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咏屈原三首
作者:
崇文
点击:695 发表:2024-06-16 10:17:49
闪星:1
摘要: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称诗人节,是以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为主要目的而设立的传统节日。
抱石殉跳汩罗江,
百舸争相搜救忙。
以粽投鱼留楚子,
缅怀诗祖立端阳。
蒲艾青青避祸端,
香囊鼓鼓保平安。
黄粽投江含寄意,
龙舟竞渡祭屈原。
朝夕日月有流转,
端午良俗永续赓。
天问诗人虽已去,
应学屈子爱国情。
注:
1.楚子,系屈原美称。
2.天问,即《天问》,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爱国长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与插艾草、吃粽子、讲屈原爱国的故事分不开。整首诗共三段,讲述的是吃粽子的习俗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端午节家门口插艾草的风俗流传至今,躯邪避灾和护身的风俗,表达了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另,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那一天抱着石头跳汩罗江自尽。端午节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赏读。编辑 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