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于都河的荣耀
于都,地处江西赣州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催人奋进的民族精神遗产。宋景炎二年(1279年),文天祥率领宋军在于都抗元,他登游贡水南岸的罗田岩,登高望远,眼见大好河山沦落于敌人手里,祖国岌岌可危,不禁感慨满怀。他挥笔写下《集名大书罗田岩石壁》诗篇,并镌刻于崖,至今尚存。岳飞、文天祥、王阳明这些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战士,都与于都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忠贞爱国的大义情操和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注入了于都人的血液,成为世代传承的爱国基因。
于都河(又名贡水),是于都人的母亲河,也是于都人的骄傲和精神寄托。它不仅见证了那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而且亲自“参与”并帮助红军踏上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万里征程,与亲人红军依依惜别,款款深情。1934年10月的那个夜晚,于都河水默默流淌,溅溅鸣吟,8.6万中央主力红军集结河岸,开启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贡水一渡,撼天动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遭受重大损失,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红军将士们满怀悲壮、沉重,心情黯然。前路茫茫,红军将要走向何方?要往哪里去?走多远?他们都不知道,未来结局如何?同样难测未卜。谁也没有想到,渡过这条河,是一条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路;谁也没有想到,渡过这条河,将会面对多少艰难险阻!叶剑英元帅有感而发,作诗述怀:“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用易水河边击筑高歌送别壮士荆轲的典故,比喻红军夜渡于都河的情景,悲壮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有人却能在危机中看见希望,从失败中洞悉未来,从黑暗中发现曙光。据说长征出发前,毛泽东到云石寺辞别好友乐能和尚,乐能和尚问毛泽东:何时回来?毛泽东握住他的手说:“三、五年后会回来。”伟人的胸怀毕竟与众不同,其信心之足,气魄之大,眼光之锐,叹为观止!“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三、五”一十五,十五年后果然凯旋而归。是智者的乾坤洞悉还是历史的机缘巧合?冥冥之中是什么力量在发挥作用?是人事之功还是天意之助?或者兼而有之。时任李德的翻译伍修权后来回忆说:“最初博古、李德并不打算带毛泽东走,后来因为他是苏维埃主席,在军队中享有很高威望,才被允许一起长征”——一个偶然的因素改变了历史!1934年10月18日,毛泽东跨出他在于都北门的住所何屋门槛,向东门渡口走去,踏上浮桥,渡过于都河,从此,毛泽东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辉煌和胜利的彼岸。
“俱往矣,换了人间。”如今的于都早已成为一座被红军长征的红色光环笼罩装点起来的城市。漫步于都县城,满眼尽红色,无处不“长征”:长征第一渡、长征公园、长征广场、长征大桥、长征大道、长征邮局、长征小学、“长征宾馆”、“长征超市”、“长征网吧”……处处都能感受到红色气息,时时刻刻让人想到那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于都的精彩和热闹都集中在这条于都河边。当年红军渡江的几个渡口,现在已全部架起了大桥。两岸高楼林立,车辆穿梭奔驰,行人熙来攘往,街头繁华热闹。清澈的江水平静地从于都城穿城而过,两岸江边湿地公园花木葱茏,整洁宽敞,休闲设施完善,锻炼、休闲、散步者三、两成群,游客络绎不绝。1934年10月18日,就是在这里,中央红军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从此,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而为世人所熟知,不仅有载入史册的荣耀,更成为十分稀缺的红色旅游资源。
位于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是前来于都游览的人们必到打卡之地,它详细记载了于都人的牺牲和奉献,集中承载了于都人的骄傲和自豪。“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由集结广场、纪念广场、长征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组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集结广场,地面镌刻了一幅巨大的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路线图上标明中央红军是从雩都(于都)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之路,纪念广场上有“长征从于都出发”的主题雕塑,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的一块巨大石碑上,刻着红色醒目的“长征源”三个大字。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乘飞机、坐火车、换汽车,辗转7个多小时来到这里。他深情地说:“当年革命十分艰难,也可能不成功,但人们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一定会前赴后继,哪怕当时不成功,将来也必然成功!这个理想信念我们一定要有,要把这个火烧得旺旺的。”
于都这个“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来之殊为不易,不是建设资金的问题,而是“名分”的问题。由于中央苏区8万多红军是1935年10月上旬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宁化、长汀不同的驻地出发到于都集结后,统一踏上万里征程的。所以长汀、宁化、瑞金、于都四地都曾经争打“红军长征出发地”这张牌,各自修建了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设施。四地的党史研究专家都纷纷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或文章。全国各类长征文献、著作中对长征出发地也是各自表述见仁见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直至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有关领导部门召开会议强调长征出发地问题不要再争了,明确由瑞金打“红都”牌、于都打“长征牌”、宁都打“反围剿”牌、兴国打“将军”牌、大余打“三年游击战争”牌,并把它们称为赣南红色旅游的“五朵金花”。2019年5月,总书记向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至此,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一锤定音。
穿过集结广场拾阶而上,进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在这里,除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更触动人灵魂的是大量来自当年的长征历史文物,看到了搭浮桥用的门板,还有被单、草鞋、箩筐、藤篮、锅碗、渔船……所有几百件文物都弥足珍贵,走近这些文物,仿佛走进历史,每一样都有着感人的故事:一口行军锅,铜质,带有枪眼,口沿处铸有铜环拉手。长征出发前,负责人项英对房东钟伦扬说:“老钟,我们这次行军要轻装上阵,这口锅就当是红军的一份礼物送给你们了。”推让再三,钟伦扬最终收下了这口行军锅。红军走后,敌人挨家挨户搜查,钟伦扬什么也没顾,背上锅就往屋后的大山跑。敌人发现了,举枪“啪”地打了一枪,子弹打在锅上,子弹穿过锅并没有击中钟伦扬的要害,他只是受了点轻伤。钟伦扬舍身保护的行军锅,“救”了他一命。钟伦扬去世后,他的儿子把这口锅交给了博物馆。这里还有一双保存完好的绣球草鞋,它述说了一个让总书记感动的故事:绣球草鞋是红军谢志坚的未婚妻为他编的,长征途中因为不舍,这双鞋他只穿过两次。一次是过金沙江,谢志坚想起家乡春秀送他过于都河的情景,他穿上了这双草鞋;再一次是强渡大渡河,由于战斗激烈,他怕再不穿就没机会了,就又穿了这双草鞋。革命胜利后,谢志坚回到家乡寻找春秀,才得知春秀已被敌人杀害了。这双草鞋更被谢老视为生命好好地珍存着。后来谢老把草鞋捐给了长征出发纪念馆,还特意在鞋面上绑了两个红心绣球,以此来纪念春秀。习近平在参观时听说了这个凄美的故事,还关切地询问了谢老红军及未婚妻亲属后人的情况。
出了纪念馆,来到当年红军渡江码头之一的于都东门渡口码头,在一块巨石上,有参加长征的杨成武题写的“长征渡口”四个大字。伫立石碑前,望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河水,凝视着“长征渡口”四个苍劲的大字,脑海里思绪翻腾,眼前浮现出八十多年前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那个悲壮的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领袖和八万六千多红军将士“星夜渡过于都河”的情景影影绰绰,无数的火把,将于都河水映得通红,映照着出征的队伍远去。老人、妇女和孩子们来到渡口,频频挥手与红军依依惜别,送行的歌声情深意长:“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
广场边有一块横卧的石碑,上面雕刻“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12个大字,是周恩来的题词。有资料这样介绍:当年,中央红军渡于都河时,河面宽有600多米,水深数米,水流湍急,河上没有桥,红军在于都河共架设了5座浮桥,全部用当地百姓顷家而献的800多艘小木船和种木板搭建而成。于都的百姓纷纷把自家的床板、门板、店铺板捐献出来,一位70多岁的曾大爷,在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材捐献之后,硬是把自己准备留着用的一副寿材送到了架桥工地作为架桥之用。周恩来得知后评价道:“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据纪念馆统计资料:长征前,于都人积极响应党中央“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踊跃参军。当时仅30余万人口的于都,参加红军人数达67709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1/4强,其中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多达1.63万人。跨过于都河参加长征的于都子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只剩277人,其中有16位共和国将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创造的!
【编者按】于都河,哺育于都儿女的母亲河,在红土地上已静静地流淌了数千年。直到90周年前发生那个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于都河完成了从平凡到神奇的嬗变,从此名扬天下。它不仅见证了当年红军抢渡于都河,还见证了苏区人民群众与党和红军的鱼水深情。90周年前,红军战士手中有火种,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高唱战歌,从这里出发,踏上了艰苦卓绝的伟大长征路。他们用信仰点亮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让我们将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传承,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