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五一小长假,最悲催的事情便是广东梅龙高速塌陷致48人死亡,而最暖心的是老人下跪“逼停”后来车辆。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一句安慰的话,还是真的呢?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该成语出自宗璞《南渡记》,意思是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类似于《塞翁失马》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与老子的“福之祸之所倚,祸之福之所伏”有些相似。
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说法符合《易经》否极泰来的命理。其实,大难不死本身就是人生之万幸,经历了死亡考验,以后对人生应该比别人看得更通透。毕竟是死过一回了,不然不白死了吗?偏偏有的人大难不死,便开始胡作非为,否则觉得死了都亏得慌,这样毁损福报,后福又从何谈起。
我人生的幸福便开始于一次大难不死。那是二零零一年的正月十五,岳母给我们拿来了一只鸡,老婆在我们不足二十平米的出租屋里炖鸡,由于空间狭小,氧气不足,最终造成了我们夫妻二人煤气中毒。老婆出现了昏迷,我也头昏脑胀,浑身无力,好在我们关闭了液化气,顺利地逃到了走廊,算是捡了一条命。 虽然我的健康受到了一点损伤,但命还在,从那之后我对人生的意义便有了新的看法。即使后来在书中读到人生没有意义,好在结尾还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的。如今我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才深深感悟到心态平和便是最大的幸福。
再到后来,我接触了佛教,对死亡逐渐没有了恐惧。过来人也都明白,肉体终有一天会消失,这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死亡,在佛教里叫做阶段生死。文人们把死亡进一步升华,认为自己的诗词文章等一定会流传下来,家风传统等一定会继承下去,从而产生了精神不死。真正的修行者能看到我们所看不到的东西,他便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灵魂也是不死的。通过学习和人生的感悟,我逐步认识到人们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话的认知是错误的,是因果顺序颠倒了。我个人认为因为有福报未尽才会大难不死。人的死亡往往分为三种情况:寿尽而亡,禄尽而亡,福尽而亡。有福报的人才会大难不死,人生最好的积累福报的方法便是积德行善。积德行善需要福德因缘,更需要智慧!
朋友,对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是怎么看的呢?
【编者按】民间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官场中说成“大难不死,必有后禄”。这其实不是什么迷信的说话,而是一种很有哲理的分析。大难不死能让人从浑浑噩噩的生活中惊醒,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生活,重新认清人生的目标,这是一种脱胎换骨似的新生。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