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大姐之“大”

作者: 平常心 点击:675 发表:2024-09-09 13:49:11 闪星:1

摘要:大姐几十年克己奉家,“唯此为大”:对父母尽孝,对弟妹尽情,对子女尽心,对家庭尽力!大姐之“大”,高山仰止!大姐之情,铭心难忘!值此大姐八十大寿之际,衷心敬祝大姐身体健康,福寿绵长!

  大姐今年八十整,但她的“社会年龄”(不仅是工龄)至少要比同龄人大十年!所以她对社会尤其对家庭的付出要比一般同龄人大许多!有的人长大了始终还是“小孩”,有的小孩还没长大,却早已成“大人”。照常理再懂事的孩子也得等到长大成人后,才能担当起赚钱养家的责任,但大姐她不能等,等不及,因为家里穷,弟妹小,所以她得先“成人”,后才长大。十四岁刚小学毕业,还是需要大人保护的未成年人,依法“不具备完全民事责任能力”,却担当起赚钱养家的“完全”责任。这个“完全”的概念,内涵是工资全部上交;外延是一直到弟妹们长大。为此她一直拖着没有结婚,结婚前也没有积蓄。公元1958年,是全民亢奋、热火朝天的“大跃进”年代。“人多好办事”,她属于当年的合法“童工”。十四岁的小孩儿个头太小,只能站在木凳上操作,但大姐人小志大,工作很努力,她既要挣工资贴补家用,又要挣表现追求进步。三年后,因国家经济调整,很多大人被精减“压缩”回家,大姐这个小孩却被留了下来,并且很快入了团,还成了“赵师傅”! 

  “速成”的赵师傅工作上勤奋踏实努力,政治上积极争取进步,但在她的人生世界里,家庭才是她心目中的最“大”!大姐对家庭的无私奉献不仅在金钱,还包括她个人的幸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情相悦的缘分不是没有,但为了家庭她忍痛割爱,婚姻问题因弟妹太小不断延宕因而耽误。最后无奈只好顺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姐夫是一名空军地勤部队现役军人,不善言辞,看上去忠厚老实。当时文革“全国学习解放军”,选择“最可爱的人”,父母认为肯定不会错!遗憾的是大姐的婚姻并不幸福。那个年头中国人的婚姻,“爱情”是稀罕,“维持”是多数,相安无事就是幸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提出离婚。逆来顺受诸事能忍的大姐,中途提出与丈夫分手不知鼓足了多大的勇气!但因父母坚决反对而作罢。父母亲不会读书识字,但对“从一而终”的旧礼教却根深蒂固,大姐只好默默地将父母为她摘取的这枚苦果嚼碎了咽到肚里! 

  母亲性格急燥,易生气,父亲去世后,母亲因患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心火”加“肝火”,脾气更大!一次因姐夫出言不逊,老太太一怒之下,甚至掴了姐夫一个耳光。从此对姐夫耿耿于怀,恶气难消。难以理解的是她老人家“恨屋及乌”,将对姐夫的怨恨无端迁怒于大姐,只要一提到这位“恶婿”,老太太就“怒从心上起,恶向肝边生”,含愤数落中总忘不了捎带将“无名火”发在大姐身上,甚至大姐小儿子也受到殃及,往往遭到无妄之骂。该骂之人不在眼前听不见,无辜母子只好代人受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子夏说:为长辈分忧代劳,让长辈吃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为什么呢?——“色难”(不给父母脸色看很难)。父亲去世后,母亲先后在我们几姊妹家轮流同住。我们小的几个特别是我似乎都遗传了母亲性急易躁的坏脾气。一时性起往往控制不住,对母亲顶撞不敬时有发生。要说顶撞母亲给她脸色看,最有理由的该是大姐,但奇怪的是她好像没有遗传母亲半点坏脾气基因,完全没有一点脾气,不是能忍,是“真没有”!不仅从来没有因为不幸婚姻之事听见她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对母亲有过半点埋怨责怪之言,就是平时受到老太太无端的埋怨甚至责骂也能平静地接受“笑纳”——为了让母亲痛快出口“恶气”,她甘愿做挨打出气的“沙包”。大姐心胸之博大,海阔天空!

  最让自己领教大姐胸怀的还是她对母亲最后的付出。母亲老了、累了,不想再“轮流”了,奇怪的是她老人家把最后的落脚地选在了她最不待见的大姐家,在这里她渡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光。要强一辈子的母亲,最后几个月已经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所有的生理需要都要人帮助才能完成。此时大姐自身也已进入老年,疾病缠身,但她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付“不公平”的重担,无怨无悔。大姐从小象工蜂一样勤劳供养家庭,老来还象“老莱子”一样侍候取悦父母,只差“戏彩娱亲”了! 

  中国人有“老姐当母”之说。大姐比我大6岁,比小妹大14岁,中间还有一弟。按说也不算“老姐”,但在我们三姊妹眼中,她“母”之为与“母”之德绝对当之无愧!5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对那段接踵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没有不刻骨铭心的。除了老弱病残,所有的人都必须上山去寻找能维持生命的野生植物。父母亲都被抽调去十多里外的地方挖一种叫“金刚豆”的植物,只能牵肠挂肚地丢下我们3个2到10岁的孩子,晚上也不能回家。我们成了留守儿童,毎天都在对精神和食物的饥渴中忍耐,饥饿的弟弟甚至偷着生吃家里腌制的食物。此时大姐在工厂上班,每天一下班就回家照顾我们,给我们带来期盼中的食物、亲情和温暖。为了缓解我们对母亲的思念,记得有一次,她利用休息日带着我们三个弟妹到东林去见母亲,她背着牙牙学语的小妹,牵着步履蹒跚的小弟,我偶尔替换,来回10多公里,顺着铁路,踏着碎石、枕木,走走停停,不知道歇了多少次。一个大儿童,带领三个小儿童,完成了这次艰难的寻亲“长征”。 

  大姐对我的关爱之情,点点滴滴,沁心难忘。从小家中困难,父母从不给零花钱,第一次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5角钱就是大姐给的,在我参加工作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每月大姐“关响”,就从留下的生活费中给我们“发薪”。为了帮助家庭和弟妹,她节衣缩食,竭尽所有,甚至于从劳保用品中抠挤。织一件白色棉线背心,需要节省十多双劳保线手套,不知道她要光着手工作多少时间?一件工作服,也不知道需要怎样的精心爱护和计算,多长时间才能节省出来?自己每次穿在身上都不由一阵心暖。改革开放后,人们追求生活享受,自制“沙发”成为时髦,她此时已调到离我家很远的一家外地工厂,竟然不顾长途辛苦给我送来一对利用休息时间自制的柔软、宽大又厚实的弹簧“沙发”。当时我家住平房无卫生间,厨房烧煤不能洗澡,她又托人自制一套煤炉热水器给我送来。浓浓亲情,让人血热心动。几十年来,大姐对我的关爱之情绵延不断,退休后更是有增无减。逢年过节,一定传来电话关怀;平时相聚,总是反复叮嘱保养身体。自己对生日从不重视,往往忘记,而每年大姐对我的生日总是放在心上,祝贺问候总是如期而至,而我对她的生日却总是记不住,实在惭愧!

  姐夫和母亲相继病故后,大组走出了婚姻的阴影,卸下了生活的重担,大姐晚年是幸福的。两个儿子都争气,一个是私企老板,一个是人民教师,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人品好,脾气好,尤其是孝心好。媳妇也都明理懂事,尤其是小儿媳妇,乖巧贤惠,脾气之好真可算是得了大姐真传。婆媳行影不离,亲胜母女,情如闺密。三个孙女都讨人喜欢,一家人和睦温馨,其乐融融,真替大姐高兴。

  大家都说大姐教子有方,治家有道,其实她口拙,说不出多少道道儿,也总结不出什么优良家风家训,她平时对小辈们真正的“管教”其实很少。她的治家风格就是“简政放权”——宽松随和。平时对孩子们绝无厉声喝斥、指手划脚,甚至也少“谆谆教诲”。大姐如此轻松洒脱,反倒是子孝媳贤,三代相处甚欢。其中奥妙我是经自身对比后才悟出来:孩子大了,他们对父母耳提面命的“教育”讨厌,对越俎代庖的安排反感,甚至对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感到心烦。老子讲“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治国如此,治家亦然。“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有道是,有其母必有其子,这当然不全是基因遗传,身教胜于言教才是“衣钵”真传!大人在做,孩子在学,耳濡目染,自然“见贤思齐”。老人们爱说:“前人做,后人跟”,“屋檐水,点点滴”!这不是“俗话说”,而是“全箴言”!大姐深谙其中三昧!不要看大姐在家中大大咧咧,诸事随和,那是藏巧于拙,大智若愚!

  大姐几十年克己奉家,“唯此为大”:对父母尽孝,对弟妹尽情,对子女尽心,对家庭尽力!大姐之“大”,高山仰止!大姐之情,铭心难忘!值此大姐八十大寿之际,衷心敬祝大姐身体健康,福寿绵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文章深情地刻画了一位伟大的大姐形象。她在艰苦的岁月中,以柔弱之躯扛起家庭的重担,为了弟妹放弃自己的幸福,对家庭无私奉献。在对待母亲时,她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宽容与孝顺,成为了 “老姐当母” 的典范。大姐的治家之道也令人深思,她的 “简政放权” 和以身作则,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和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大姐八十大寿之际,让我们一同感受她的伟大,为她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