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南国民调

作者: 墨隐 点击:270 发表:2024-03-04 08:35:57 闪星:1

  小区不小,也不太大。高层住宅楼20多栋,半倚山丘,参差错落。高处放眼,翠绿中楼层隐隐,尽在婆娑掩映之中。

  小区内走走,坐坐,碧草掩径,绿荫遮蔽,虽盛夏,时有清风徐来,挥汗中不乏惬意,况从早到晚,鸟鸣不绝。

  大雨骤至,山风呼啸,有点惊人。因植被丰茂,喧嚣声如潮水不绝于耳。立在阳台,看树木在风雨中偃仰摇曳,又是一番景致。

  景色或可迷人,但一切总与心情相关。比如此时,我的心情正好。

  青年人忙碌,匆匆身影只在路上掠过,便显得老年人居多,或三三两两,或踽踽独行。树荫下椅子上,以及适合闲聊的地方,皆是老人们盘踞的领地。

  这里是回迁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有老城区旧房改造的居民,也有远远近近迁徙的山民,重庆人颇不少,可谓多民族杂居。他们操着古老的方言,南腔北调,叽哩哇啦。若作为听众,是采撷方言的好去处。

  每天上午9点左右,小广场凉亭之下,便逐渐响起一阵阵不甚悦耳的歌声,属苍老型,有男有女,不婉转却高亢,加之麦克风相助,其分贝胜过摇滚,绝非摇滚。

  我的笛箫距他们不远,他们歇了,我便响起。于是有人过来搭讪,乃至盛情邀请,我也就过去看看,有时吹上一曲助兴。

  据我听来,唱的较好的是一位坐着轮椅的女士,白发苍苍,显然有点专业基础。好像是某老剧社退休的戏剧演员。

  有回我问道:“宜昌这块有地方戏吧,有人会唱吗?”

  果然不少人会唱。尤其坐轮椅的那位老姐,唱起了流行秭归一带的花鼓戏,我这外乡人听着九曲十八弯,倒也婉转跌宕,颇有情调。什么词听不明白。据他们说,唱的十分地道。

  还有位老哥,男唱女声,唱的是远安一带“花鼓子”,乍听跟秭归花鼓戏差不多,细听却有区别,显然属另一块地域文化特色。

  我于是来了兴趣,继续挖掘:还有别的戏吗?乡下小调也好啊。于是乎“皮影戏”出来了,巴楚古调也来了,还有山中民歌野调,一个个听来,真个是味道十足,仿佛到了山野,回到了从前农耕社会。

  我尤其喜欢民俗的东西,在我看来,这都是古人留下的宝贝啊!

  上网查看,秭归一带的花鼓戏,远安一带的花鼓子,皆起自清朝同治年间,算来也有近200年历史。皮影戏更早,已经在巴楚之地流传上千年。巴楚古调则可上溯先秦春秋,不由想到《乐府》《楚辞》《诗经》,一定是大有渊源的。

  这些古代民歌,都是地域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大都已列入非遗。

  在我看来,中国的戏曲,除了江浙一带的昆曲、越剧、锡剧、评弹之类可称婉约雅致,其余大都是大唱,大叫,大闹,锣鼓喧天,剧场里闹得人头疼,若在山野空旷之中,则另有一种高亢柔美的韵味。如陕西的秦腔,陕北民歌,野外嚎起来就十分迷人。

  除了民俗民歌,我的关注点还在这些跟时间赛跑,跟光阴搏命的老年群体。他们有自民国走过来的前辈,经历过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也有如我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经历过“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当过知青,然后改革开放,下岗,待业,做生意……在社会变革的潮流中一路挣扎,马不停蹄,还没怎么准备就一身疲惫的步入了老年。

  任何国家民族绝不能忽视老年群体,他们的吟唱,声声牵动着社会的神经。他们的幸福与困厄,健康与疾病,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检验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他们的疾苦与艰难,可以轻易击穿那些精心编织的口号。他们的幸福感,直接标志着全体人民的幸福,标志着一个国家民族真正的强大。

  这样自由的集会歌唱,一般进行到11点左右解散。

  一位老哥,拿起一个装了不少饮料瓶的蛇皮袋子,熟练的挂在那位老姐的轮椅背上,老姐则顺手拿起一根带夹子的木棍,他们显然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夫妻。

  仔细观察,小区里参与拾荒的老人可不止一个两个,差不多构成一个群体。

  看着挂着蛇皮袋子的轮椅消失在转弯处,我在心底里默默送上一份祝福。

  忽然想起微信群里一位老哥发的漫画:炉子上一把冒着热气的茶壶,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人生就要像茶壶,屁股都烧红了,还在吹口哨。”

  2021.7.31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在南方一个小城的小区徜徉,这里都是回迁户,湖北人有,四川人也有,城里人有,山民也有,杂居一处,方言荟萃。年纪偏大的早上在这个小区空地消闲,作者想听当地民调,这些上了年纪的远近居民竟争相唱起乡音,宜昌秭归花鼓戏,远安一带“花鼓子”,皮影戏,巴楚古调,山中民歌野调,“味道十足,仿佛到了山野,回到了从前农耕社会”,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是视听盛宴,只有深入民间才能听得地道纯粹,作者不虚此行!只是这些老者晚年生活质量不是很高,让人担忧。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