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闲思碎语

作者: 墨隐 点击:256 发表:2024-03-13 10:23:50 闪星:2

  艺术创造是少数人做的事情。少数人为什么要做,那得问天意。

  只有极少数人,愿意把功夫花在美的发现美的栽培上,多数人视而不见。

  多数人并非不爱美,他们是等着别人发现了指给他看,才会轰然叫好。

  所以,不能奢求很多人都不辞劳苦的醉心艺术,不可能的。多数人是以惰性的姿态从别人手里享受艺术,这便是俗众心态。

  而这种俗众也是艺术家所依赖的,说到底,不求邀众赏的艺术没法存活。

  桓伊路遇王献之,要求吹笛,桓伊亦不多辞,下马取笛奏《梅花三弄》,曲终扬长而去。桓伊知道遇到了知音,非一般俗众可比,俗众是长不出这样的耳朵的。

  然而,俗众之中总有一两个艺术感觉好的人,这样的人有一种气质气味,一旦发现,无论男女老幼我都想引为同道。如果这样的人还不自知,我便为他们着急。

  音乐能洗涤灵魂?当然。也许。每个人的灵魂不一样的,所谓佛的开悟,其实是自悟。那么洗涤也是自洗。有的人能洗,有的人本就太赃,洗不掉的。该作恶还是作恶,该粗俗依旧粗俗,上帝亲自来也救不了他。

  正因为有了灵魂能被洗涤的人,人世间才可以辨出正与邪,善与恶,雅与俗,良知未泯与良知丧失。

  音乐疗治孤独的方式是扩展孤独,净化孤独,使孤独变得美妙,有趣。

  每当那种轻柔或铿锵的具有穿透力的旋律响起,我总是会进入一个浩瀚的无人区,也许是星空,也许是山林,也许是江涛海浪或一望平湖……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别以为只是诗描绘的场景,它也是音乐塑造的妙境。自古以来,诗和音乐是一体的,分割了,那简直不是诗。

  我经常在高丘山野或湖边江边吹箫吹笛,闭上眼睛吹,眼前就幻化出种种诗意的境界,它们和音乐旋律融在一起,浑然妙境。

  有时候禁不住想:这世上如果没有了音乐,它缺少的远远不止音乐本身,音乐所涵盖的一切美的东西都不在了。

  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读书,尤其当今这个时代不可能。

  农耕社会,耕读传家的家风由书香门第薪火相传,进而影响到不识字的草根民众,他们也会对文化生敬畏之心,乃至顶礼膜拜。他们爱惜字纸,尊重读书人,但有机会能让孩子也去念书,那是天大的造化。因为他们明白,读书是提升人的品质乃至光耀门楣的唯一途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是胡说八道。

  今天不同了,商品经济社会,进阶富贵的途径已不只是读书。(特殊年代读书还能成为罪孽)大字不识也能成百万富翁,谁还非得要读书?

  如果人的普遍追求就是进阶富贵,满足私欲,那么即便读书也不过作敲门砖而已。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言:高等学府如北大清华,也不过造就一批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人生到底有意义吗?说实话,活了大半辈子,没看到。如果非要说意义,把所有的意义加起来都抵不过两个字:牵挂。

  这是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名利场上,人只有互相利用才有价值。那么名利场外,如果有一份哪怕是浅浅的牵挂,一声不带世故的问候,一句真心关切的提醒,也会使人从心底里顿觉温暖!这是人世间所剩下的最后一丝温暖,该是多么珍贵啊!

  如果这最后一丝温暖都没有了,这个世界就只剩悲凉!

  亲情牵挂,朋友牵挂,相爱的人牵挂,不能爱的人也未尝不能有一份祝福的牵挂,牵挂与被牵挂都可能是一份鼓励生存信念的精神慰籍。只有牵挂,使人觉着人活着还有存在的价值,或许这就是意义。

  一个只爱自己谁都不爱的人,哪怕开豪车住豪宅,饮甘魇肥呼风唤雨,乍看上去了无牵挂一派潇洒,其实活的跟猪差不多,压根连屁的意义都没有。

  人到老年,应修成一种仁爱之美,仁者爱人,爱一切可爱之人。放下执念,但不要放下牵挂。夕阳美哉,一个人未必读得懂,那就跟周围可爱的人共读,跟千里之外牵挂与被牵挂的人共读,兴许能读出更美好的意蕴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的闲思碎语中引出了艺术创造里的俗众心态,进而分析了俗众的来源作用和音乐疗治的浑然妙境的价值,从而揭示了“人生不能‘俗眼漫夸游泮水’,应该有‘牵挂’,才有意义”的主题。卒章显志。老年人要想夕阳美哉,不要放下牵挂,应修成一种仁爱之美,要做仁者,爱一切可爱之人。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