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党组织、与亲人永别了
今天是党的生日,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也将迎来75周年庆典。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远去的是往事,不朽的是精神。赵一曼宁死不屈、为国捐躯的壮举表现了中国妇女、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的永远的精神财富。仅就她的组织观念来说,就是我们今天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1928年初,在党组织派遣下,赵一曼赴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中山大学学习,赵一曼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她积极克服文化程度低的困难,顽强学习,成为一名有崇高觉悟的共产主义战士。同年年末,组织考虑国内急需妇女干部,决定让她提前回国,接受新任务。那时的赵一曼正怀身孕,根据她的特殊情况,完全可以向组织提出暂不回国的请求。性格随和善于体贴妻子的陈达邦也对她说:“等生了孩子后,我们一起回去”。但赵一曼不同意,她说:党派我们来学习,我们什么也没学,为了私人的事情空着脑子回去,怎么向党交待?我们要服从党的决定孩子可回国生,宁可自已困难,也要服从组织。陈达邦无言反驳,但唯恐别后难以相见,心情非常难过。为了革命,夫妻依依惜别。从此天各一方,再未见面。她作为党员,完全无私地服从组织安排,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
赵一曼自从踏上革命征途以后,就把自己交给了党、交给了祖国、交给了人民。她的一切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出发,顾大家舍小家,顾全局舍自己。组织上安排赵一曼到黄埔军校学军事、到苏联学习马列主义,就从家乡到外地,从国内到国外。中央缺少妇女干部,她坚决从苏联回国,与丈夫永别!为工作方便,将刚滿周岁的儿子送交丈夫的堂兄收养,母子永别。最后从上海调往东北,她义无返顾地来到了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工作上组织分配干啥就干啥,从地方领导到抗日游击队,从条件相对好的城市到极度艰苦的抗日联军,赵一曼从不讲任何代价,不提任何条件。
大家知道,组织是个人的载体,个人需要依靠组织。从內部关系来看,个人对组织具有隶属性,即个人隶属于组织,个人需要服从整个组织要求并配合其发展,个人的发展也需组织的带动,组织要依靠个人集合的力量。沒有离开组织的个人,也没有离开个人的组织。没有组织之外的个人,也沒有个人之外的组织。
无论何时,也无论何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相信组织,敬畏原则,遵守规矩,归根结底是要做到服从组织,遵从安排。习近平同志要求,“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党章的“四个服从”是最基本的组织纪律,我们应当时刻铭记在心,任何时候不能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错误,不能目无组织纪律,跟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安排。要时刻想到自已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强调任何推拖的客观原因。赵一曼生前几次工作变动,都是革命的需要,组织一声令下从未有半点犹豫,为了反满抗日,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地保守党的机密,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形之下,生活在今天和平时代的一些党员干部不服从组织分配,少数人经常向组织要职务、要待遇,闹情绪发劳骚,不干事、乱找事,心浮气躁,这山望那山高也不乏其人。组织沒提拔有意见,岗位不滿意有意见,不愿到艰苦地方或繁 重岗位上工作,面对急难险重不敢挺身而出等等。这些都是不遵从组织安排的表现。
组织的需要讲求的是服从整体利益,不提个人诉求。在这方面,赵一曼为我们党树立了榜样。有句名言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榜样的民族,榜样带给我们精神力量,是时代的精华、未来的方向!不断发掘榜样、树立榜样无疑应成为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抓手。
【编者按】赵一曼用她的一生为我们展现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对人的生命的巨大影响。赵一曼从精神启蒙到行动救国这短暂的一生,是一首英雄的诗,是一部抗战的史。赵一曼烈士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那种“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高贵品质,那种用鲜血和生命坚守初心、矢志奉献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个人的心。新时期里,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还要依靠一代代有理想、有担当的有为青年勇当时代先锋,在赵一曼精神的引领下砥砺前行,鼓舞和鞭策自己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使命。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