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徐学聚:溪兰绽芳香自幽

作者: 天之蓝 点击:434 发表:2024-04-24 10:40:08 闪星:6

摘要:人的名,树的影。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徐学聚为官,保持了儒家倡导的温良恭俭让优良品德,从民意孚民望,造福百姓留政德,是为当世为官之楷模。他就像兰溪崖岸生长的一株幽兰,花中君子,暗自绽放着幽香。

  丹嶂阴茫长谷雪,翠岚光滴大江流。

  兰花十里照春水,小鸟无声香自幽。

                          ——浙江兰溪唐龙《兰阴春馥》

  浙江兰溪境内有三江五溪,皆属钱塘江水系,因县西兰江连接新安江、富春江,崖岸多兰,色如翠玉,无叶而香,故名兰溪。《兰阴春馥》是明朝正德年间浙江兰溪当朝大学士唐龙所作《兰溪八景》诗中的一首,写的是兰江春景。

  吉水志记也分别载有明嘉靖年、万历年进士曾同亨、邹元标各自写下的同景同题《吉水八景》诗,兰溪与吉水两地八景古诗作,其形式和内容所呈现的诗歌意境,表明兰溪和吉水两地人文和自然生态有着惊人的通体相似性,似乎是兰溪与吉水浙赣两地发生某种关联的隐喻。


  

  时间倒流到大明万历十四年(1586),一叶官舟从赣江往吉水城逆流而上,一袭平民衣着的浙江金华府兰溪人氏徐学聚携带家眷赶赴吉水就任知县。前往迎接徐知县上任的吉水贤达,争相亲睹来自浙地、进士出身的徐知县儒雅风气。

  在吉水城南口岸,各路贤达迎着江风拱手迎接徐知县的到任,徐知县作揖谦让还礼毕,转身回望赣水拍打着江边,片刻若有所思,仿佛忘却了一路的舟车劳顿。

  南方江浙地区素以文风鼎盛闻名,历朝出自江浙地区的知名文武达官贵人不可胜数。

  在浙江兰溪,徐学聚家庭虽不敢说名门望族,称书香世家绝不是虚名。其祖父徐袍(1497—?年),幼聪慧,十三岁补弟子员,领嘉靖十三年(1534)乡举。崇尚正学,每日整衣冠读经史,常常通宵达旦。通《五经》尤精《易》学,善因材施教,远近求学者至数百计,而“贫者必却其资”。“耕十二亩田”,身居“陋巷斗室”无改其志,对本族子弟必讲书礼,敦睦之风闻于乡里。据当地志载,徐袍还是“吉州名谏”邹元标的忠实粉丝,时常在乡里传习邹元标艺文,被乡人尊称为“兰溪先哲”。

  徐学聚的父亲徐用光(1521-1555年),“少禀家学,性尤颖异不凡,十六七文学已成。”嘉靖三十二年(1553)二甲赐进士出身,授工部主事,负责都城治水之役。日夜与役民一同露栖河上现场解难督工,筑堤1800丈,泄庐沟之水使毋涨,京畿东部各县全依赖之。旋即升员外郎,赴督山东临清各地数以几百计的朝廷贡砖窑厂兼治河道,恰遇河道淤塞,梁家乡近百里捐款公帑排浚,不到半月河漕畅通。有大胆役吏借治水之役受捐之机,克扣捐银说是补充公务用度(现今私设小金库行为),实际想中饱私囊,遭到徐用光谢绝和制止。临清李姓州守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徐用光上疏弹劾,后又被朝廷任命为屯田司郎中,临清民众相送百里外。赴任途中身患重病,行李简单且囊中无几,临清各地贡砖窑户纷纷捐助为汤药资,徐用光不许,责令退还,并对前来捐助的人说:“我如此衣,尔何以墨污之耶?”不数日病卒,年仅35岁。徐用光生平不问家事,闻得父亲病故,急奔归居丧,哀毁至呕血。闲常嗜诵读,曾携堂弟徐用检(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往罗山庵讲学。临清民众称颂徐用光,德政碑勒刻“烈火真金”,身后配享当地学宫官宦祠。

  徐学聚出身完全可称书香官宦门第、“进士之家”,从小深受家庭传统儒学思想熏陶,其家学严谨厚实,家风清正俭勤,对他学识成长与人格思想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万历十一年(1583)徐学聚中进士不久,被朝廷初授江西浮梁知县,浮梁县在唐天宝元年“因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名。

  明朝浮梁县主产茶叶、御用瓷器,境内的高岭村是古代景德镇制瓷原料的产地,国际黏土矿物学通用术语——“高岭土”命名即源于此。浮梁属典型山区,民好争讼,境内贼寇猖獗,贼寇常以砖、瓷窑窟作藏身机动之地,甚难治理。徐学聚依靠当地民间力量采取“教化”与“清剿”两手抓的办法,使得当地治安大为好转。

  兰溪带“水”,徐学聚一生经历似乎皆与带“水”之地结缘。万历十四年(1586)四十一岁的徐学聚调任吉水知县。

  吉水施政期间,继续依靠当地走群众路线,调查了解吉水实情。为尽快融入,他下帖回访当地贤达,串街走巷访问民间疾苦,为广纳益言,他“衙门八字开,有言献策请进来。”在吉水知县四年任期里,他除时弊、筑河堤、肃民风、修书院、济灾民,深得吉水民心。

  任初时,吉水县内户籍里甲管理混乱,民籍、军籍和黑户、户口人数增减等等数目混乱不清,造成赋役徭役负担不公,严重影响赋税徭役征管,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积弊不除,有失职守,徐学聚十分重视民心得失,痛下决心在全县开展户籍、人口、田地稽核普查,带领衙吏亲自前往各乡里督战,做到稽核无一缺漏。普查稽核结果一一镌碑于县衙大门进行公示监督,便于以后动态变化管理。后任知县赋税徭役征管,皆以徐学聚稽核普查数据结果为基准,军民官吏无法在户口、田籍数据上互相勾结作弊。

  观吉水志记,从南唐宝大八年(公元950年)解世隆开始“城吉水,高六尺周四里,设四门,”至当今机逢“峡江水利枢纽”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吉水县委县政府实施了气势恢宏的“县城路堤景观结合工程”,可见,吉水城堤筑修史简直就是吉水人民与天地自然相争的一部奋斗史。

  想当初徐知县逆水赴任回望赣江水岸之时,冥冥之中似乎早已注定要重蹈父辈治水之路,是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有幸的是,我们还能读到吉水先贤邹元标亲为徐学聚修筑城堤写下的文字特记。

  县城西南一带城堤,滨于赣江与恩江两水之间,发大水时常为两江水所侵袭,民众生命和财产皆为所害。徐学聚上任吉水知县当年,就亲罹发大水造成的灾害损失。他反思:“是将无城,无城将无邑,无邑又安能有民?”既然心系民生,就要付诸行动,于是主动担当作为修筑河堤。县衙里有位习姓官吏为城防长久计,也全心全意支持徐知县筑堤。徐知县还专派一位姓沈的衙吏具体负责筑堤事宜,沈姓衙吏完全听从徐知县指挥调度毫无怠慢。

  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日夜在工地上来回奔波,亲力亲为全心身投入筑堤。工程完工计长一百三十丈,高二丈,坝顶面宽三尺,堤坝土实石坚,质量可靠。筑堤完工之日,城内老幼填塞街巷自发奔向县衙,纷纷感谢徐知县造福民众之德。父老乡亲特嘱邹元标做文以表功德,并集资刻碑勒石题字:“徐公堤”。碑石安置在河堤留作纪念并供后人观瞻。

  吉水治下的民众因为人事关系和生存资源之故,常有纷争。徐学聚主持听讼,一切明断,绝不徇私枉法,他认为民风不端也是由于民众缺少教化以致是非不明。先前,吉水城内有文江书院,因当朝辅政大臣张居正修革朝政禁天下书院之故被毁,仅留下一块地基旧址。时任县令海宁人士陈与相,知邹元标家居地势低洼潮湿,要邹元标用朝俸购买书院地基建住房,而元标在归省乡里时却要求县衙恢复重建被毁书院,并致信陈与相,表示自己愿意无偿归还购买的地基用来重建书院。正当筹划时,不巧遇到陈县令外调,幸逢徐学聚接任,邹元标便与徐学聚相商重建书院事宜,得到徐学聚全力支持。徐学聚慷慨捐俸银,还亲自选定开工日期,指任沈衙吏负责书院开建。新建成的书院比以前的文江书院更加宏丽,因更名为“仁文书院”,徐知县又拨置官田倡捐民田以养书院办学。

  每逢遭遇水、旱天灾,吉水谷米价格就会急剧飙升,原因是县内奸商与境外贩子互相勾结,高价贩卖谷米出境牟利,徐学聚依法严惩,因使县内些有余粮。遇到灾民众多时,开官仓放粮,各地设粥厂救济灾民。有一年吉水全境复遭大饥荒,官方赈贷供给缺乏,徐学聚亲书倡议劝富人捐粮捐钱行义,为防止混乱,采取分发票卷给各地饥民办法,饥民凭票卷就地济供,无不从命。


  

  徐学聚在吉水为官四年,功绩斐然,朝廷升礼科给事中,后出为湖广佥事,升江西督饷参议,擢山东提学副使,升河南按察使,转福建左布政使,之后又以“勤勉功简”擢福建巡抚。在任福建布政使期间不费一兵一卒平定“白莲教”数千成员作乱,设海防抗西班牙、荷兰“红毛子”骚扰内地,打击内地奸商与菲律宾吕宋不法商人合谋走私贩私,使得海外走私商贩数年不敢进入内地。

  由于徐学聚政德斐然,其身后吉水人民将其配祀县学宫以及仁文书院与邹元标同,在福建,闽民为其立祀配享名宦祠。

  人的名,树的影。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徐学聚为官,保持了儒家倡导的温良恭俭让优良品德,从民意孚民望,造福百姓留政德,是为当世为官之楷模。他就像兰溪崖岸生长的一株幽兰,花中君子,暗自绽放着幽香。

  

     【人物小传】徐学聚(1545-1616年),字敬舆,号石楼,浙江兰溪人。幼从父用光、叔用检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初任浮梁知县,调吉水知县,因政绩擢礼科给事中,出为湖广佥事,升江西督饷参议,擢山东提学副使,升河南按察使,转福建左布政使。天启间赠副都御史,赐祭葬。著有《明朝典汇》《两浙名贤录》《历代珰鉴》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文章先讲述了当世为官之楷模的徐学聚比喻成“溪兰”的直接原因,后详尽的解读了他具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从民意孚民望政德的根源所在,与此同时更赞颂了他的为官之道就是从“舟水之喻”到“江山就是人民”,这种传统民本思想的有益传承,也是对当代以人民主体地位的做官之道的发展超越。徐学聚之所以被称为当世为官之楷模,是因为他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来绽芳香,这也就会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更使自己“香自幽”的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