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路标
英雄,总以铮铮不屈的风骨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那般地丰盈而卓荦。而此刻,当我走进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的生命历程时,却蓦然发现思绪的目光透过英雄鲜亮的生命轨迹,正在清晰地触摸着一串血染的路标。
呵——那是牵引英雄完成生命定格的血脉基因。
一
“哐当!”一声响,木门突然被重重地撞开,一身湿漉的父亲李继成裹着寒风闪进屋,身上赫然背着个形销骨立的后生,父亲的蓑衣披在后生的身上。
时光回溯到1948年12月的晌午,安徽南陵县泉塘乡岩虎村,细雨绵绵,寒风刺骨,14岁的李家发和母亲正在屋里剥花生,突然出现的一幕令母子俩目瞪口呆,父亲目光坚定地对李家发说:“这是家华,以后你就管他叫哥。”
凭空冒出个素不相识的哥哥,李家发惊愕地张大着嘴,却连一句提问的话也没说出来。李继成转身掩上门,压低声音述说了来龙去脉——
原来,昨晚淅淅沥沥下了整夜的雨,李继成清晨就赶到田头排水,返回路上发现看守瓜田的草棚里猫着个后生,眼见草棚漏水且不挡风,后生冻得嘴唇发紫,身体甚是孱弱,李继成蹲下来摸了摸后生的额头,竟是热得烫手。
李继成连唤几声,后生只是“啊……啊……”应着,却不开腔说话,李继成无奈地摇摇头。正要起身离去的一刻,一阵山风蓦然掠过,大雨瓢泼而下,于心不忍的李继成再次蹲下身,使劲摇晃后生说:你得说句话,不然我不敢走哩!
许是从这位老爹欲走又留的纠结中,看出他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后生强打起精神告诉李继成,他是中原野战军的一名通信兵,淮海战役南线阻击战中腿部负伤被俘,被国民党军押到南陵囚禁,前几天趁着外出修筑碉堡的机会砸晕看守逃脱魔掌,可腿伤尚未痊愈,加上连日淋雨导致伤口感染,终于发烧病倒。
李继成一听,心中顿时惶急起来,邻县的繁昌沿江驻屯着国民党军重兵,南陵同样风声鹤唳,今年入冬以来,强拉壮丁、强征军粮的事更是隔三岔五地发生,后生打晕看守逃了出来,这会儿没准国民党兵正在到处搜捕他哩。
“不成,解放军帮穷人打天下,决不能让反动派再抓住他!”李继成心中陡然生出一股勇气,当即解下蓑衣披在后生身上,背起他一路小跑奔回了家。
听完父亲的叙述,母亲赶紧生火熬了碗姜汤给后生喝下。母亲忙碌的时候,李家发突然发现父亲湿漉漉的身上手上到处都沾满着鲜血,那是在背负着后生一路奔跑时沾上的,便赶紧到厢房找出套干衣服给父亲换上。
眼见后生苍白的脸庞渐渐泛出红润,李继成默默地披上蓑衣出了门,直到临近黄昏才带回邻村的老郎中。老郎中检查伤口后,突然目光如隼地盯了李继成一眼,李继成决然地点点头,老郎中犹豫片刻后会意地点了下头。
这或许就是战争年代特有的境况,打哑谜的过程中即已完成生死攸关的对白。老郎中为后生洗伤口、敷草药的空档里,父亲叮嘱家发,若有外人问起,就说家华是逃避兵灾的远房表哥。忙碌停当后,李继成再次披上蓑衣闪入寒风中。
二
“轰隆隆……轰隆隆……”1949年4月,那个静谧的月夜,猛烈的炮声突然一波接一波地从长江边传来,李家发一骨碌地跳下床冲到院子里。
“该是咱们的队伍要打过长江了!”身侧一个兴奋的声音突然响起,家发猛一扭头,只见家华哥原来早就站在了院子里,正使劲地嗅吸着夜风中夹带的丝丝浓烈的硝烟味儿,一双眸子在熹微的月色下熠熠生辉。
家发崇拜地瞅着家华。几个月来,他们上山放牛、下地薅草,家发时常支着腮帮静静地听着家华哥讲述战场的故事,那些闻所未闻的战火硝烟的浸染,如同一只无形之手,牵引着他的心蹦出闭塞的山坳游弋于陌生的外部世界。
此刻,隆隆炮声和家华哥话语间传递的躁动,让他隐约感觉到某个惊天动地的事情正在发生,只是不知道改变中国命运的渡江战役已经打响。两天后的清晨,兄弟俩上山放牛,陡然看见山谷底薄霭飘渺的羊肠小道上,一支威风凛凛的骑兵部队正向南疾驰而去,那一刻,一轮红日正从山坳间喷薄而出。
家华哥要走了,他要下山追赶他的队伍。临行前夜,月光如水,俩人在樟树下静坐到半夜,家发终于得知家华哥真名叫张华,河南信阳人,长他4岁。
翌日拂晓,家发执意要送哥启程。头天夜里,他缠着张华要随他去找部队,张华搬出部队上未满17岁不让入伍的规矩才把他说通。俩人走出十多里地到了三岔路口,张华停步对家发说:你还是赶早回家,不然爹娘要着急哩!
家发目光愣愣地望向张华身后,沙石路尽头竖着一块木牌子,只见两个相反的箭头下分别标着“上海”“南京”的地名,不由得鼻翼一酸,两行泪水扑簌簌落下。张华见状,当即解下束在腰里的红带子递给家发,说我把这旗帜留给你,就当是战场上发的誓言,过两年指定来接你,你定会成为一名勇敢的战士!
家发使劲抹去泪水,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旗帜。他坚信这份承诺,因为家华哥跟他讲过这面红旗的由来,那抹血染的艳红早已深深植入他的心间——
张华寄居老乡家养伤时,战友刘排长由于腹部伤口感染而牺牲。刘排长牺牲前解下系在腰间的红布带交给了张华。张华知道,那天刘排长率一排从正面强攻山头,二排从侧翼佯攻,连长命令攻下敌人阵地,就插上红旗作为讯号。
三位班长相继怀揣红旗带头冲锋,终因敌人机枪火力猛烈而牺牲,刘排长将血迹斑斑的红旗系在腰间继续战斗,就在距离山巅一箭之遥时中弹倒下。恰在那一刻,爆烈枪声戛然而止,侧翼的二排终于将红旗插上了山巅阵地……
这面弹孔累累的红旗浸润着4位烈士的鲜血,家发打心底无比敬重,只没想张华会把红旗当信物交给他。霎时间,家发手中的红旗陡然有了千钧之重。
三
“啪………啪……”时光快进到1953年7月12日的午夜,朝鲜金城前线轿岩山麓,敌人的照明弹不时地在天空爆燃,间歇性白光把山峦照耀得狰狞恐怖。
志愿军595团一连连长趴在坡坎下,平端着望远镜观察敌军阵地,通信员李家发拎着小闹钟紧跟他身侧。一连提前24小时预先穿插到前沿阵地,任务是在总攻发起时出其不意拿下116高地,为团队一举攻克轿岩山主峰扫除障碍。
侦察完毕,连长转身靠在坡坎上闭目思考。李家发知道,连长习惯于战前在脑子里排兵布阵,便提着望远镜爬到一侧去观察起来。许是潜伏时间过于漫长寂寥,连长招手唤过李家发,压低声音说:来,跟我说说红腰带的事儿。
谁知李家发脖子一梗,说:“那不是腰带,是红旗!”
连长所说的红腰带,那是李家发在临战训练做单杠大回环时,掀起军装下摆露出的一抹艳红。那一幕恰好叫连长看到了,此刻记起家乡有带红避邪的风俗,联想到眼前这场板门店停战协议签署前的最后一战,便随口唤他一聊。
他不知道这个话题,恰恰戳中了李家发隐隐作痛的心事。原来,随着4年前张华离家追赶部队,李家发陷入了从未有过的焦灼等待,渴望哪一天他会穿着军装出现在门前。然而,英雄此去无讯息,就连承诺的写信也未见只言片语。
新中国成立后,李家发家里分到一亩二分水田和一片山林地,日子过得殷实温暖起来。可美帝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抗美援朝的热浪在他心中敲响了出征的鼓点。1951年3月的清晨,李家发走进了“雄赳赳、气昂昂”的队伍……
说完红旗背后的故事,还有英雄山坳养伤引导他走上革命路的经过,李家发望向茫茫苍穹,喃喃说道:“家华哥,你到底在哪呢?”说着眼圈就湿润起来。
那瞬间,一个滚烫的评语几乎脱口而出——“这个兵有情有义,而且怀有一腔热血抱负!”小伙子入伍两年间的精彩片段油然浮现在连长眼前——训练场上是“特等神射手”,课余时间是活跃的文艺骨干,那次朝鲜老乡茅屋遭敌机空袭着火,他冲进火海抢救粮物,就在3天前,他被派往玉女峰前沿送信,居然观察找出敌人炮击区域和时间的空隙,毫发未伤地穿过封锁区完成了任务……
部队开赴金城前线前夕,黄继光事迹报告团到团里作报告,听完报告返回营地的路上,李家发几次失神般地停下了脚步,连长问他咋啦?他眼中闪烁着泪光,扪心自问般地说道:“黄继光怎会那么勇敢?要换作我敢不敢堵枪眼呢?”
那是一道灵魂深处的回响,连长刀刻般地记在心里。此刻内心更是涌起一股热流,不禁手抚他肩膀说:我知道你想当英雄,咱豁出命来打胜这一仗!
四
“哒哒哒……哒哒哒……”13日晚9时半许,志愿军炮兵刚完成覆盖打击,一连指战员立即向116高地展开突击,刚冲上坡地就被敌人的火力压了回来。
平时挺和霭的连长,此刻愤怒得就像沾火就炸的火药桶。李家发紧张地瞅着他快刀斩乱麻地指挥——“二排、三排两翼火力干扰,一排中路开辟通道!”
那一霎,李家发的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时至金城战役阶段,志愿军炮兵已达到二战时期盟军炮兵的火力规模,经过半小时的火力覆盖,轿岩山表面阵地已基本被摧毁,而116高地距离潜伏点百余米,属于炮火覆盖盲区。高地前沿蒺藜铁丝网密布,坡地还埋设着大量地雷,3个品字布阵的地堡更是形成交叉火力网。开辟通道意味着要付出血的代价硬闯三关:破障、排雷、摧毁火力点。
果然,爆破组6名战士抱着炸药包、爆破筒刚跃上坡坎,数颗照明弹突然在空中炸响,阵地被照得形同白昼,6名战士中弹倒地,3名爆破手当场牺牲。
时间在“滴嗒嘀嗒”地流逝,连长瞅了一眼小闹钟,离总攻时间越来越近。那一刻,苍茫夜色中火光闪闪,志愿军各路部队手榴弹、冲锋枪、机关枪的怒吼,犹如敲击战鼓般回荡在黑暗山谷,红绿信号弹持续不断地腾空而起……
李家发参加过信号弹号语培训,当即扯大嗓门将一连串正闪烁天空的号语报给连长:“727高地方向红二绿一,报告阵地被我占领!”“728高地方向红一绿二,报告攻进敌人坑道!”“738高地方向红二绿二,报告向敌纵深推进!”……
眼见友邻部队势如破竹,而自己连队却受到压制,性子刚烈的连长气得目眦欲裂。李家发大吼一声:“连长,我去干掉它!”拿起手雷和爆破筒就冲上坡地,动作敏捷地匍匐靠近左侧碉堡,猛地将爆破筒拉弦塞进射孔,“轰”的一声巨响,射孔中激射出一道火光。恰在这时,右侧地堡射出的子弹打中李家发的左腿,可他全然不顾伤口血流如注,又奋力爬近右侧地堡,将手雷狠狠地塞进射孔中。
孤注一掷的敌军更加疯狂地发射照明弹,试图逃脱中央碉堡被炸的厄运。许是天助英雄的志愿军,大雨突然瓢泼而下,稠密雨帘织起一道天然遮挡,李家发迅速靠近碉堡将手雷投入射孔,爆炸气浪顿时将他掀下山坡陷入了昏厥。
最后的碉堡被摧毁,蓄势待发的战士们立即跃上坡坎,虎豹般地冲向116高地。就那瞬间,被炸毁的中央碉堡上方一丛树枝突然倾倒,一根乌黑枪管鬼魅般地伸了出来,密集弹雨疯狂地舔舐着坡地,冲锋队伍再次被压回坡坎下。
晕眩仅在瞬间,爆响的枪声让李家发骤然惊转,霎时明白了战场情势变幻,他使劲抖掉身上的泥石,抓住草茎奋力爬向地堡,身后留下一条20多米长的深深血痕,仿佛书写在阵地上的生命宣言。连长一拳砸在土坎上——“好样的!”
五
“嘀嘀嘀……哒哒……”时光定格在1953年7月13日的深夜11时许。
就在连长精神一振的瞬间,倚靠在暗堡侧面的李家发伸手摸向腰后,可摸到的却是瘪瘪的手榴弹袋,这才想起手雷已经用光。机枪的咆哮重锤般地撞击他的神经——一旦冲锋号响起,无数的战友将会牺牲在罪恶枪口之下。
怎么办?他脑中飞转起来,环顾四周想找块大石头,可周边只见泥土和石屑。蓦地,一个镜头跳出脑海,那是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霎那间,一股热血直冲脑顶,双腿中弹的李家发竟然奇迹般陡然站立起来,一个纵跃猛扑到暗堡跟前,双手紧紧抓住喷吐着火舌的通红枪管,将整个身躯倾压在射孔上。
敌人的暗堡顿时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就在那一刻,595团总攻的冲锋号也骤然响起,满腔悲愤的连长振臂高呼:“冲啊,拿起下轿岩山主峰!为李家发同志报仇!”愤怒的战士们一跃而起,排山倒海般地冲向高地。
李家发以壮烈牺牲拔除最后的“拦路虎”,为595团一举攻克主峰打开了前进通道。14日16时,志愿军部队向南推进至585.2高地与商山里一线,轿岩山战役以歼敌3902人而告大捷,红旗在东、中、西三座山峰上高高飘扬。
轿岩山战役大捷,彻底打碎联合国军企图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妄想,为中朝军队坚持以实际占领线划定分界线的立场争取了主动权,最后一任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沮丧地承认:“我是首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将军。”
1953年9月,志愿军总部授予李家发“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12月,李家发获得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颁发“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的殊荣,并与彭德怀、毛岸英、黄继光、邱少云等12位功勋卓著的抗美援朝英雄将士一道,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时隔70年后的今天,我思绪的目光透过时光烟云,仿佛清晰地看见贯穿于英雄生命轨迹中的那些式微动作,正释放着某种因果关联的鲜亮信息——
那个寒冬的雨夜,李家发惊奇地注视闪入夜幕的湿漉蓑衣,那一刻,身沾鲜血腰杆挺直的瘦削父亲,成为了懵懂少年心中熠熠生辉的醒目路标!
那个初春的路口,李家发郑重地接过张华递给的特殊信物,那一刻,弹孔累累沾满鲜血的艳红旗帜,成为了热血儿郎选择人生走向的神圣路标!
那个诡谲的坡地,李家发的脑海中蓦然闪过一道炫目亮光,那一刻,无畏牺牲勇堵枪眼的烈士战友,成为了英雄战士绽放生命光华的光辉路标!
……
通常而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英雄们身上的炫目光环,无疑,英雄壮举引人仰慕。然而,当我们的目光越过英雄肩膀望向他们的身后,那一个个牵引英雄生命化作彩虹的血染路标,何尝不正如璀璨星辰一样闪耀于历史的天空!
【编者按】 李家发一步步走来,是在一个个“血染的路标”指引下,走进军队,走上朝鲜战场,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与彭德怀、毛岸英、黄继光、邱少云等12位功勋卓著的抗美援朝英雄将士一道,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不是吗?当他看到父亲将一位陌生人背回家里,父亲手上的鲜血,对懵懂少年李家发是个无言的启发;参加淮海海战役的张华,受伤不幸被俘,后从敌人魔窟逃脱奄奄一息,被父亲救回,伤好归队时,把一面染着英雄鲜血的红旗,作为信物交给李家发,便是明确的“路标”;在朝鲜战场上,在战斗最艰难的时候,面对敌人的坚固碉堡和机枪狂射,面对战友们前赴后继牺牲在自己面前,黄继光堵抢眼的壮举更是一个闪光的“路标”。李家发带着手雷和爆破筒,巧妙地躲过敌人的机枪射击,先后炸掉三个碉堡,但是,还有一挺机枪在发射罪恶的子弹,已经严重受伤的李家发,手雷和爆破筒已用完,身边连块石头都找不到,他便坚强地站了起来,猛然跃起扑向敌人的机枪口,又一个“黄继光”的形象在朝鲜战场上树立起来。英雄不死,历史永远铭记。推荐阅读。编辑 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