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沈从文的边城
沈从文故居,永不褪色的风景,来到湘西凤凰古城有九景必看,其中沈从文故居是很多文艺青年亦或文学老年不可错过的风景。英雄的边寨,墨客的故乡,大师的家园,连同土家族苗族异域风情铸成的城魂,还有政要骁将,文豪画怪谱写的诗篇故事一起向你扑来,让你躲闪不及,生生牵着你本已疲惫的双腿去一一走过。 这里是中国乡土文学的策源地,边城翠翠的娘家。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是这个四合院孕育了一代文学巨匠的乡愁,赋予他文学创作的灵感。《边城》、《湘行散记》、《长河》,他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张兆和在他这些滚烫的情话中牵手一生永远不会老去,一如他初见她时的模样…….. 沈从文从这个小院走进波澜壮阔的文学江湖,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凤凰人民的骄傲。他的一生所创作的9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是一座高耸的丰碑,也给后人研究中国和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历经百年战火风雨,愈发挺而弥坚。系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占地不大,分为前后两栋共有房屋10间,沈先生1902年12月28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88年沈老病逝于北京,骨灰葬于湘西凤凰县听涛山下,同年故居大修并向游人开放,现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从文故居是凤凰古城旅游景区中人文景观的最耀眼亮点,它因大文豪沈从文而闻名于世。近年来,一直受中外游客和知名人士的青睐和仰慕,参观沈从文故居的四方游客逐年增多。 来到古城,踏着青青石板路,寻着中营街,十几米路,就到了沈从文故居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遒劲沉凝的大字:“沈从文故居”。跨入故居大门,就有满面笑容的导游小姐上前热情地迎接,让人如坐春风倍感亲切。 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朝晚期建筑,分为前后两进,中间一个小天井,左右配以古色古香的厢房,给人一种精巧秀丽的感觉。那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结结实实的融为一体,显得如此协调,那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脱落的门窗,显示房屋的陈旧与古老。 据传,当年沈从文的祖父辞官回归故里,在中营街的中段买下了这块地皮,修建了这座四合院式的宅院。从沈从文的祖父到沈从文,前后经历了祖孙三代,风雨沧桑百余年,也曾显赫一时。 毕竟时过境迁,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已成过眼烟云。如今已是人去院空。走进小院思慕故人,不禁凄然唏嘘。但可喜的是,这原属故主的古老宅院,建成了沈从文生平事迹的陈列室。每天到沈从文故居游览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无形中给人一种莫大的鼓舞和欣慰。 故居陈列室里,陈列着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一张张清晰珍贵的图片,记录了沈从文步入尘世后所走过的艰难历程,那一行行流畅深沉的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作家成长的过程。 檀木方桌,藤编靠椅、古老的木质结构架子床,都是沈老当年使用过的实物。目睹这些实物,眼前似乎出现了沈老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又聆听到沈老的教诲:“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文若其人,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不仅用心血给人们奉献了一大批宝贵文化遗产,而且他的憨厚纯正,昭示自我,一生勤奋劳作,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尚品德和情操,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走出正屋,暖暖的春阳洒满了四合院的天井坪坝。故居购物室里,时常有许多年轻人拥挤在购书柜台前,争先恐后地购买沈从文的精品著作。从他们年轻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渴求知识的欲望,让人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新一代。
沈从文一本本闪耀着知识光辉和魅力的精品力作,吸引了多少年轻火热的心,他们一批批从远方而来,来了又去,把从故居获取的文化种子,撒播在每个人的心田,开花结果,打造和构架起中华民族光辉美好的文化春天。 沈从文故居这座坚固牢实、历经沧桑风雨的百年老屋,是一座蕴含深厚永远掘取不尽的文化知识殿堂;它是沈从文用心血凝结的永不坍塌的文化丰碑;它是古城凤凰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
去茶峒寻找《边城》沈从文的名作,是以茶峒为背景写出的小说《边城》。
沈从文笔下的茶峒自然清灵,充满了田园牧歌的气息,又浸润着淡淡的哀伤。翠翠姑娘清纯可人的文学形象更是让人难以忘怀。这正是茶峒最重要的吸引物和文化内涵。小说《边城》创造了一首纯粹的诗。1933年的春天,北京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里。槐树和枣树叶筛出了细碎的阳光,洒在沈从文面前的素净的白纸上。“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是我需要一点传奇”。评论家说过,《边城》是古今中外最别致的一部小说,是小说中飘逸不群的仙女。 湘西有一条小河酉水边,茶峒安静地伏在那里。沈从文一片深情把古镇的民俗风情写得真实又绚烂。沈从文的笔是彩色的,写出来的文章像画出来的画。而且画的是写意画,几笔就点出了韵味和神彩。 在小河岸边的山崖上,绿树掩影中隐约可见变成两个朱红色的“边城”大字,为沈从文手书,字体有溪流的婉转,有翠竹的俏丽。渡口边岸上有一块平地,绿草如茵,四周灌木丛生,近处还有几丛翠竹和两棵大枫树。竹村后面有几间小屋,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他的爷爷就住在这里的一间小木屋里。
读过《边城》的人都忘不了翠翠。翠翠在风日里滋养着,把皮肤晒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承养她且教育她。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巧,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人们今天去茶峒,为的就是去寻找翠翠,那个清丽的柔情似水又带着湘西人的蛮气的质朴健康,有着黝黑皮肤的翠翠。 河边的浣纱女,山坡上采摘野花的少女。小店铺里帮着父亲打理生意的女孩子,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叫翠翠的姑娘。人们也许一眼就看到了她,仿佛她的名字就该叫翠翠。她的每次回眸,都让人们闻到了几十年渡口里的温润气息。 翠翠今在何方?据当地人介绍,沈先生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放映以后,有三个女子都自称是当年的翠翠。或许是有许多女子的遭遇和命运与翠翠相同。因而才引起共鸣,她的青春故事都沉落在古老的酉水里。 拉拉渡口对面有座小塔遥立在山坡上,据说那就是翠翠所依偎的白塔。江心岛上翠翠的坐像,还在痴痴地坐着,大黄狗趴在她的身边,陪伴着他,等待着那未归的离人。那个人。也许永远都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了方头的旅游船了。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撑或划桨了。不过牵连两岸的缆绳换成了大母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只不过不见了翠翠和大黄狗,也许是有的,这一时半会儿只是不知道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在沈从文墓前,一直崇敬一代文豪沈从文先生,这次来凤凰古城得以寄托这种感情。先生是中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先生从故乡走出,一生痴迷文字,彪炳文坛,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终年86岁,叶落归根归葬于故乡。 家乡人民非常崇敬他,县委、县政府与其家属商议,将先生骨灰安葬在沱江岸边“听涛”山上。墓地前身是清代钦差大臣云贵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田兴恕为孝敬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园,也是文人墨客在凤凰休闲雅聚的场所。又名“杜母园”。 清晨我走出民宿客栈去拜谒久慕其名的沈从文墓地。我走过沱江下游一座又一座风格迥异的观光桥,沿着古城的回龙阁一直往东南方向走,左边是静静的沱江,一路走的都是青石板路,不久就到了墓地。 沈先生的墓地,坐南朝北。山脚下毫不起眼,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看到了标志,我拾级而上,没多久就看到了沈先生的墓地。 建在一块狭长的小草坪上,没有坟冢,这是我平生看过的最简陋的墓地,没有气派的陵园,惟见一块墓碑为一块五彩石,正面是先生为自己题写的手迹:“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言简意赅,深刻浓缩了沈先生的一生,也是其晚年心迹的真实抒怀。 墓石后边则刻着其妻妹、书法家张充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其联句尾四字:“从文让人”,透射出先生一生的隐忍大度。这是对沈先生最恰当、最真实的评价,但字迹已模糊不清须仔细辨认。 一代文豪,其一生刚直、温和、仁慈、忍让,其文如星斗,其人如赤子。在墓石左后侧,有两块巨石并肩贴山而立,像天外飞来石,长满苔藓和小野花,旁边就地戳着一块粗糙木牌子上书“沈从文墓地”,让人想到先生骨灰是否埋葬在石缝里的泥土之中不得而知。 沈从文墓地清幽静谧,四周绿树环抱,墓地上和四周的草坪上摆放着一些野花和竹编的蝴蝶,这些都是前来膜拜的旅人们留下的。 先生的一生,就如这沱江的水,纯净、自然,其文如其人。
这位从湘西走出来的才子,其经历和鲁迅先生很相似,鲁迅当年期待学医救国,沈先生则选择了从军报国。当他感觉到一名士兵并不能救中国时,他改学写作,并很快就名闻国内文坛。 但先生始终很谦虚,在他已经文名鼎盛的时候,居然托友人介绍想到北大去读书,朋友觉得很搞笑,说你这样的人去北大不是当学生,而应该当先生。就这样,沈先生去了北大却真当了先生;在这里邂逅他的学生、一生的挚爱张兆和女士并谈起恋爱,并一起陪伴着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我是从《湘行散记》、《边城》等著作上熟悉先生的,也是从这些著作中了解湘西这片神秘的土地。故乡给了先生特有的灵感,而先生笔下的湘西也透露着特别的神韵和神秘。 令人遗憾的是,建国以后沈先生一个华丽转身告别了文学创作,奉周总理之命,致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沉寂的沈先生曾经不被人知,我们自然替这位文学大师觉得可惜。但世间万物、人生百态,很难用好坏说得清楚。祸福是可以转化的,也许这样的角色转变是对沈先生最好的保护,如果继续在文学道路上漫步,难免文革中落得老舍先生这般下场。而他甘于寂寞,在鼎盛时期淡出文坛,专业从事文史研究,给我们留下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样经典的杰作。
人的一生,命运多有变数。我们当然要积极奋斗,与命运抗争,积极提升人生的高度。沈先生的命运,我们无法给他找出另一种选择,今天他早已经安静地融入到了家乡的土地。在这块朴实无华的五彩石上,我似乎读到沈先生这篇大书,一阵微风吹过,我仿佛听到他来之天际的爽朗笑声,让我心里充满着景仰之情。 在另一侧下山路上立着沈先生的表侄、中国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的题词:“一个战士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先生的心愿。他早年从戎,期望枪杆救国,未果,遂以文字改变中国,虽然从文了,他依然是一名无畏战士,毕生只当精忠报国的战士! 我就要离开先生的墓地了,我空手而来,却带走了很多,包括先生人生感悟的启迪。应当说,这里是凤凰古城最好的景点,虽然只有一块五彩石,却胜过城内各类名人故居。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个地方,在景仰的同时,看到了先生的风骨,似乎听到了先生的教诲,这犹如天籁之音,我相信这声音会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激越地吟唱着。 沈先生永远安眠在沱江之侧听涛山上,诚如古人所言“头枕青山脚踏江河”。
先生的灵魂安息在故土,必然时时听到山风、林涛澎湃的声音。眼前的沱江,静静地流淌着,似乎压低了声响,担心惊扰了先生的梦乡。 一阵江风吹来,我似乎听到了涛声夹杂着先生的声音:“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谢谢您的临别赠言,我会终生记取。
【编者按】沈从文的文学造诣之深,在中外文坛都享誉盛名,作者来凤凰古镇,寻找沈从文的边城,从沈老故居到其墓地,从沈从文的童年到沈老的暮年,从自然景观到文学创作,文章对沈从文的倾慕层层递进,对其文品和人品都给予较高评价。沈老墓碑上的刻字和其妻子及表侄的题词,激发人对沈老的敬慕,文章写作角度独到,笔力深厚,感悟深渥,令人发思。推荐阅读。编辑: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