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长征】信念的力量冲破天,没有过不去的草地和雪山

作者: 傅春阳 点击:856 发表:2024-06-18 08:59:04 闪星:7

  什么是信念?信念是意志和力量的源泉。信念,似煤炭似火油,它能燃起熊熊的烈火,能推动人生的航船,闯过层层激流险滩,达到理想的彼岸。如果说理想是奋斗目标的话,那么信念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意志和力量、信心和决心。理想和信念是我们每个人确立革命人生观的前提。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才能够不畏艰难困苦,征服无数自然险阻和敌人,排除万难去争取长征的胜利。


  一、生命禁区靠大家顽强去穿过

  困难好似弹簧,它强你弱,你强它弱。长征途中,红军广大指战员不仅要突破国民党军队重兵的围追堵截,还要征服和战胜来自大自然的各种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种种磨难,总是强者。

  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经过的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人迹罕至,山高谷深,气候变化无常。经过长途跋涉和连续作战的红军指战员虽然疲惫不堪、缺衣少粮,但他们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冒风雪,战严寒,在雪山上艰难地前行。许多将士累倒、冻僵,长眠在雪山上。红军战士刘志海冻死在雪山上,但他临死前还从雪堆里高举起一只手,紧握着党证和向党交纳的最后的党费——一块银元,表现了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红军指战员就是凭着这种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征服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在长征途中,红军跨越了数十条激流汹涌的江河,征服了数十座高山峻岭,穿过了有“死亡陷阱”之称的渺无人烟的茫茫草地。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长征中的红军一再面临能否克服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折磨的严峻考验。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中跨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000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没有道路,没有人烟。有首歌谣说:“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但是,红军是铁打的英雄汉,他们凭着惊人的意志、靠着坚忍不拔的理想信念,征服了“神山”。发现他们的遗体都非常轻,一只手就可提起,而且一拉就发生断裂。在这些悲壮的生命故事里,人们知道了什么叫“流尽最后一滴血“耗尽最后一点力“。


  二、信念激励妇女儿童争先恐后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弱势群体争先恐后走完长征路不可想象的。

  在长征的队伍里,“红小鬼”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胡耀邦、萧华等都曾是有名的“红小鬼”。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有些十二三岁的孩子一定要跟着红军走,谁也劝阻不住。这个年龄段,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的时候,但他们已经尝尽了人间的艰难困苦。人们后来所熟知的蔡畅和警卫员“红桃”的故事、陈赓和“红小鬼”的故事等,在长征途中何止成百上千。一个地方的老乡,听说附近有一些老红军牺牲了,当地苏维埃政府动员他们去掩埋尸体,走近一看,哪里是什么“老红军”,分明是一伙“小红军”,稚气未脱,老乡们潸然泪下。

  红军中还有一批女战士,这是长征途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著名作家丁玲在延安采访这些女战士时感慨地说了一句话,“长征最苦的是,苦了女兵”。据统计和考证,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的女红军有邓颖超、康克清、贺子珍等30位;红二方面军有李贞、陈宗英等22位;红二十五军有周东屏、戴觉敏等7位。红四方面军的女红军人数最多,共约8000余人。她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男同志们一起行军打仗,风餐露宿,还要担负起救治伤员、宣传鼓动等多项任务。曾任康克清警卫员的13岁女战士罗坤带着11个战士外出宣传迟归回来时部队已经北上,她们一路上靠乞讨、挖野菜过活终于在3个多月后追上了队伍。所有女兵被称为“政治战士”,行军途中要奔前跑后,往往要比一般的战士每天多走10多里,因此,周恩来赞誉她们是走了三万五千里的人。

  长征为了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维系党的火种,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准备北上抗日。不管前路上风云怎样变换,妇女儿童都能赴汤蹈火,激励广大官兵坚定目标的理想和信念,无论眼前的现实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也无论实现理想和道路上遇到多少挫折,都毫不动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坚忍不拔的走完长征路。


  三、每个关键时刻官兵挺身而出

  信念上升到信仰,关键时刻对党无比忠诚的写照。信念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源之水,不是无本之木。对党的忠诚,为信仰注入了丰富内涵,也注入了生机活力。在长征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对党的忠诚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奋斗个体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危急时刻,毛泽东以正确的主张和力挽狂澜的气度赢得了党内的大多数,也在实际上确立了自己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重新回到红军,一切都不一样了。从遵义会议到四渡赤水的100多天里上演的惊险曲折,正是险象环生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缩影:毛泽东带领3万红军将士依托赤水河,驰骋于云贵川三省,与国民党40万大军周旋,南北纵横千里,东西往返数次,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灵活机动,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化被动为主动,跳出了国民党40万重兵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在中国军史上留下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经典,成就了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

  红军战士信仰长征必胜,无论何时何地对党无限忠诚。1934年9月15日,红六军团在通道县杉木桥地区的小水与敌李觉部第五十五旅遭遇。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冲出包围,激战所剩的8名红军战士,为了不当俘虏,手挽手毅然跳下悬崖,全部壮烈牺牲,演绎了无名英雄的壮烈篇章;红五军团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面对五六倍于己的敌人,在突围时不幸腹部中弹,伤重被俘。1934年12月上旬,当敌兵押送他至道县石马桥时,他乘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抠出肠子绞断,把鲜血洒在长征路上,牺牲时年仅29岁,谱写了长征史上悲壮的一页;1935年11月9日,贺龙率领红军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出生仅18天的贺捷生(贺龙女儿)成为长征的一员。贺龙叮嘱妻子蹇先任一定要照管好女儿,强调过封锁线时,宁可让孩子憋死闷死,也不能让她哭出声,还交给妻子两枚手榴弹,告诉她,你们母女俩一旦被敌人包围无法脱身,就引爆它们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要因被俘而有辱红军的军威。没有对党的忠诚、对革命的忠诚、对部队的忠诚,大义灭亲、敢于牺牲便不会成为毫不犹豫的自主行为。


  四、依靠群众才能保证长征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一是因为这一信念代表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真理,而真理是无坚不摧的,不可战胜的。二是因为这一信念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和代表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所以,这一信念才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生命力,才会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强大动力。

  为了谁、依靠谁,关系要明确。红军长征开始距今九十年了,但长征精神却万古流芳。长征精神是红军将士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主观能动的反应。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能动性观点,同时必须坚持群众观点。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从长征精神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长征精神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特别是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使长征走上了一条摆脱困境的成功之路,而红军的大多数是受苦受难的穷苦人,他们是长征精神的主体实践者和中坚力量,这正是长征精神的力量源泉。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帮助解决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仅要冒着对岸的敌人的炮火,还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渡过河,必须找到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响了。老船工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4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蒿撑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险境,把红军勇士送到对岸。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4天4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人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共产党和红军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五、发扬光大将改革进行到底

  纪念长征而言,其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意义要深刻得多。长征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持何种意识形态,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不畏艰难,为了理想勇往直前的信念就像一盏明灯,永远具有“灯塔”的意义与价值。在新时期“深化改革长征”路上,这种价值会因为与时俱进而焕发出更多迷人的风采。

  大家知道,改革是利益调整与分配的过程,特别是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的政策和方案要充分考虑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在这个过程中,让群众参与,让群众敢说话会说话,多说话,让他们敢于对改革评头品足,各抒己见,这样就可集思广益,纠正错误,坚持真理,这无疑能使改革者随时查缺补漏,及时纠偏,并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没有群众的支持,任何改革都不会成功。坚决地把改革目标定位于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心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今天提高我党的公信力,提高公众信心,再次唤起公众改革意识新觉醒的唯一出路,非此,就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

  长征精神是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因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必胜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法纪,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小我融入大我,增强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巨大勇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取得全面深化改革新长征的胜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翻开红军长征波澜壮阔的篇章,雪山草地之行,无疑是红军长征史上最悲壮的一笔。红军长征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爬雪山过草地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唱。极端恶劣环境下,人若无坚定信念难以负重前行。广大红军将士能够克服、战胜过雪山草地的困难,首要的就是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这是走出死亡世界的强大精神原动力。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红军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如今新长征已经开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继承发扬长征精神,不懈奋斗。推荐阅读。配图并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