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八女先烈、光辉照后人

作者: 傅春阳 点击:630 发表:2024-06-03 08:39:09 闪星:6

  人物小传:1938年夏天,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的一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桂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战士发现日军围追堵截,急忙向外冲。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她们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挽臂涉入了乌斯浑河,壮烈殉国。她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建国75周年前夕,我自然想起《英雄儿女》主题曲: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长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没有八女投江等无数先烈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更没有神州中国的繁荣昌盛!因此让我们再一次回顾“八女投江”的故事!


  一、国难,走上革命路

  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国破家仇使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八女投江的女战士们就是这样。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入桦川县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一九三四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等地从事秘密抗日活动。一九三六年,经组织批准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结为革命伴侣,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先后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

  她运用在师范学校学到的知识,编写识字课本给抗联战士上课。还发挥文艺方面的特长,经常给官兵们唱歌跳舞,活跃了部队的文化生活,深受大家的欢迎。后调到第五军妇女团,历任小队长、政治指导员。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婴儿,随第五军第一师西征。

  安顺福,1915年生于穆棱镇新安屯朝鲜族家庭,她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3岁就跟随父兄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屯子里成立党支部和抗日救国先锋队组织,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她16岁就和屯子里的青少年们站岗、放哨、抓坏人、贴标语。1933年1月,由于叛徒告密,敌人对新安屯进行了疯狂大搜捕,有七人惨遭杀害,其中就有她的父亲和弟弟。民族仇,家乡恨,使她更加坚强。毅然离开家乡,参加抗日联军4军,分配到被服厂工作,不久任被服厂厂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抗联各军西征,这时她和其她妇女加入5军妇女团。

  杨桂珍,1920年11月生于林口县东柳树河子屯(现莲花乡东兴村),杨父为人豪爽仗义,过往行人常寄宿他家,将他家誉为杨家店。她七岁丧母,十来岁就在家做饭,管理家务,十七岁嫁人做童养媳,不久丈夫就病死了。婆家曾许媒将她卖到远乡,她因抗拒经常遭到打骂、受了很多苦。1936年冬,抗联5军来到牡丹江下游活动,女兵队长王玉环和班长徐云卿和她相处很好,劝她参加抗联,她很愿意,当年12月就跟部队走了。她在部队机智勇敢,很快加入了党组织。

  王惠民的爸爸是抗联5军的副官,叫王希文。因为父亲在抗联,家里的房屋被日寇烧毁,小惠民和几个弟弟妹妹跟随妈妈无家可归,到处躲避日军的追捕。12岁那年,她坚决跟随父亲上山参加了抗联。不久,她的父亲牺牲了,这使她更加坚强了。

  西征的头一天,13岁的她内心有些抑制不住兴奋,她知道,过了三家村子的乌斯浑河,就是四合子村自己的家了,可以见到妈妈、弟弟、妹妹了,她怎能不高兴呢。到抗联快到一年了,虽然在野外受冻挨饿,又有鬼子追击,她都坚强地挺过来了。想到快到家了,生性活泼的她唱起了最爱唱的那首歌:“日出东方分外红,曙光照满城,大家快觉醒,看看鬼子多奸凶,国家人民全叫它坑。”十三岁还是个孩子,但在那个非常的年代里,她俨然已经是个大人了,而且是在深山密林里扛枪打仗的抗联战士了。

  胡秀芝、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和她们一样走上革命道路。八女除冷云安顺福外,其余6人均在林口县。


  二、宁死,掩护大部队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四和第五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当时,乌斯浑河还在涨水,河面很宽,水又深又急,原来的渡河道口已被淹没,很难找到。为了防止意外,会泅水的金石峰带领八名女战士现行渡河。金石峰试探着向对岸游去,冷云带领女战士随后也准备下河。就在这时,敌人发起了进攻,并速迅包围了抗联队伍。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冷云为了大部队减少损失,在此生死关头,她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破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呐喊一“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抢,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8名女兵时,变得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8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八名女战士面对日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她们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了枪支,冷云背起一名受伤的姐妹,她们相互理一理头发,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集体投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最大的年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13岁,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了“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三、为国,战死最光荣

  为了不让大部队的更多同志牺牲,8名女战士勇于牺牲。她们可以不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完全有生还的希望,但她们却做出了惊心动魄的举动,放弃自己救大家!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在战斗中,她们的顽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又是那么的可歌可泣。八名柔弱的女同志要对付的却是敌人的大部队。她们心里明白,前面是凶恶的敌人,后面是滔滔的河水,面临死亡冷云说了一句话:“为中国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这是一句多么伟大的话呀!八位女英雄牺牲后,目睹八女投江这一幕的日本指挥官这样感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二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以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气节,强烈的感染着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女烈士,在黑龙江林口县乌斯浑河岸边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亲笔题词:“八女投江,永垂不朽”。2009年9月14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面向全世界人民,介绍英雄群体中,唯一一个女性群体“八女投江”。这是牡丹江抗战十四年历史的一个突出亮点,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红色标记,为了褒扬先烈,教育后人,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建“八女投江纪念馆”突出“八女英烈、视死如归、忠魂永驻、流芳千古”的主题,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高风亮节。


  四、精神,鼓舞后来人

  八女烈士离开我们80多年了,但她们的精神与天地同存!八女英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符号,这种精神表现不畏强暴,不甘屈辱,舍身忘死、奋斗到底。她们体现出打不垮的民族尊严!她们娇弱的身躯却是铁肩担起民族大义。重温八女投江的壮举,再一次回到抗日战争那段烽火岁月,于今天我们无疑是非凡的精神洗礼!仅仅八个年青的生命温度,是以灼热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视线,给人以强烈震撼!其一,谁不知道生命的可贵,谁不知道青春的美好!但没有她们的牺牲,哪有我们美好的生活!当代青年不要忘记今天幸福生活怎么来的,要特别珍重青春和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其二,八女在冷云的领导下,抱成一个团,挽臂赴江,这种团结一心、合舟共济的精神,永远鼓励中华儿女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其三,八女为了掩护大部队,宁死不屈,名存千古;那些贪生怕死,叛变革命的人,遗臭万年!“其四,八女投江”以无可雄辩的事实告诉国人:中国共产党是最具有凝聚力的全国抗战领导核心,只有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抗战才能取得胜利。在“八女投江”的感召下,无数抗联战士和全国的仁人志士、革命群众,纷纷奔赴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和八路军,组成强大的抗日统一战线,使日本侵略者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濒临灭顶之灾。


  五、对比,我感慨万千

  今昔对比:这八位投江的女战士,英勇就义时平均年龄不到十九岁。现在看来,都还是孩子,都是最如花似玉的年纪,正在温室里读书,在父母面前撒娇呢,有的在幸福热恋中。但因为国家积弱积贫,被人侵略、被人欺侮,只能奋起反抗。无数这样牺牲的英烈,人生虽短暂,却让生命的长度不断延伸,为我们后辈人点亮了前进的灯塔。也因此,才有如今的山河无恙,才有如今的岁月静好。当然,说起投江事件,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并不只是这8位女战士。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断后部队也曾经被敌人追赶到河边。面对奔腾凶猛的河水,这些英勇的志愿军战士,都选择了走向大江,选择了宁死不屈,选择了怎么也不做俘虏。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华儿女的牺牲精神,也看到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云南的松山战役牺牲一千多名娃娃兵,他们只有九岁至十五岁。正是有了无数的敢于牺牲的中华儿女,才能在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爆发出无可比拟的战斗力,最终取得民族独立战胜的伟大胜利。

  八女,如果不是身穿军装,也只是爱流泪的小姑娘。如果没有那场战争,也该在这江边约会情郎。假如她们不曾离去,一定也喜欢商场的橱窗。如果没有遭遇豺狼,她们该是秋天待嫁的新娘。可侵略者的枪口,瞄准了她们的胸膛,一腔青春的热血,抗联战士的担当。八女投江,慷慨地投江,悲壮地投江,英勇地投江,壮烈地投江。八朵鲜花从此化做了江上日夜歌唱的波浪。

  当年的烽火年代,山河破碎,包括少年在内的国人都都自觉爱国奋进、挺身而出!今天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我们仍需爱国奋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在当今互联网社会中,中学生爱国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一大重要问题。相比于战争年代,爱国这一个词已经显得并不是那么突出。人们似乎在潜移默化的开始崇洋媚外,并且已经开始以不可抵挡之势影响了整个社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经有绝大部分中学生已经有了“国家的事归国家,关我什么事”等一系列不良的思想,并且人数还在持续的提高。而在此方面的问题,我认为一切的根源是因为人们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现在的中国太安全了,和平年代太久了,所造成人们对国家的安危的概念的淡化。

  古往今来,历史上有多少能人志士为捍卫国家的尊严,为国家的繁荣和昌盛而鞠躬尽瘁。舍生忘死,而他们的最终目标不过是一个保家卫国。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让青少年将爱国的信念深深的刻于心底,则需要让他们理解到,和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中国是如何从历史中摸爬滚打的站起来的,要让他们深深的理解到我们中国的革命先人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和多少的汗水,以及多少性命才换回这家国万兴,国泰民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八女投江”的事迹是我国14年抗日战争历史上的壮烈一页。86年前,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入滚滚的乌斯浑河英勇牺牲,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战歌。八女投江是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巾帼英雄中极为壮烈的英雄事迹。她们的事迹成为中国女性的骄傲,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八位女英雄的光荣事迹一直流传至今,她们无畏的牺牲精神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她们的生命,永远的停留在了那个如鲜花般灿烂的年纪。80多年来,八位女战士的英雄事迹以各种方式在广泛流传,她们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的精神将永载史册!这篇文章以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反思为读者呈现了“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它提醒我们英雄精神的伟大,以及现在已经有绝大部分中学生的一系列不良的思想。这个故事永远值得被传颂,以激励后人坚守信仰。八女英雄将永远在中国抗战史上熠熠生辉,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敬仰。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