘呀!月亮不是从我一直瞅着的地方出来,而是从我家院里的一棵香椿树上钻出来了。我高兴地从矮墙上跳下来,手舞足蹈地喊着:“老母出来了,老母出来了,(我们那一带称月亮为老母)我可以吃月饼了,哈哈……”这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中秋夜了。至今,己经过去了60多个年头,毎每想起那个中秋夜,我就忍悛不禁,觉得儿时是那么的憨傻、可笑。而那时的中秋节,又是那么可乐、可盼。那时虽然没有各式各样的月饼,五颜六色的瓜果,丰盛美味的佳肴,可是就那一个白面馍,一碗带肉的大烩菜,一块小月饼,却让我心心念念了一生。不管什么时候想起,心里总是甜甜的,暧暧的。

  您好!儿时的八月十五,您好!现在的中秋节。让我们在这个隆重的节日里,全家团圆,祈盼丰收,祭拜月神,品尝那甜甜的月饼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又到中秋佳节,祥和的节日氛围里,总是觉得童年“月饼节”欢乐多。这篇文章,作者就回忆起童年过节时的趣事,骑在墙头,等着月亮出,那份焦急那份等待,现在想起虽然忍俊不禁,但美好却永远驻留在了记忆里,让人难忘。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