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话说荷花

作者: 馨心斋主 点击:1001 发表:2024-08-19 10:32:11 闪星:7

摘要:【引言】此文草成于2024年7月初我携家人到莲花池观赏荷花之后。因前一段糖尿病引起并发症而患眼疾,在301医院住院10余天,没有时间改定发表。今趁有暇制作成本美篇,“有闲终了心头事”,以飨亲友和读者。

  夏天,真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季节。爱的是西瓜肥硕,一口咬下去,清凌凌的,带着清脆的香甜;爱的是杨梅青紫,浸泡过后的美妙滋味,嘴巴里便流出酸涩的涎水;爱的是熟透了的桃子,十分甜美,丰富的汁液加上顺滑的口感令人难以抵挡其诱惑……爱夏天的理由有千万个,而最令人厌恶的,即是持久的燥热。

  又是一年里的炎炎夏日,想必大家都已经吃过了美味可口的粽子,庆祝过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在北京,虽然无处观赏划龙舟的激情四射,但可以欣赏盛夏时节荷花绽放的曼妙。

  说起荷花,在我的家乡可谓无处不在。地处江汉平原的天门,湖泊众多,河塘密布,几乎村村有荷塘。每逢盛夏,荷花四处绽放,自然成了花世界的主角,随时随地可观可赏。

  荷花之可爱,古今文字描述最精彩到位的莫过于北宋理学家、文学家周敦颐,其《爱莲说》世人耳熟能详。“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见,在其眼中,荷花的品质如同君子,即使生来就是泥塘里的花朵,却能够不被污泥所染,拥有高洁出尘的襟怀。然而,爱荷之人何止濂溪先生?

  我出生于盛夏时节(农历六月十八),对荷花也是情有独钟。因此,曾构联一幅:

  上联:出污泥不染其身,看古往今来,何止敦颐说,万里诗,大千画;

  下联:著粉面常擎玉盖,任雨淋日晒,犹存倩女容,丈夫气,君子风。

  此联开端,“出污泥不染其身”化自《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写荷花之品德也。下联之“著粉面常擎玉盖”,是写荷花之形态也。随之,上下联分别以“看古往今来”、“任雨淋日晒”,是写荷花千百年来受到世人珍爱,其不惧雨打日晒,性尤坚也。接着,用“何止”、“犹存”转折,引发议论,摆出三个句意连贯的分句,让“说”“诗”“画”与“容”“气”“风”相对应,高度赞赏荷花,塑造其美好的形象。“说”,指《爱莲说》,脍炙人口;“诗”,指宋代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画”,是指近现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拿手好戏——荷画,被誉为“画中一绝”。如此,由周、杨和张作衬,渲染出“古往今来”荷花之大名也!下联,则不借用名人,而是从“容”“气”“风”三个角度写荷花。“倩女”一词,古已有之。但因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绘了一位清雅善良的美人——聂小倩,便人格化了。这里代指天下所有品行双修的美丽女子。丈夫气、君子风同喻,荷花之美,跃然纸上。

  笔者爱荷之情,不尽言表。多年前我还写过一篇名为《岁月写在荷上》的抒情散文(已录入拙著《诗海撷珠》下册第469页)。

  读者从中亦可窥探心迹——

  历代咏荷的好诗不胜枚举,更让人不厌解读。但元朝诗人吴师道所作的《莲藕花叶图》,饱含哲思,似乎更令我心领神会,诗心相通。他写道:“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意思是说,莲花盛开后,结成了莲藕,莲藕的生命是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而结成的莲蓬里,有一颗颗的雪白莲子,莲子甘甜可口,可偏偏那一枚墨绿的莲芯是苦涩的。诗人是想向人们表达生命是无限的,甘中孕苦,苦尽甘来。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有苦有甜方为真实。人生中难免有许多“污泥”牵绊,使我们感到困苦与无奈,但正是因为污泥,才滋养了荷花,才使得她在夏日里美丽绽放。而莲花得以结成莲子,那一番用心良苦终于有所成就,这个成就就是心地的光明与澄澈,无与伦比的洁净无睱。

  今天,我又徜徉在莲花池畔。夏意渐浓,时值午后。阳光洒落荷塘上,只见那满池的荷花,宛如仙子般翩然起舞,映衬着碧空如洗的天空,美得真是令人心醉!瞧那荷叶,层层叠叠,宛如翡翠般碧绿。她们轻轻摇曳,仿佛在浅唱低吟,诉说着夏日的秘密。而荷花则或含苞待放,或娇艳盛开,红的、白的、粉的,都嫣然含笑,难怪朱自清先生喻之“出水美人”!一阵微风吹过,荷香四溢,沁人心脾。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整个人都沉醉其中。这一刻,我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只愿与这满池的荷花共度时光。

  我沿着荷塘边漫步,不时驻足欣赏,幻想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随风摇曳,与荷叶共舞,与荷花同欢。这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自由。时光荏苒,夕阳西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莲花池。但我知道,这满池的荷花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夏日里最美好的记忆。

  返回途中,我的思绪又突然联想到莲花为何与佛结缘?是日归来,借助典籍寻找到了答案。莲花在佛教中,一是象征圣洁和清净。她代表从烦恼中得到解脱,达到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生长于污泥中,但花朵却清净美丽,不受污泥影响,象征着即使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修行者也能保持自己的纯净。

  二是象征因果与轮回。莲花在盛开时,莲子已经在其中,这象征着因果同时,果中有因,因中有果。这种特性与佛教中的因果观念相契合,强调了每一个行为和思想都会导致未来的结果。

  三是象征重生与永恒。莲花的花朵虽然会凋谢,但它的根和种子会存活,来年再次生长。这种重生和永恒的特性,象征着即使生命终结,灵魂或精神也能继续存在。

  四是象征修行与觉悟。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保持纯洁,象征着修行者通过克服困难和烦恼,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鼓励修行者通过苦行和修行,实现自我提升和精神觉醒。

  五是象征超凡和脱俗。在佛教艺术中,佛像常被塑造成坐在莲花宝座上,这不仅是因为莲花的美丽和纯洁,还因为它代表了佛陀和菩萨的超凡脱俗和清净法身。

  因此,佛教经典中无不提到莲花,如《妙法莲华经》等,强调了莲花的纯洁和神圣性质。

  行文至此,耳畔似乎响起了一首歌——《愿做佛前一朵莲》。“……我祈祷,祥和的心一切看淡,放下情感恩怨。诵经念佛,青灯为伴。愿做佛前一朵莲!”


  2024年7月4日初稿

  2024年8月10日定稿

  于京西金沟河畔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本文围绕夏天与荷花展开,生动展现了夏日的缤纷和荷花的高洁。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悟,抒发了对荷花的钟爱之情。从文学作品中的荷花形象,到现实中荷塘的美景,再到荷花与佛教的深刻联系,文章层次丰富,引人入胜。让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领略了荷花的独特魅力,也体会到生命的苦乐与真谛。推荐阅读。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