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读书日】有一些唤醒,有一些抚慰

作者: 张建伟 点击:501 发表:2024-04-01 10:55:11 闪星:6

摘要:作品真是有性别的,这部小说具有很鲜明的女性作家的特征,作品风格清新,文字洗练,细致处如木纹,宏大处也有其山高水远之处——连接着检察理念的进步和社会正在发生着变革的大背景。

  读一本好的小说,仿佛多了一种人生,结识了许多不熟悉的人,丰富了自己头脑中的故事库存。

  我特别佩服能够创作小说的人,他们像上帝一样,能够凭空创造一个社会,构筑一个或者多个事件,就像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小说家说要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故事和情节,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物、故事和情节。他们的创造力,让人生,让人死,让人喜,让人悲。

  小说《念念不忘》是2023年12月新出版的文学作品,作者为三级高级检察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冯检察官(笔名修篱种菊,特别的“网络”)。小说以办案检察官为主人公,小说的故事是女孩被性侵的故事,全书贯穿着沦落与救赎、侵害与制裁、罪与罚的主线。

  这部小说是一部法律文学作品,属于检察题材。最初的名字是《检察一号建议》,该书以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教育部发出的检察建议(即“一号检察建议”)。

  2018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少年儿童的法治教育以及现实存在的预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问题,向教育部发出首份检察建议。“一号检察建议”的核心内容是针对校园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不严格、教职员工队伍良莠不齐、管理不到位,以及发生多起的儿童和学生被性侵害案件,就进一步健全完善预防性侵害的制度机制、加强对校园预防性侵害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出了具体的检察建议,力求建立起抵御性侵的屏障,防患于未然。

  一号检察建议缘起于一起性侵案件:教师齐某在学校强奸、猥亵多名女童,却心存侥幸,拒不认罪,司法裁判的结果是仅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以该案判决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轻为由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后,最终伸张了正义,齐某被改判无期徒刑。检察机关并未止步于此,以性侵未成年案件引起社会关注为契机,向最高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检察建议,体现了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和司法积极主义的自我塑造。

  小说《念念不忘》就是以此为背景,展开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塑造了秦小楠等鲜活生动具有时代特点的检察官形象,以及与性侵害少年有关的社会群像。

  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作者就是一名检察官,对检察工作十分熟悉,这才能够写出真实的检察官生态,准确的司法程序活动,塑造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司法官形象。无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切身经历,很难如此精准进行刻画和描述,很容易流于隔靴搔痒。

  这部小说,触及一个滚烫的话题,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作者注意到这些案件中有不少量刑较轻或者畸轻。有的案件被害人的境况令人震惊与同情,有的因奸致孕,引产、生子,饱受歧视,成年加害人却被从轻发落,理由竟是取得了被害人亲属谅解。作者被现实的案件和司法状况所触动,抑制不住冲动,创作了这部作品。

  显而易见,司法能够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真实发生的案件,有着足够的戏剧张力,可以为小说创作提供宝贵的素材。

  现实案件,有的远超小说家的想象,但是,没有优异的艺术创作能力,案件、事件就只是一种社会存在、司法存在,却无法转化为精彩的文学作品。小说家令人钦佩的,是他们饱满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足够的相关知识以及有着魔力的文笔。《念念不忘》这部作品,艺术性很强,作者的艺术创作意识和能力是令人赞叹的。

  这部小说,有些影视剧改编之便利。许多段落,类似影视的画面感很强,情节推进较快,读下去,时时有看电视剧、网剧的感觉。有时一段场景,一段对话,很快转向下一段,就像影视作品。

  作品真是有性别的,这部小说具有很鲜明的女性作家的特征,作品风格清新,文字洗练,细致处如木纹,宏大处也有其山高水远之处——连接着检察理念的进步和社会正在发生着变革的大背景。

  俗语云:文如看山不喜平,这部小说情节曲折起伏,既有对于被害人,被害人的近亲属经历的悲剧的描述,特别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尤其是他们的精神创伤,还将性侵一方也进行了富有立体性的、逼真而生动的描述。

  对于性侵、性骚扰问题的关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歌中唱到:“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有的小小的花,会被摧折。真实生活中的小红帽,不都能成功抵御狼外婆的侵害。在一个社会,女性被物化这一类根本的问题,在许多角落,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存在不少阳光未能摊开的地方。为此,家长要警惕,社会要警醒,司法要能动,文艺作品要推动社会向前进的方向进行变化。

  当然,一本小说,拯救不了所有的悲惨处境的人们,恶也从来没有因文学作品的存在而彻底消失,但是,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塑造作用,善良的人们能拯救一个就拯救一个被害者。本书这一类作品,有治愈作用,给人以精神希望,也有唤醒作用,每多一个读者,就可能增加一分社会拯救的机会,人性恶和人类恶行的阴影也会减小一分。

  为此,希望更多的作家创作这类作品,更多的读者阅读这类作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法治题材长篇小说《念念不忘》的作者是三级高级检察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修篱种菊(笔名)撰写的。作者不仅仅是文学创作者,更是书中未成年案件的亲历者和经办人,字里行间透露出沉重而真实的关怀情感。评论简介了该小说的创作背景、主题、小说具有很鲜明的女性作家的特征等,重点分析了作者勇于选择了一个当下非常敏感的话题去深入的探索既是出于作为一位检察官的担当与选择,也是作为一位女性的勇敢与热爱。同时,指出本书通过司法程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治愈作用,给人以精神希望,也有唤醒作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普法宣传教育“教科书”。简明扼要的评论,具有一定的导读性质。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