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一次迟到的采访

作者: 冷眼热泪 点击:666 发表:2024-08-09 13:47:39 闪星:4

摘要:他姓牛,用牛的坚韧,牛的倔强,牛的勤奋,努力想办一所全心为平民的学校,他成功了,他在自己的学校里践行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和理念,也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和认可,但是,当学校坚持了三十三年,当他的生命走到人生的终点,他的学校还是不得不解散,但是,他却留下了一种精神,一种关于大众教育,平民教育的思考。这种思考的人很多,但是真的敢于实践也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是一个,他的名字叫:牛勇,他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孺牛!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明日学校已经停办,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明日学校的创办人牛勇告别这个世界已经整整三年。

        而作为泾阳第一个民办学校,它从创办到停办,走过了三十三年的历史,作为学校的创办人,在三十三年的时间里,牛勇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时间、心血全都投入到这所学校里,即便是在病重住院期间,甚至在临终前的那段时间里,和人说起来,依然是学校、学生、老师,依然是孩子们的教育。

        有人说:他的办学,颇像武训,但又不似武训。武训是依靠自己的乞讨办起了义学,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多孩子们能够受到教育;而牛勇虽然历经艰难,到处给人宣讲他的教育理念,到处给有关人员说他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总是滔滔不绝,但他硬是凭着这种执着的精神,和牛一样的倔强顽强坚韧,赢得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也赢得了各个层面人们的认可。有人又说:他是一个教育真人,他的一门心思都用在教育上,他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思考教育上,他本是学数学的,工作后研究语文教法,但是越是到最后,他就越是思考人的成长规律,孩子的教育科学,以及到底什么才是教育这样本该属于教育官员们思考的问题。说老实话,他已经从一个具体的教师,升华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家。他努力在自己的明日学校,在自己的学生身上践行他的教育思考和教育理论。而在往昔的岁月里,凡是接触过明日学校学生的人,都会深深地感到这个学校的学生精神状态和别的学校很不一样:他们充满阳光,充满向上的精气神;凡是接触过明日学校老师的人,同样会觉得:那些老师都是在用心教孩子,用心爱孩子。而这一切,都是源自牛勇平时的点滴影响。

        而明日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师待遇,生源条件,实在算不上好,甚至可以说非常简陋。然而,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学校里,老师们拿着并不高的工资,面对一群留守儿童,甚至父母都不愿意管的孩子,牛勇和他的老师们,却把全部的心血用在这些孩子身上,促进他们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促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努力培养他们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牛勇1980年毕业于咸阳师专数学系,本来分配在县教研室工作,但两年后他主动要求到基层学校任教,1984年就升任县教研室主任,之后先后在县职业中学,教师进校担任教师。他研究教育,思考教育,面对着改革时期的中国社会,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以及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对教育理解的偏狭,所谓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未来的路怎么走?他们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这样的孩子,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到底应该怎么教育他们?在当前这个日益加速的社会变革时期,在整个社会都在追求效益,追求利益,追求效率的大环境下,作为一个有教育追求和教育理想的人,到底应该怎样通过实践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思来想去,觉得只有自己办一所学校。在自己的这所学校里,他当然可以不必太过顾及那些根本不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的清规戒律,也可以不用顾及那些不懂教育的官员们的指手画脚。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的认知,以及他对教育的探索,来实现他的教育设想。于是在1988年,他率先在咸阳市创办了第一家民办学校——泾阳县明日实验小学,这里的“实验”,本身就带有创新、尝试,突破的意思。

        八十年代后期,虽说全民的思想趋于活跃,但是,民办学校在咸阳市,特别是泾阳县,的的确确还是属于“吃螃蟹”。创办者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精神。而牛勇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决定创办民办学校,他要把那些打工者留守在家里的孩子,要把那些家长也管不住或者不想管的孩子都收拢到他的学校,通过自己苦口婆心地引导和教育,虽未必一定要他们成才,但要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正常的人,成为一个人格健康的人。

        期间的艰难,可想而知,办学要有地方,经历千辛万苦,地方虽然有了,却是一块盐碱地,下来就要建设、平地、打地基,求爷爷告奶奶,这个支持两千块钱的砖,那个支持一些门窗……好在一说是为了教育,政府部门,慈善企业,爱心人士也都愿意支持。就这样,学校一边建设、一边办学,慢慢的,终于有了一点模样。

        和公办学校相比,明日学校的基础设置简直可以称得上简陋,但在牛勇的眼里,学校却在不断变化和进步,这让他欣喜。

        在牛勇的心目中,真正的教育是平民教育,是所有人都应该享受到的平等教育,因为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也有享受教育的资格。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孔不入的资本也渗透到教育系统,特别是教育双轨制的实行,牛勇当时就很担心,长此以往,穷人的孩子将越来越接受不到好的教育,他们将早早被固化到社会的底层,而只有少数人,少数有钱的人,会接受到优良的教育,他们会优先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所以,他们很可能一代一代,永远处在社会的高层,这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原则是背离的,也不是我们应该倡导的。他想让有钱的孩子没钱的孩子都能受到一样的教育,他想让绝大多数平民的孩子也能受到好的教育。所以,他的学生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父母放弃的孩子,占了很大比例,而真正经济情况好的家庭,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来。

       很多年以后,资本参与的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起,后来的私立学校,依托巨大的资本力量,拥有最好的基础设施,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狂轰滥炸的广告宣传,吸纳四面八方最优秀的生源,因而常常能考出最好的成绩,因此反而可以吸引大量有钱的人愿意把孩子送入这样的私立学校……而牛勇三十年前的私立学校,面对的却是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的孩子、以及父母管教不了、不想管教的孩子……

        四川有个人在西安投资失败,生活无望,把孩子送到了明日学校,当初只交了很少的一点钱,从此之后杳无音信。牛勇不得不承担起这两个孩子生活、学习、日常的所有开支,先后长达八年之久;西安还有一个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明日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五年里,孩子的生活学习等所有费用,也是牛勇承担。牛勇成了这些孩子的老师,同时也成了他们的父母……

        三十多年来,他先后为三百多学生减免费用达三百多万!这在后来办私立学校,办各种培训机构,目的主要在追求金钱的人们看来,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牛勇就像是一头老黄牛,他任劳任怨,自己再艰难,生活再艰苦,他都不泄气,不气馁,只要一有机会,就对人述说他的学校,他的教育思想,他的办学理念。他说起这些来,总是滔滔不绝,一般人很难插上话。而听他说话的人,又常常会被他感染,进而对他肃然起敬。这样的一个生活朴素,打扮完全就像是一个农民,说他是校长,经常却见他在学校像个打扫卫生的;说他是卫生工,说起教育来他又总是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根本不在乎别人如何看他,而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说着他的教育。

        那些孩子都喜欢叫他“牛爷爷”,孩子之间闹矛盾了,会找牛爷爷告状;有了委屈,也会给牛爷爷诉说。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他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这个像爷爷一样慈祥而严格的老人,是真正地爱他们的。所以他们也愿意给牛爷爷敞开心扉。在牛勇看来,他觉得每个孩子都是人才,关键就看如何发现和培养。明日学校的学生,每个学期,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带着奖状回家,你劳动好,他学习进步,他喜欢帮助人,这个女生唱歌好,那个男生体育好,每个孩子的优点都会被发现,都会得到奖励和肯定。慢慢地,每个孩子都会变得自信而大方。所以,很多去过这个学校的教育部门领导,都感到很震撼:条件如此简陋,生源如此不好,但是每个孩子脸上的阳光和青春的气息却是其他学校很难看到的。可见教育的精髓并不是外在的高楼大厦,并不是高大上的硬件设施,而是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是用爱唤醒每个孩子内在的向上向善的力量。牛勇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就是:“学生们,你是我心中的上帝!”他对“一纸答卷定终身”的评判标准早有自己的看法。他有一首《夏夜》诗,这样写道:“师生共席后庭院,明月郎朗白云间。谈天谈地听广播,凉风习习不慕仙。”诗后注释道:夜,星明月朗,与学生拉竹席一张,凉爽于院后空场,家在村边,凉风吹拂,乐何及也。一个把学生当做上帝的人,一个把学生当朋友的人,他能不尊重学生吗?他能不爱戴学生吗?这样的学生能不喜欢他们的老师和学校吗?

        很多年以后的一个春节,四川那两个被牛勇养育了八年的学生专程赶来,看望他们的牛爷爷,给牛爷爷拜年。这是一种回报,又何尝不是教育最大的一种成功?他们或许只是两个普通的人,但他们是人格健全的人。比起那些只会考试,却不懂如何做人,甚至只会怨恨父母的人而言,他们可能要优秀很多。

        教育当然是让优秀的人更加优秀,但是教育最大的意义却是让那些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很容易走上邪路的人走上正道。

        牛勇给自己有一个笔名:孺牛,大约是孺子牛的简写。他除了有孺子牛的任劳任怨,还有一种老犟牛的执着,认死理;更有一种拓荒牛的勇敢无畏,又有一种老黄牛的勤恳敬业。对于那些不懂教育却官气十足,喜欢指手画脚的领导,牛勇向来不以为然,也根本不会给这些人任何面子。而对于能够观点共鸣的人,他又有永远说不完的话。熟悉他的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记忆,牛勇说起教育来,别人只有听的份,根本没有插嘴的机会。

        在牛勇的身上,体现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善良,正直,具有家国情怀,充满正能量。在电视节目良莠不齐的时候,他公开鼓励孩子们就看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节目,看《经典咏流传》这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的节目,他甚至在他的学生中间也举办校园诗词大会,孩子们的表现,令人吃惊,也叫人感动。从明日学校出去的学生,方方面面都表现得很优秀,很自信,参加全县的各种比赛,各类体育竞赛,明日的学生总是屡屡获奖。

        牛勇喜欢写日记,喜欢舞文弄墨,喜欢用诗词记录自己的心情。尽管他的幼年时期,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遭遇过不少磨难,但是,他始终对国家充满信心,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激。学校的点滴变化,社会的美好进步,甚至与友朋交往的点滴感受,他都有感而发,发而为诗为文。他还喜欢书法绘画,作品耐看有味。他为抗日老兵仵德厚、杂文名家冯日乾,乡党茹明礼,教师王海燕等都写过赠联;他写联赞任正非:“正身正气立华夏,非常非俗雄五洲”;他写联赞颂华为……谁家盖了新房,谁家娶了新娘,谁家得了孙子,他都会写联表示祝贺,他时时刻刻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左右,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一个校长,他有温度,有情怀,有爱心。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有原则,有操守,有底线。

        所以,牛勇在泾阳教育界,可谓大名鼎鼎。不少人只要到安吴,都要去牛勇的明日学校去看看,那个学校很简陋,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好,但是,因为有了牛勇,明日学校总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人们去那里,似乎就是为了感受一种当下人们最稀缺的精神,这就是正直,向善,有理想,有力量,不向邪恶屈服,不向困难让步,沿着自己确定的目标,一步一步,顽强向前。

        当年的县教育局老局长张军栋,当初是阻止牛勇办学校的一个人,因为经费没落实,教师没落实,甚至学校的地方都没有落实,怎么办学?老局长的阻止,其实是为了牛勇,因为他太了解办教育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困难了,但老局长也理解牛勇的办学,就是为了改变当时的教育现状,哪怕这种改变是细小而微不足道的。所以,他认为牛勇是一个“快人快语热心肠,一心只为社会忙”的人;他是一个虽历经坎坷,却从不考虑自己,也不抱怨国家的人;他积极向上,刚直不阿,无奴颜无媚骨,诗书画文均好。在牛勇的身上,体现着一种“为平民办学,为百姓办学”的理想担当,体现着一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能够独立成人,能够自食其力这样的教育理想。

        所以,老局长张军栋觉得他和牛勇是教坛挚友。这种友情,是在对教育的探讨,争鸣,甚至争吵中建立起来的,反而牢不可破。老局长清楚地记得,牛勇的大女儿因病住院,第二天要做手术,牛勇对张局长说:我女儿要做手术,明天,我和她去公园,你给我们照张相!张局长觉得自己的照相水平并不好,心里还纳闷,谁知牛勇的大女儿在手术台上就没有下来。这样的人生打击,并没有使牛勇消沉,他依然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建校,把个人的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二女儿牛明珠大学毕业,又是学的师范,按照牛勇当时在教育界的影响,把女儿安排在一所不错的公立学校当老师,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他却让牛明珠到了明日小学当一名老师。他就是这样为人透亮,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磊落而坦荡,无私而无畏。

        三年前的八月九号(2021年8月9号),75岁的牛勇因病去世。生病期间,弥留之际,他念念不忘的是自己耗费半生心血建立起来的明日学校,念念不忘的是那些跟随他多年的老师们,他舍不得学校,舍不得那些老师们,但是,却还是不得不撒手而去……

        好在他为学校留下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为学校确定的校歌居然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有人说:他是不屈不挠的探路者,他是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开拓者,他是教育取经的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英雄,他是一个一门心思思考教育,琢磨教育,研究教育的“教育真人”。

        昨天的“明日学校”,今天的“明日书院”,一种内在的精神正在潜移默化地生长,壮大。牛勇先生虽去,但明日精神犹存。

        文章写到最后,我似乎突然想起来我应该是和牛勇有过一次匆忙的见面的。那应该是很多年以前,我去泾阳县教育局采访,当时的局长苟俊涛指着一位农民打扮的老人对我说,这是我们泾阳县的教育名人,就在那非常短暂的时间里,那个农民一样的人滔滔不绝地给我说他的教育设想,教育理念,以及他对当下教育的看法,很多观点我们很是共鸣,当时曾经萌生过以后抽时间采访他的想法,但此后因为忙,到底没有采访牛勇,而且随着时间地推移,那个说起教育来激情满怀的人的形象,也渐渐淡去。直到很多年以后,牛明珠给我说起他的父亲,直到我受邀参加牛勇三周年追思会,直到那么多的人满含深情地回忆牛勇办教育的一切细节、一切感人的故事,很多年前在泾阳县教育局匆匆一晤,那个就滔滔不绝给我讲他的教育思考教育理想的老者的形象,终于和这个离世三年,很多人仍在怀念他,纪念他的那个清晰的牛勇形象,叠加在了一起,也吻合在了一起。

        所以,这篇文字,算是对牛勇先生一次迟到的采访,尽管接受采访的,并不是他本人,但所有人所说的,又都离不开他。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泾阳有位牛人,明日学校创始人牛勇,八十年代就发现教育的“短板”,问题儿童教育不被重视,辞职办学。办学的路崎岖不平,牛勇迎难而上,明日学校在各方资助下建成,虽然条件有限,但教育方针科学人性,很多问题孩子在此得到良好教育,成长为“正直,向善,有理想,有力量”的人,牛勇在教育界也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教育真人”,而他外表却像农民一样,与农民不同的是满脑子满嘴都是教育经。这是一篇主角缺席的迟到的采访文章,缺席的主角为教育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而今明日书院仍然秉承牛勇的教育精神继续生长壮大,这位教育牛人的精神将继续福泽后人,学以致用,让真正教育之光常照不熄!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