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椟还珠的启示
小时候就听过买椟还珠的故事。春秋时,楚国有一个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为了生意兴隆,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了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还散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但是他把宝珠退还给珠宝商,自己拿走了盒子。这则寓言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外表,不看中其内涵。现在也经常用来讽刺那些目光短浅,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人。
而现实生活中真的就发生了一起类似买椟还珠的故事。妻子花500万买了一个手串,丈夫认为是假的。妻子说已经找鉴定公司看过了。丈夫认为,外面的鉴定公司,大都是为了收鉴定费,他们给出的结论不靠谱。为了弄清手串的真正价值,丈夫拿着手串来参加鉴宝节目,让专家帮自己看看。专家鉴定的结果是顶多值50块钱。听到自己的手串只是个赝品,男子非常失望,准备离开时,专家突然让他留步,然后对他说道,盒子才是好东西。专家解释说,这个盒子应该是一个御用品,专门盛放贵重器具的。里面的真品虽然早就已经没了,但这个盒子本身也很值钱,价值远超500万。男子的心情,就像是乘座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万幸的是,最后的结果还不错,他妻子花的500多万,没有打水漂。男子欣喜地离开鉴宝现场。我之所以称这个故事为新买椟还珠,是因为椟才是珠,珠却成了椟。面对着纷繁的大千世界,我们真的需要一双慧眼。
这期节目播出后,在民间引起了一阵热议。有人认为,男子的妻子意外买到了好宝贝,给家里人带来了好运。也有人觉得,文物市场太过混乱,赝品特别多,风险极大,男子的妻子,偶尔买到贵重的盒子,可能只是一时的运气好。如果不注意的话,以后可能会花更多的钱买假货,需要及时控制,不要总是碰运气。不然的话,早晚会亏得血本无归。文物收藏风险极大,一定要慎重一些,不能等上当受骗了再去后悔。
咀嚼着这则新买椟还珠的故事,我非常感慨,收获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夫妻之间真正的宝珠应该是相互尊重。有钱人的夫妻之间怎样相处,我真的不懂。节目组中的男人肯定是有钱人,不然也不会允许妻子花500万买一个手串,可他在节目中总是流露出对妻子的鄙夷和贬斥。我总感觉不太舒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我个人认为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因为只有内心的尊重才会有夫妻感情的和谐、美满、幸福、长久。
二、鉴定公司的宝珠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是诚信。很多人都忽略了给节目中男子的妻子做鉴定的鉴定公司所做出的珠宝是正品的结论。男子是持怀疑态度的,所以才有了上鉴宝节目的行为。男子的怀疑不是空穴来风,竟然真的是赝品。鱼目不能混珠,假的就是假的。公司如果失去了诚信,早晚会关门大吉。另外,鉴定公司竟然没有发现盒子是宝珠,足见其能力了。
三、爱好文物收藏,应该努力学习钻研,学到真本事才是无价之宝。我身边有许多爱好文物收藏的朋友。有的以捡漏为宝,有的以学习文物收藏知识为宝。我以后者为宝。
所以,我虽然不懂文物收藏,但也喜欢看许多关于文物收藏的节目,这是受我的爱好文物收藏朋友的影响。我更喜欢文物本身给我带来的历史沧桑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典故。老物件里有真性情!
四、栏目组应该以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弘扬社会正能量为珠宝。栏目组为了自己的生存制造一些噱头,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我还是认为作为一个栏目应该承载着社会责任,那便是传播文化知识,弘扬社会正能量。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坚定文化自信,而不是用宣扬一夜暴富的理念来吸引人们观赏。
五、对于观众来说,要打破一夜暴富的幻想,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工作,才是珠宝。最早时期的彩票和后来的拆二代,赌石,现在的诈骗,甚至做珠宝生意的都流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都是社会上一夜暴富的思想作怪,这无形之中助长了人们不劳而获的贪念,这种守株待兔的行为要不得。
今天,有人到我的店里买罐头,挑来挑去挑了最小的一个。他说,他不想吃罐头,他只是想要那瓶子用。你们说这属于是买椟还珠吗?生活无限精彩!我们有时候怎能分得清什么是珠,什么是椟呢?我个人认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毕竟是“有无之相生也”。
【编者按】作者以一则现代版的“买椟还珠”故事开篇,引人深思。从夫妻相处之道中的相互尊重,到鉴定公司应坚守的诚信原则,再到文物收藏爱好者所需的钻研精神,以及栏目组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乃至观众应摒弃一夜暴富的幻想,作者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最后以生活中挑选罐头只想要瓶子的小事作结,再次引发对“珠”与“椟”的思考。文章逻辑清晰,观点独到,发人深省,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