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长征】于都印象散记

作者: 独上月楼 点击:1169 发表:2024-08-30 10:28:22 闪星:14

摘要:于都,她是一粒红色种子,孕育了于都人民的红色情怀;她是一方红色土地,承载着熠熠生辉的红色故事;她更是一部红色教科书,揭示了举世无双的伟大长征之所以赢得胜利的精神密码。这便是:坚信革命必胜的信仰的力量,以及在坚定信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与人民群众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新长征路上, 这也是我们必须高擎的精神旗帜。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是于都人民世代为荣、全国人民心驰神往的政治地标、文化地标和精神地标。长征是宣言书,于都是宣言书的第一笔、第一句;长征是宣传队,于都是宣传队的第一站、第一幕;长征是播种机,于都是播种机的第一耕、第一粒。当红军队伍在于都集结出发时,就注定了于都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起搏器、发动机和加油站。——彭学明(著名学者、作家和文学批评家)

 

亲爱的朋友,你可知道于都?你可去过于都?你是否清楚于都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说实话,踏上于都这方红色圣地之前,她在我的脑海里还是一片空白。

2021年10月,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7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经于都老红军后代葛江洋大校引荐,银河悦读中文网组织了一支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新疆等地的11人小分队,开启了“圣地寻根:于都——瑞金——井冈山”红色之旅。

“圣地寻根”的第一站是被誉为“长征之源”的于都,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这里集结出发的。

 

集结

 2021年10月16日,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11位文旅团成员陆续抵达于都。小分队的成员有:我(银河悦读网创始人),常务副站长梦秋,文旅部长沙海绿洲,驻站作家张玉凤、新老文友宁文、田江、陈吉明、徐萍、张清香、陶敏,还有88岁的志愿军老战士胡顺妈妈。

相遇的场景总是那么热烈:重逢的,紧紧相拥;初次相识的,把手紧握在一起;看到志愿军老战士胡顺阿姨时,大家不约而同呼唤着——“胡妈妈”,纷纷簇拥到她的身旁。她的眼睛潮湿了,喃喃地说,好啊,好啊,孩子们!

下榻后才知道,87年前的这一天,恰好是8.6万中央红军集结在于都的日子。想想吧,一个小小的县城,一下云集了那么多的红军战士,他们怎么住?怎么休息?怎么用餐?......导游告诉我们,那时天气渐凉,几万红军战士风餐露宿,就地盘坐,就地睡觉,就地用餐……绝不惊扰老百姓。

晚饭后,导游给我们发了红军服,这是五天文旅活动中大家必备的“行头。”

站在镜前,我把头发掖进八角帽,帽檐中央的五角星格外鲜亮,红得像团火。穿上一套灰色的军装,虽不是很合身,但扎上腰带,套上绑腿,还真有点“老红军”的感觉。只是,肉肉的脸盘,微胖的身材,多少显得有点臃肿。

换上一水儿的红军服,大家都显得十分兴奋,相互品头论足:有的说,你太胖了,不像红军;有的说,他个子高,身材魁梧,像首长;还有人说,穿上红军制服的女人们,英姿勃发,比穿便服好看……当胡妈妈出现时,大家一起惊呼起来:太帅了!胡妈妈身材瘦削,长胳膊长腿,换上合身的红军服,束上皮带,那叫一个干练!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思绪一下穿越到87年前——

从没有一条路,能被人们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从没有一条路,能让我们如此为“中国红”壮志澎湃、豪情满怀。这条路,就是长征路。

1934年10月,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伟大的红军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战强敌、跨激流、翻雪山、过草地,向死而生、浴火重生,最终胜利会师,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1936年,长征红军在陕甘宁地区胜利会师,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坦途。正如斯诺所言:“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首日行程

抵达于都的第二天是10月17日,恰好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日。小分队的于都红色之旅正式开始。我们先是瞻仰了毛主席长征出发前的旧居——何屋。何屋位于于都县城北门西段,原为何姓民居,建于清末,砖木结构,占地面积636平方米。1934年9月中旬,毛泽东同志从瑞金云石山来到于都,就住在何屋的东厢房。10月18日,他离开何屋,从于都县城东门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

大家分坐在当年红军开会的两条长凳上,梦秋和沙海绿洲坐在一张方桌的两旁,我站在这张方桌的后面。我提起桌上的空茶壶,做出倒茶的样子,导游按动了快门,留下了这个难忘的瞬间。

接着,我们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导游介绍说,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过这里。小分队开始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圈,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在镌刻着“长征,从于都出发”的大型雕塑前庄严敬礼。之后,大家前往东门渡口,也就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渡口略显冷清,没有人流的涌动,几条小船在水中默默并排,清亮亮的河水波澜不起……谁能料想到,87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就是从这个渡口踏上了长征路。

听了导游的介绍,来自北京的三位“女红军”捷足先登,抢先在渡口拍了照片,紧接着,小分队全体成员集结在渡口,留下难忘的合影。接下来,小分队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纪念馆全面展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这段不平凡的历史,激励参观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伟大的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出馆时,恰遇一批前来参观的“小红军”,估计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导游立马抓住时机,让孩子们不要离开,与我们这些老人家一起,拍了一张“老少红军”合影照。站在“C”位的自然是胡妈妈,望着花朵一样的孩子们,她笑得好灿烂。

下一个景点是西汉古村,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主会场,还有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的潭头社区。走进一间洁净的小屋,挂在墙上的一幅大照片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国家最高领导人与这里的老百姓围坐在桌旁,亲切交谈。导游指着眼前的桌椅说,照片上拍的就是这里。大家赶紧坐下来,定格了这个珍贵的瞬间。

大家开始观看小屋的陈设,我不知不觉转到后门,一位七十岁左右的大姐正在扫地。我问她,大姐,您见到习近平主席了吗?她摇摇头说,没有。我那天就在这儿,没进屋。可我听到他说话的声音了,绵绵地,很和气......

 

红军小道

 进入祁禄山红军长征小镇,徒步五公里的“红军小道”,亲身体验红军长征走过的路,是于都红色之旅最具特色的一项活动。

1934年10月,红一军团渡过于都河后,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红八军团部分红军战士通过这条小道向西挺进。为防止白天敌机侦察,红军在这一条盘山古道昼宿夜行,突出重围,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小道不是很好走,弯弯曲曲,高高低低,但路旁大树参天,枝繁叶茂,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时隐时现。导游告诉我们,当年敌军的侦察机就在上空飞来飞去, 但“红军小道”藏在密林深处,很隐蔽,敌军始终没有发现穿行在小道上的红军队伍。一路上,我们不停地拍照,走得很慢。漂亮的徐萍一边自拍一边唱起了《十送红军》,歌声清脆、婉转,在茂密的树林里悠然回荡——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

导游告诉我们,长征出发前,红军在于都开展了“扩红”运动,动员青壮年参加红军。可那时,很多老百姓并不知道为啥要长征?也不知道长征的目的地是哪儿?可他们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红军。因为他们坚信,只要跟着红军走,就有饭吃,就不会受欺负,就有好日子过……信念朴实,却坚不可摧。

走着走着,猛然发现,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竟然是清癯的胡妈妈,她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脚下生风,把我们远远甩在身后,没人敢相信这是一位年近9旬的耄耋老人!

我赶紧跑了几步,喘着粗气,把两手卷成喇叭筒,冲着她的背影高声喊道:“胡妈妈,等等我们,您走得太快了!”她回过头望着我,笑着说:“我这是朝鲜战场上天天急行军练出来的!”我的心陡然一惊,既钦佩,又惭愧。

 

“于都人民真好”

 

最让于都人民骄傲的,是周恩来总理的两句话“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这两句话,牵出了一段红色岁月的感人故事。

不知大家是否知晓,中央红军是怎样从于都8个渡口踏上长征路的?有人可能天真地认为,不就是背着背包扛着武器武装泅渡吗?不然,就是坐着小船渡过河的吧?不,都不是!

 当时的于都河面宽600多米,水流湍急,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架设浮桥,这就需要大量的木材。可是,短时间内,从哪儿找这么多的木材?

听闻红军架桥需要木料,渔民们划来自家的小船,老百姓拆下自家的门板、床板,把所有能用的木板送给红军。一时间,于都城出现家家“夜不闭户”的奇观。

一位姓曾的大爷,执意要把自己留作棺材的寿木捐出来。红军战士不忍收下,曾大爷着急地说:“这位同志啊,怎么硬是不通情理,红军打仗命都不要了,我捐几块棺材板算什么?”

一位种南瓜的老俵想把瓜棚拆了搭浮桥,红军战士连忙劝阻:“瓜还没熟,不要拆!”但这位老俵二话没说,掐断了瓜秧,拆掉了瓜棚,捐出了木板,还给战士们熬了一锅南瓜汤……

最困难的并不止于此。

为防止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红军渡河只能秘密进行。几万红军,怎样才能保证不暴露目标呢?只能是昼伏夜渡,一批一批分散进行。也就是,白天藏起来,夜晚渡河。

于都的老百姓深爱着自己的队伍,他们自发地协助红军工兵,每天下午4时开始架设临时浮桥,晚上8时之前完成。然后,借着夜色的掩护,帮助红军渡河。次日天亮之前,老百姓又要赶紧拆除浮桥,将木板分散隐藏在河岸边。

白天看,于都河面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浮桥的痕迹;到了晚间,浮桥奇迹般地出现在河面上……就这样,从10月16日到10月20日,四天多时间里,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红军,渡过了于都河。“红军长征第一渡”从此闻名遐迩。

 30万于都人民了不起啊,他们严密封锁消息,没有一个人走漏风声,共同守住了这个“天大的秘密”,让国民党探子一无所获。

为给出征前的红军战士备足口粮,于都父老乡亲没日没夜地准备粮食。大伙靠手推土砻加工粮食,机器不停,人轮流上岗,在短时间内为红军准备了18万斤粮食。最后,当地百姓只给自己留下了一些粗粮。

除了无怨无悔的后勤供给,于都人民献出的还有鲜血和生命。长征前,于都苏区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扩大百万铁的红军”号召,踊跃报名参军,1.7万于都儿女参加了长征。长征结束,活下来的只有277 人。

“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用这两句亲切而朴实的评价,给于都人民留下了最高褒奖,也是无冕的桂冠!

 

 四个“快闪”镜头

 在于都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小分队还完成了四项活动。

镜头一:参观张军村(原名固院村)曾雍雅将军故居。村里有一处老宅,是曾雍雅将军祖祖辈辈居住和出生的地方。曾雍雅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4岁当上儿童团长,带着“只有全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子孙后代才能过上好日子”的初衷,从这里出发,跟随毛主席和共产党,南征北战,驰骋神州,成为一代开国将军。毛主席曾夸赞说,“曾雍雅打仗是有功的。”这座历经百年沧桑、濒临倒塌的曾雍雅将军故居,在于都县委、县政府、镇委、镇政府,张军村委会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下,完成了抢救性修复,被定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曾雍雅的女儿曾莹是我的老战友。她十分感动地说,于都县为落实“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指示,走在了前面。现在,曾雍雅将军故居已成为于都县抢救性保护的红色资源。小分队向将军故居捐赠了网站编辑的《见证初心》一书。据介绍,从于都走出了1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镜头二:走进于都祁禄山初心纪红培基地“红书馆”。小分队与馆长互赠图书,小分队的成员们还品尝了地道的客家菜,味道好极了。

镜头三:观看《长征组歌》。露天大舞台。凉风习习。长征源合唱团表演的大型歌舞《长征组歌》正在进行时……操场上黑压压坐满了当地的百姓。小分队应邀坐在第一排。或许因为这里是长征出发地,于都百姓扶老携幼送别亲人踏上长征路的场景,感动了全场的观众。小分队成员们个个噙着眼泪,我也泪眼朦胧……演出结束后,小分队应邀上台与演员们合影留念。

镜头四:10月18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会议室。座无虚席。主持人激情致辞:“深秋十月,微风已凉。87年前的今天,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在此渡河出发,走上了漫漫长征路。今天,我们集结于此,致敬长征出发87周年,隆重举办银河悦读庆祝建党百年大型征文颁奖暨赠书仪式……” 


       于都,她是一粒红色种子,孕育了于都人民的红色情怀;她是一方红色土地,承载着熠熠生辉的红色故事;她更是一部红色教科书,揭示了举世无双的伟大长征之所以赢得胜利的精神密码。这便是:坚信革命必胜的信仰的力量,以及在坚定信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与人民群众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新长征路上, 这也是我们必须高擎的精神旗帜。

于都之旅,终生难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于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这里是土地革命时期的重要战场,建立了多个‌红色政权和‌革命根据地,为中央苏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一种永不磨灭的‌红色文化;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出发地,这里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便是伟大长征精神的发源地。多少年来,于都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致力于传承和弘扬,通过建立纪念馆,纪念碑,开放英雄故居,宣讲革命传统等方式,让后人铭记历史,传承长征精神。‌作者踏上于都这块洒满红色种子的土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传达了于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精神的永存和祖国美好的明天。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