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山人的情怀
6月17日,我随山东散文学会“跟着作家去旅行”一行住进太行山文旅康养地花椒小镇的民宿里,款款山风迎面而来,繁密的鸟语不时冲击耳际,浓郁的椒香沁人心脾,一夜的诗情画意。
次日清晨,晨光刚刚挂上源头村老虎嘴山的山头,为山村描绘出淡淡的白色轮廓。
走出花椒谷小镇民宿,一路溜哒,在山间小道漫步。济南已是炎热的夏天,温度冲破40度大关。而这里凉风习习,只有17度,乃天壤之别。凉风裹着花椒和青草的芳草向我扑来,为这里定下宁静清凉的冷色基调,仿佛在向我诉说着源头村的神秘与浪漫。霎时,让我有了“乐不思蜀”的冲动。
眼前群峰的沟谷间、坝坎上、梯田周围种着干弯枝曲、带菱刺的灌木花椒树。枝干上长满了青绿色的小果实,像绿豆般大小,有些颜色开始变成了浅红色,像穿上了一身“迷彩服”。
这时,我发现在前方右侧花椒树下,有位年龄与我相仿的村民,正在用撅头除草。我赶紧凑过去,同他搭话:“师傳!这么早就开干活了!”“趁凉快,多干一阵子,出太阳就热了。”他的声音有点“晋普”,还算听的清楚。
闲聊中,我得知他姓常,今年虚岁65,比我小4岁,但体格比我结实,轮起撅头来还有点小伙子的劲头。他独身一人,四十岁丧妻,如今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因我俩是50后,彼此间没有代沟。当我问他有儿女吗?他告诉我有两个女儿已出嫁,生活在县城。我又问:“你怎么不去县城跟女儿一起过呐,也好相互有个照应。”他把嘴角翘了一下,诙谐说了几句:“我住不惯城里的楼房,上楼下楼太麻烦,加上人生地不熟,没人拉呱闷的慌。”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从老常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对大山有一种情愫,一种特殊的爱,一种难以割舍的牵绊,一种无法舍弃的依赖。习惯在绿意盎然的山林间劳作,喜欢摆弄花椒树,是他对大山的深情眷恋。
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从小家谈到村里。他告诉笔者:
我们村,因为村北二里地的一座山腰上,有一座闻名全国的国家级文保单位龙门寺。你别小看它,藏身在太行山腹地小小的山腰处,四周山峦耸峙、峭壁飞流,地势崎岖。然而,它却是集后唐、宋、金、元、明、清六代木构建筑于一寺的国保文物,少见的很。
源头村就是沾了它的光,这几年,新修的山路一直通往北侧峡谷里。路边一条溪水,来自深山的泉水向下流淌,如今变成宽阔水渠,还修筑了拦水坝,从上边流淌的水,哗哗作响。验证了当地民谣之说:源头沟五里长,水击石头哗哗响。三步泉、五步源,龙门戏水传三江。原水沟边一长溜旧房子,翻盖成了二层小洋楼,有点像江南水乡。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源头村全链条打造、高精深发展花椒产业,全村花椒种植面积300多亩,以花椒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花椒芽菜、花椒锅巴、花椒啤酒、花椒油、花椒醋等20余种产品,通过抖音、天猫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带动全村124户农民增收致富。老常的年收入也达一万多元,有养老金,花椒收入和森林防火补贴等。
当今,山里的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守山种树,纷纷选择离开农村涌向城市。然而,村里也有一群中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家“老窝”,随儿女到城里静享清福。
对他们的这种举动,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山给了他们沉稳而执著的性格,保佑他们的风调雨顺,守山人舍不得离开这块生他养他的山沟沟,他们从内心深处感悟到生活的真谛,明白了什么是人世间的福祉。
突然,我想起了出发的钟点,只好长话短问,源头村来过八路军吗?
老常马上回答:来过!村中的一座古庙,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太南(晋豫)区委机关报《人民报》社旧址。《黄河日报》也曾在此出版,经历了短暂近一年的出版发行后,《黄河日报》停刊。黄河日报社和中共太南(晋豫)区委的太南日报社、太南文化教育出版社合并组成了报社。
人民报社成立后,于1940年5月1日在源头村创办了《人民报》。《人民报》从创刊到终刊历时8个月。
听到这个消息后,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上网查查,留下了遗憾。
老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发出邀请,下次再来时,我一定带你去看看《人民报》旧址。
越是想多了解情况,时间越是跑得快。没办法,我只好撒开脚Y向山下的花椒小镇跑去……
【编者按】走出家门就有收获,这是我这几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我最深的心得体会。刘老师这次携夫人“跟着作家去旅行”,真是收获颇丰,我们跟着您的脚步,读着您的所见、所闻、所感,也是受益了。源头村这次偶遇,让我们对这个小山村的历史、地理、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感谢分享,推荐阅读。编辑:天海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