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说兴城(上)
我是兴城人,我知道很多兴城人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这也是现在人常说的,最熟悉的却是陌生的。
追溯兴城
兴城,别称宁远城,地处辽宁省西南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部。兴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不是夸张,在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在此地设兴城县,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其历史佐证是白塔满族乡中天寺内的辽代宝塔——白塔峪塔。白塔峪塔始建于辽代大安八年(1092年),这座屹立九百多年的宝塔见证了兴城过往。
兴城是座不缺历史的城市,从建县到今天为止都流传很多故事!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三次提到过我们兴城(毛主席一生3次提到“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从此,锦州苹果与辽沈战役和锦州这座英雄的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锦州的象征。兴城当时归属锦州管辖,“出苹果”的地方实则是现在的韩家沟果树农场)。1948年10月10日塔山阻击战打响,原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路过兴城韩家沟将寺村果园时忍着饥渴秋毫不犯。毛主席这样评价我们的战士:“我看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
身为兴城人把兴城的美丽风光和动人的故事讲给所有人听,是责任也是爱家乡的一种表现。下面我就按城、泉、山、海、岛五部分,讲述一下兴城。
第一部分:城,兴城古城
说起兴城古城,是兴城的名片也是兴城人引以为荣的兴城八景之一。兴城古城也是我国明代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明政府在此设卫建城,赐名“宁远”,明代兴城古城称宁远卫城,清代称宁远州城,民国三年(1914年)重新启用兴城之名,延用至今。
踏在风雨侵蚀近六百年的青石板路上,满眼厚重的历史印迹,让今天的你我心情荡漾的同时也禁不住浮想联翩。兴城有句老话:“富南关、穷北关,不富不穷东西关。”南关从古至今都是商户林立,熙熙攘攘的人流压根儿就没断过。古城里还有一个著名的金家胡同,您可以访一访,在我们兴城及外地的名流有很多都是金家胡同出生的人。古城里还有位国宝级的人物,那就是活了一百零二岁的书法家赵序初老先生。
好了,我们就先从古城南门延辉门往里溜达。进南门,西侧就是百年老宅周家大院。周家大院是我们辽西典型建筑,和古城比只能说它古朴典雅不能说饱经沧桑,但久负盛名。顺着石板前行有两座牌坊分列南北,相距约百米,南为“忠贞胆智”坊,北为“登坛骏烈”坊,分别建于明崇祯四年和崇祯十一年。这两座牌坊俗称头道牌楼和二道牌楼,这两座牌楼是表彰祖大寿和祖大乐兄弟二人的。牌楼的雕工无与伦比,令国内外前来观赏的人赞不绝口。牌楼下的石狮子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了。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来摸狮子的人数以万计。据说摸狮子的好处是有病治病,没病可以万事如意好事连连。
中间十字大街是钟鼓楼,是古城里的最高建筑。遥想当年袁崇焕身披战袍,手执令旗在这里指挥他的千军万马与努尔哈赤进行殊死搏杀。钟鼓楼往东直行百余米是蓟辽督师府,虽然是复建的但也不失当年风采。督师府的前面(路南侧里走)是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的文庙。文庙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绝对是我国古典建筑的精品。照壁、棂星门、泮桥、戟门、大成殿、崇圣寺等主要建筑安排在整个建筑中轴线上。院内古木参天,曲径通幽,西跨院林立着我市多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石碑。这里尽显儒家文化,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文庙的东邻是将军府。将军府的主人郜汝廉曾任张学良的中将参谋长,郜汝廉将军于1928年解甲回乡后在此宅居住至1947年。这是座四合院建筑,现在成了郜将军生平事迹的展览馆。
回过头来说说这座让努尔哈赤丧命在红衣大炮下的宁远城构成。宁远古城呈正方形,城墙高8.8米,周长3200米,四面设门,东春和门、南延辉门、西永宁门、北威远门。城内正中有钟鼓楼一座。城门外筑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四角筑有炮台,用来架设红夷大炮。古城外围的护城河被岁月的风尘填平了,不见当年容颜。
闲来无事经常来城里觅古,而今古城里又有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宁远驿站。这里的院落设计的小巧玲珑别具一格,让人留恋不舍,坐一坐品一品香茗是另一番享受。忆宁远尘封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美,展望兴城未来,兴城古城定再放异彩。先人写就的历史可歌可泣,我们创造的历史也会是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
第二部分:泉,兴城温泉
北风锋利赛钢刀,风声如狮吼狼嚎,雪飘飘压枝埋草,地冻裂抛水可成冰,这就是一千三百多年前辽西气候的毫不夸张的写照。就在这冰天雪地的辽西发现一股热泉从地下涌了出来。当地人欢呼雀跃视此泉为神泉,神泉就有神泉的功效——治病。当地人们开始利用起温泉水,有的用它洗澡,有的饮用它,其效果非常不错。用现在科学技术验证温泉水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对人的肌体产生温热,对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神经衰弱、高血压、慢性妇女病、皮肤病都起到机械和化学作用;对胃病等多种疾病和外科手术后的恢复,也都有良好疗效。
这股有病治病没病疗养的神泉就是我们兴城的温泉。温泉坐落在首山脚下,古城东隅。热汗湿衫身劳体疲的您走进暖暖的温泉水,一边泡温泉一边品香茗。当汗水出透后再请手艺高超的搓澡师搓搓澡敲敲背揉揉脚,保管让您消除一身的疲劳。告诉你一件事,你就更美了,想当年乾隆皇帝回盛京祭祖路过此地,乾隆他老人家在这里沐浴过他的龙体。人杰地灵的兴城就沾浩荡皇恩的光了。说这温泉水的成份就让人舍不得离开它。泉水无色无臭,清澈透明,水中含有丰富微量元素,水温常年达70℃。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镁、硫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放射性元素氡(氡虽然对身体健康有害但那是在氡超标的情况下)。这样好的温泉水,不畅快淋漓地泡一番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
唐朝初年发现温泉,到了元代,温泉水就开始被当地人广为利用。在这里还建有致爽亭、汤泉寺。明初都指挥韩斌下令把主泉口砌成“天井”,“翼亭于上,旁为堂三楹,引流于中,以为澡雪之所”。后来历代重修,“温泉为井”一直为“兴城八景”之一。《宁远州志》称之为“雪窖汤池”,《兴城县志》称之为“温泉漾碧”。民国年间,北宁铁路局长高纪毅为讨好张作霖在此修建张作霖别墅。这里数百年来备受瞩目。新中国成立后围绕温泉疗养区建有五六十家疗养院所 ,光看这个数字谁都懂这说明什么。近年来兴城制定总体规划,在温泉疗养区内辟建了温泉风景浏览公园,在温泉河上修筑了拦河坝,把河水蓄起来,形成温泉湖,恢复古貌;“汤沙垂钓、温泉漾碧、湖泊采莲”三大景观,令游人如醉如痴。值得一提的是露天温泉浴,池水清澈见底,沐浴人在水中嬉戏打闹,爽朗的笑声随着濛濛水雾荡漾,那情那景叫人流连忘返。现在温泉有四穴十二眼,每天都有近两千吨温泉水供兴城人和外地旅游者洗去疲惫洗去烦恼。
温泉水温暖兴城的土地也温暖兴城人,兴城人再用温泉水的温度温暖来至五湖四海的宾朋好友。愿这股暖流源远流长,愿兴城之美润透八方!
【编者按】在辽西走廊的中部,有一座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名城——兴城。兴城古城是明朝末年山海关外的防御重镇,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老城区中心。古城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和山西平遥古城,一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据史料记载,自辽代以来,兴城的温泉水就被广为利用,温泉是因地下溶岩的作用而形成的天然矿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温泉度假区之一。泉水清澈透明,可以口服、冲洗和浸浴。这里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享受温泉洗浴的乐趣。兴城,是大自然恩赐的人间福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古城、温泉、首山、海滨等景区为一体,使兴城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泳装名城等诸多荣誉称号,是闻名国内外的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