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读书日】一剂拯救社会的良药        

作者: 一言 点击:323 发表:2024-07-21 11:19:10 闪星:3

摘要:在岁月流逝中,我重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初读它是在年轻的时候,对鲁迅先生的祟敬与热爱。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喚起我对先生作品的强烈兴趣。如今重读,更有一种旧友重逢,亲切萦怀之感。

  在岁月流逝中,我重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初读它是在年轻的时候,对鲁迅先生的祟敬与热爱。

  记得那时,打开书本读了几小段,生动、简诘的文字就把我引向秋天的一个午夜,一个悲凉、凄清的画面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使我在亦惊亦叹和悲欣交集中,把先生讲的故事一口气读完。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喚起我对先生作品的强烈兴趣。如今重读,更有一种旧友重逢,亲切萦怀之感。

  小说写于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它围绕所谓的“药”——人血馒头,从正、侧两个方面,反映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罪恶、黑暗的残酷现实。当吋,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但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严重脱离群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依然牢牢统治着中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人民群众看不见一线光明,感觉不到一丝希望,加上封建统治者的长期毒害,底层民众思想愚昧落后,精神混沌麻木,仿佛成了一个个沉睡在“黑屋子”中的人,等待一声惊雷把他们唤醒。

  作品以主人翁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为主线展开描写,作为一个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下层民众,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的迷信邪说。在一个秋天的午夜,他不惜用长年省吃简用积攒下的“一包洋钱”,满怀希望又提心吊胆地踏上赶往刑场的路。

  也许,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被行刑的是什么样的人,他一心只想得到能够振救儿子生命的“药”;也许,在赶赴刑场前,他就听途说地知道了些什么,但麻木与无知使他无视严酷的现实,对发生在眼前的流血事件无动于衷。

  相反,想到快要到手的人血馒头这个“灵丹妙药”,他感到无比兴奋与幸福,文中这样写道,“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

  但抵近刑场时,眼下的情景使他充满惊吓与恐惧:“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一个人回头看他,“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

  于是,他一次次地按压衣袋,看硬硬的(洋钱)是否还在……直至当他看到滴着人血的馒头时,却又变得十分踌躇起来,不敢伸手去接。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把主人翁愚昧落后又胆怯、善良的矛盾心理,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突出。

  底层社会中的另一类群体,包括常来茶馆里闲聊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的人,以及丁字街看“热闹”的青年,他们是另一类愚昧落后和麻木空虚的人。他们整天无所事事,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已置身于国家前途命运之外;他们无视革命潮流的兴起,不理解革命宣传,不接受革命思想,甚至对年轻的革命者夏瑜在狱中仍坚持宣传革命道理,劝“牢头造反”的革命行动十分反感,而对殴打他的人却表示喝彩;听到“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样震奋人心的话语时,有人斥责说,“这是人话么?”,竟然得到周围人的赞同。

  二十多岁的青年,应该是人生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时期,他们理应对世界和自然有一份较清醒的认识,对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想比较容易接受。可是,那个二十多岁的人把茶馆当作猎奇寻乐之地,旗织宣明地站在革命的对立面;丁字街看“热闹”的青年,一个个把自己当作无聊的旁观者,把血腥屠杀革命者的刑场,当成寻求热闹的娛乐场,这是怎样的悲哀与无知呢?青年尚且如此,背负世俗偏见的老一辈群体就更不用说了。与麻木与无知者相反,他们所面对的,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狠毒与凶残,小说通过对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等人的刻画,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作为职业刽子手的康大叔,他卑鄙、贪婪、狠毒,替主子杀害了革命者,还大势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合理;他诈骗群众,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高价出卖……所有这些,都暴露了他丑恶的外貌、野蛮的行径和卑劣的灵魂,可是,仍然得到茶客们的称赞与恭维。群众的愚昧与落后,统治阶级的狠毒与凶残,革命和革命者的被冷漠与敌视……这是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社会现实!

  因此,作者在《呐喊》自序中尖锐地指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是对国民和当时的社会,多么深刻、沉重的警示!小说在正面揭示严酷现实的同时,又从侧面歌颂了革命的正义,歌颂了革命者无私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夏瑜是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为奋斗目标;他不屈不挠,意志坚定,直至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为中国革命树立了标杆。遗憾的是,革命者的壮烈牺牲和他们所从事的正义事业,却不被一般群众所了解和认可,即使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也对自己牺牲的儿子不理解,她不仅没有认识到儿子所从事的事业的真正意义,不为其自豪,反而感到有些不好见人……这充分暴露了革命党人严重脱离群众的死穴,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不可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作品毫不留情地作了揭露和批判。

  不过,小说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也不是完全悲观的,在作品的结尾处,写到夏四奶奶上坟的时候,忽然发现夏瑜的坟顶上,有一个红白色鲜花围成的花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花环在寂寞的荒野中,发出不一样的异彩。这十分明白地暗示了革命者夏瑜並不是孤寂的,在他的身后,一定会有无数革命者踏着他的血迹继续前进。反动统治阶级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和屠杀,不仅不能扑灭革命的火焰,反而会使革命的火焰愈烧愈旺!

  快要结束本文时,我忽然想到作者把“药”作为小说标题的深刻寓意,人血馒头这味药,没能治好华老栓的儿子小栓的病,更不能治愈群众的落后与愚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方“药剂”,因其软弱性和脱离群众,也没有真正改变20世纪初黑暗、腐朽的旧中国,只有彻底喚醒沉睡的人民大众,振奋全民族前扑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才是拯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鲁迅先生的《药》,如同一面时代的镜子,映照出旧中国的种种弊病。初读时,我们被其生动的文字和悲凉的画面所震撼;再读时,更能感受到其中深刻的内涵与沉重的思索。小说围绕人血馒头这一特殊的“药”,展现了辛亥革命时期底层民众的愚昧、麻木,以及革命的不彻底性。华老栓为救子买“药”的急切与无知,其他看客的冷漠与空虚,与革命者夏瑜的英勇和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统治阶级的凶残、群众的蒙昧、革命的困境,都在先生的笔下被无情揭示。然而,结尾处那寂寞荒野中的花环,又给予我们一丝希望的曙光。这部作品不仅是对过去的批判,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警醒,让我们不断反思社会的进步与人性的觉醒。推荐阅读。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