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十大“国宝”沉默不语,凝眸便是千年

作者: 赵富山 点击:413 发表:2024-07-18 08:07:37 闪星:2

 无论走进哪一座博物馆,文物、文明、历史、文艺……通通都有!博物馆:呈现着就是一片地域的前世今生,是这片地域的灵魂。

人们说,我们或许不能预知未来是什么样子,但在博物馆里我们却看得到从前是什么样子。千百年来,关于世间的故事太长也太多,幸而有星辰大海的一座座博物馆,它们立在那里,用一个有限的空间,展示出了这片土地的无限可能。

博物馆作为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被许多人视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地域的大百科全书。它不仅装载着人类的文明故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走进博物馆,我们看到的这每件文物背后,都刻印着前人对这片土地的爱,塑造着今人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传承着人们对美的感悟,如果你也想去了解这方土地,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博物馆。

我曾走进云南博物馆,我要去寻找走过大西南那些价值连城的镇馆之宝。这一天,我带着手机走进了云南省博物馆。进入了一个个的古代墓穴,我在里面穿进穿出,好像绕了很多圈子。

不知不觉间,我全然忘记了这里是古墓出土的物件。那一刻,让先人和千年之后的我产生了连接。博物馆就是打通时空的通道。我看到了来自过去的遥远的人类。

首先看到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此乃国宝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青铜铸造的无声史书”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又名杀人祭鼓铜贮贝器,属西汉时期滇国的青铜器, 1955年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此器通形似铜鼓而有底,鼓面可开启,是为器盖。器身腰部一周,有线刻人物。器盖上铸造立体群雕,表现祭祀广场上的礼仪建筑、器用设置,及其人物活动,人物高约3厘米,形象具体,动作鲜明传情。此器反映了古滇国神秘的祭祀文化,真实地再现了古滇国杀人祭神的场面,是目前所见唯一的杀人祭柱场面的铜雕,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堪称“青铜铸造的无声史书”。

其次是牛虎铜案,国宝级文物 中国古代文化之稀世珍品 战国时期的青铜器,1972年出土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李家山24号墓。这件青铜器为古滇战国时期青铜材料铸成的案祭礼器,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

其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一头猛虎用力撕咬一头牛的尾部,但牛却不为所动,他的肚子下还有一头小牛,似乎要从牛腹下面慢慢走出来……神奇的想象、精美的工艺、奇特的造型令人啧啧称奇。

此器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极具艺术观赏价值,是中国青铜艺术品的杰作,更为我国古代文化之稀世珍品。

其三是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国宝级文物,中国古代金银器中的珍品。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大理国(宋代)文物,1978年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塔顶出土。金翅鸟梵名为“迦楼罗”,被尊为大理的保护神,是佛教护法中的天龙八部之一。

这尊金翅鸟为银质,通体鎏金,鸟头饰美丽的羽冠,羽翅向内卷作欲飞状,两爪锋利有力,立于莲座之上;尾羽呈火焰状向上伸展并饰5粒水晶珠,足踏莲座之上,体态雄健,生机勃勃。

其在工艺上也使用了铸造、錾刻、焊接、鎏金等多种技法,整器鎏金,显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它那绝妙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代表了大理国金银器工艺的高超水平,是云南佛教艺术最具地方特征的器物,堪称中国古代金银器中的珍品。

第四件是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 国宝级文物 西汉时期古滇国特有青铜器,西汉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绝对榜上有名。1956年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石寨山10号墓出土。这件青铜器器身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平底、下有足。器腰两侧各装饰一个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爬状,无论是虎的总体外形,还是细节刻画都极其逼真。

器物盖上有四只体格健硕的牛逆时针围绕中心作奔跑状,而中心有一个圆柱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士人物形象。骑士华丽的服饰和佩剑,表示墓主人手握非常大的权力,很有可能是一位古滇国皇族成员。此器还曾入选《国家宝藏》第二季。

第五件是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国宝级文物,大理国最珍贵的佛教艺术瑰宝 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大理国时期作品,国宝级文物,1978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部崇圣寺三塔主塔塔顶出土。

“阿嵯耶”出自《南诏图传》,又称为“真身观音”,是佛教传入南诏、大理国世俗化后所独有的观音。这件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由纯金打造,面相恬美,透着浓烈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被认为是传入云南最早的观音造像,又被称为是“云南福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一件宋代以纯金铸造的佛像,也是大理国最珍贵的佛教艺术瑰宝,大理国时期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第六件是《溪山行旅图》,国宝级文物。宋代名家绘画精品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杰出画家郭熙所作的一幅绢本水墨画。这件宋代时期的文物作品,写深秋山水,表现了作者寄情林泉的雅兴。画幅右上方有作者楷书“臣郭熙”三字款识,应系在画院奉旨所作。

此图以表现烟云变化为长,画中峰峦秀起,讲究布置造妙,以神奇幽奥、突兀险绝的构图取胜,显得气势非凡,不仅是现存郭熙传世绘画中的早期之作,也是一件难得的宋代名家绘画精品。

第七件是战争场面铜贮贝器盖,西汉时期古滇国特有青铜器 战争场面叠鼓贮贝器,西汉时期滇国青铜器,出土于晋宁石寨山。整个贮贝器应该有两个部分组成,这款器物出土时下半部分已残,只剩下上半部分的器盖。器盖上饰一组人物,反映了滇族与昆明族军交战的场景。雕铸人物的一方是滇国将士,一位通体鎏金的骑马将军,和一群装备精良的士兵;另一方为辫发的昆明族人,都是步兵,由于装备不如滇人,一幅被击败的场景。

第八件是《剡溪访戴图》,是元代黄公望创作的一幅山水画,国宝级文物,绢本设色,为黄公望晚年所作,描绘的是东晋王羲之第五子王子猷雪夜乘舟造访剡县友人戴逵故事。作者采用了“借地为雪”的艺术手法,表现剡溪、山壑的美丽景色。全图山峦叠嶂,高低错落,显得异常雄奇,寥寥数笔便把雪后群山巍峨粉妆玉砌的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体现出黄公望高超的绘画技艺,是一件难得的黄公望传世真迹名作。

第九件是金镶红蓝宝石冠,国宝级文物,明代金器高超制作水平代表作 又名镶宝石金发冠,国家一级文物,1963年出土于云南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之沐崧夫妇合葬墓,为云南省博物馆十大馆藏之一。这件明代文物,呈半球形,由形似莲花瓣的薄金片,内外四层累叠而成。从冠面看,其镶嵌有红、蓝、绿、白等各色宝石20多粒,光芒四射,交相辉映。、

其冠顶插有一如意形嵌宝石簪,沿顶簪两侧各插有一对镶红和镶蓝宝石的笄。这顶曾被王侯使用过的金冠,集中融会了多种工艺技法,充分反映了明代金器制作水平的高超。

第十件是清康熙青花人物凤尾尊,国宝级文物。康熙民窑精品之作,又名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凤尾尊,造型为喇叭形口,长颈,鼓腹,底釉并伴有青花双圈框,但无款,器身上整幅描绘人物故事,分别由两个故事组成。其口外沿绘几何纹,颈部绘人物八仙。

腹部绘《文姬归汉图》,所绘人物神态飘逸,或手执伞盖,或挽琴,其间以顽石、古柏相衬托,天空云雾飘渺。此器造型挺拔,胎质细腻洁白,釉色滋润透亮,青花色彩青翠淡雅,人物仪态自然,绘工精致,为康熙民窑青花瓷器中的精品之作。

云南博物馆,可以使那些盛大而又精致的比喻,知识的殿堂,历史的巨轮,人类记忆的闸门,文化宝库的样子。它可以满足参观者很朴素的愿望,让人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当中。停留在千百年前,然后再继续前进。

如今,博物馆太热。它不再是传统中的沉默的,正襟危坐的样子。它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朋友,人们开始走进博物馆,尝试着各种花式的玩法。

博物馆从来不只是一些关于建筑,关于出土文物,更重要的是,它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它有温度,有故事,与走进来的每一个人共生共享。所以说,进入博物馆,那就是说让我们回归过去,拥有未来。我们不能没有博物馆,博物馆也不能没有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游客。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逛博物馆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未知东西的探索,只需要一个搜索引擎就可以了解。近些年来,VR、直播、3D打印、手机移动客户端等新兴技术的开发涌现,让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掌上博物馆等概念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互联网时代赋予博物馆新的意义,脚步暂且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一定要到达。有科技赋能,还有文艺加持,文物也能“跨界”,让博物馆不再“高冷”。

博物馆那些创意文物食品饼干、雪糕、小蛋糕里都透着文艺范儿,从莲花碗抹茶曲奇,到粤光宝盒”蛋糕;从“青铜面具饼干”,到刷屏网络的“月壤蛋糕”,“巧克力味说唱俑”。

近年来,历史文物摇身一变成文创美食,成为博物馆的新亮点。死板的“文物”味道新鲜,舌尖上的历史好评如潮,文创美食让博物馆藏品“活”了、“火”了,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不但弥补历史知识缺陷,更可满足“吃货”口福”诱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每次走进博物馆,便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班级到自己的知识匮乏,所以每到一地,尽可能去博物馆参观,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篇文章中,赵富山老师带我们走进云南博物馆,将一件件国宝级文物呈现于我们面前,“每件文物背后,都刻印着前人对这片土地的爱,塑造着今人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传承着人们对美的感悟。”如果你也想去了解云南这方土地,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博物馆,推荐阅读。编辑:天海蓝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