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开国将帅授衔1955》三大看点与三点启示
尽管新片《开国将帅授衔1955》排片一直比较少,最近本人在电脑“爱奇艺”上注册会员观看了这部影片,总的感受是该片无疑是一部深情缅怀讴歌开国元勋、开国将帅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情演绎讴歌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敢于牺牲、所向无敌的铁血军魂,加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之红色历史正能量电影大片。该片尊重历史,人物众多,演绎到位,可圈可点,总体成功,给国人以启迪、鼓舞和力量!
这部电影以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授勋的这段历史为主线,通过我党我军的主要领导人和我军一些主要将领多次穿插回忆和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现了他们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立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和牺牲精神,为观众们展现出一幕幕充满革命激情和铁血荣耀的历史画面,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人民军队和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该片蕴藏着令国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激励斗志的较强艺术震撼力与感召力,其至少具有以下三大看点与亮点:
看点之一:该片激情演绎、再现和诠释了开国领袖、开国元勋、开国将帅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襟
授衔授勋被称为“最难做的工作”,我军首次授衔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取得成功,其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各级评衔党组织实事求是,全面衡量、公平公正,客观准确;另一个方面,开国元勋和开国将帅们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为而不争、功高不居。正如毛主席称赞许光达大将是“共产党人的一面明镜”,许多开国将帅们自觉都做到了这一点。
影片这样的开头引人入胜,令人赞叹。1955年的一天,负责我军首次授衔工作的彭德怀、罗荣恒向毛主席介绍大元帅服的设计制作特点,毛主席向身边的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说:“这个大元帅就免了吧,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多不方便啊!”
毛主席接着说:你周恩来是八一南昌起义的前敌总指挥,是我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刘少奇也曾当过新四军的政委,刘邓大军威名远扬,邓小平是二野的政委,你们是不是也要授予元帅军衔的呵。周恩来、刘少奇先后向毛主席表示:已在地方工作几年了,这个元帅军衔就不要再评了。邓小平笑笑说:当什么元帅哟,早不带兵了。
这时,毛主席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都要授衔的话,那我们不就变成军政府了吗?”正是由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率先垂范,带头不授衔,许多战功赫赫的战将们这时也自觉放弃了评衔。诸如:滕代远、李先念、邓子恢、张鼎丞、习仲勋、薄一波、杨尚昆、程子华等领导同志曾经都是独当一面的著名战将,这时他们因已进入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中枢与授衔失之交臂。
接着,银幕上出现了以下几组我军将领以人民利益和革命大局为重,礼谦让衔的感人镜头画面:
1948年5月粟裕向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恩来谏言的镜头画面:粟裕建议将华野渡江南下的三个纵队留在中原打大仗,以更多地消灭国军主力,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了粟裕的意见,并将任命粟裕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粟裕再三请求让陈毅回华野,保留陈毅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只是由他代行其职,表现了粟裕不为名,只惟事业的高风亮节。毛主席感慨地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让衔!”周总理感慨地说:“论功、论才、论德,粟裕评大将军衔当之无愧。”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恩来高度评价了粟裕的赫赫战功和崇高品德,并议定粟裕为大将排名第一。
1935年10月,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几乎弹尽粮绝,囊空如洗。红一方面军供给部部长杨至成拿着毛主席写的借条找到了徐海东,徐海东立即找到红25军供给部部长,问他还有多少家底。“一共还有7000块大洋。”“那好,留下2000,拿出5000立即派人送给党中央。”徐海东宁愿让自己领导的红25军部队节食省衣,也要保障中央红军过冬的供给。为感谢徐海东在关键时刻为中央红军做出的突出贡献和战功,在首次授衔中,毛主席点名徐海东为大将并排名第二。徐海东获悉这一消息,还给中央写信,认为授予他大将军衔评高了。
影片之中还激情演绎装甲兵司令徐光达三次写信要求请辞大将军衔,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副部长、主持评衔授衔具体工作的徐立清请辞上将军衔的感人片段,经毛主席和几位中央领导的最后研究,还是决定授予徐光达为大将军衔,徐立清为中将军衔之首。
周恩来向毛主席、刘少奇、朱德推荐陈毅,虽然陈毅担任副总理的重任,但陈毅是新四军唯一当元帅的最佳人选。毛主席、刘少奇、朱德都一致赞同。
毛主席说过:“等革命胜利了,要给情报战线的同志们授一个大大的奖章。但真正要授勋授衔了,因为工作的需要,这些同志们仍然坚守在隐蔽战线,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李克农上将,韩练成中将作为他们的杰出代表,表明虽然绝大多数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没有授衔,但祖国并没有忘记他们。
此情此景,让广大观众深感人民领袖、开国元勋和许多我军高级将领的博大胸襟和高风亮节而由衷起敬。我军首次授衔授勋的峥嵘岁月和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名利考验就是党性考场。正是由于我党各级领导和我军各级将领始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放在第一位,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将革命大局放在第一位,不计较个人名利与得失,才使我党我军的力量逐步发展壮大,才不断夺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看点之二:该片激情演绎、再现和诠释了开国元勋、开国将领和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与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
事实上,无数革命先烈面对镰刀斧头之红色党旗,发出了“永不判党、牺牲个人”铮铮誓言。在最危急、最危险的生死关头,“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的誓言,是无数革命先烈言行一致的共同壮举和铁血气节。影片呈现了以下令人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情节:
银幕上出现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过湘江镜头画面:敌机在天上密集轰炸;掩护中央纵队过江的部队奋勇杀敌,不惜牺牲,也要保障中央纵队过江,渡江部队战士们的鲜血不断洒向湘江……
朱德面对平型关大捷胜利之后列队的八路军战士们讲话:正是由于你们敢于战斗、勇于牺牲,打破了日军不可真战胜的神话!……
毛泽东、周恩来渡黄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历史画面……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深情回忆叶挺将军那首感人肺腑的著名“囚歌”,高度评价了这位我军第一位红军总司令的卓越贡献,为叶挺将军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和民族气节而赞杨,为那时叶挺、博古、王若飞等同志的坠机不幸遇难事件而深表惋惜与怀念。
粟裕回忆自己的上级领导方志敏,为几个孩子解读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在狱中愤然疾笔,书写《可爱的中国》。1935年8月6日,方志敏烈士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毛主席对周恩来、朱德说:方志敏开展农民运动比自己还早几个月,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做出了巨大牺牲……
朱德为兰花浇水,脑海中出现红军的一次战斗中,妻子伍若兰为掩护朱德等人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将火力引向自己,后来受伤被俘。1929年2月12日,年仅23岁的一代女英豪,被惨杀于赣州卫府里。
毛泽东与毛岸英一起深情回忆杨开慧: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杨开慧始终以满腔的热情追随毛泽东致力于人民的解放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她被捕以后,国民党反动派要她写一个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的声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大义凛然、从容就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不屈巾帼英烈气节。毛泽覃、毛泽民、毛岸英等毛主席的六位亲人为中国革命和祖国先后献出了宝贵生命。
甘泗淇(上将)、李贞(少将)这对红军夫妻艰难走过草地,建国后这对夫妻共收养了20 多位烈士遗孤。李贞向这些孩子们的讲迷长征路上的故事:红五军团长董振堂为掩护她临产分娩,要求部队坚守阵地,不怕牺牲,坚决打出一个平安生孩子的时间,并说道: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下一代的幸福。董振堂在西路军高台战斗中壮烈牺牲。
1950年6月10日,由于叛徒出卖,中共台湾地下党领导人吴石、陈宝仓、聂曦、朱枫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台北(1949年前后,我军秘密派遣1500余名干部入台,被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中共地下党员1100余人)。
影片之中这些革命英烈的英雄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其光荣事迹和英雄壮举彪炳史册,永驻心间。通过残酷战争与英勇牺牲去表现革命先烈的勇敢与胆识,表现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搏击,表现人民军队英雄主义的优秀品质;正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看点和亮点;亦是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敌胆,充分展示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之所在。这些感人片段为剧情的延伸和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感人事迹和报国情怀,为开国将帅授衔授勋增添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精神和铁血荣耀,充分展示了我党我军无数革命先烈临危不惧、勇于牺牲的钢铁意志和不屈气节,让广大观众为他们浴血奋战、勇于牺牲的理想信念和不屈精神而肃然起敬,感触良多,启迪颇深。
看点之三:该片激情演绎、再现和诠释了我军首次授衔的历史时刻与庄严场景
该片通过生动形象的历史画面和真实故事,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共同见证了开国领袖、开国将帅和革命先烈的博大胸襟和人格魅力,该片不仅是对这我军首次授衔授勋的一次演绎诠释,也是对人民军队的一曲热忱讴歌。
按照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命令,授予朱德等10人元帅军衔,授予粟裕等10人大将军衔,授予萧克等55人上将军衔,授予徐立清等175人中将军衔,授予解方等798人少将军衔。
1955年9月27日下午14点30分,我军首次将官军衔授衔典礼在中南海国务院礼堂隆重举行。习仲勋宣读了国务院总理授予将官军衔的命令。接着,周恩来把授予大将军衔的命令状,依次授予在场粟裕等9位在京大将,在京的301名将官都在此授衔。下午5时许在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亲手将授予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到场的7位元帅,并授予其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勋典礼在《胜利进行曲》的军乐声中结束。
影片之中还穿插了以下我军首次授衔一些重要情节:
身穿我军上将军衔服装的3位国军起义将领董其武、陈明仁、陶峙岳一起发表感言,一致称赞“我党我军不计前嫌,宽宏大量”。毛主席说:不管是资历还是贡献等方面,董其武(原国民党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9月在绥远起义)都是“不可不授上将军衔”,董其武得到毛主席和我党的认可,是他人生中至高荣耀。国军高级将领参加我军首次授衔的三位上将是董其武,陈明仁(原国民党华中“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8月在长沙起义)、陶峙岳(原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1949年在新疆起义),三位中将:孔从洲(原国民党陆军三十八军副军长,1946年5月在巩县起义,)、韩练成(原国民党海南岛防卫司令官,1948年10月脱离国民党军而参加解放军,后任西北军区副参谋长、军科院战史研究部部长等职)、曾泽生(原国民党第一兵团副司令,1948年10月在长春起义,后任解放军四野第50军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还有一些少将,共有159位国军高级将领被我军首次授衔。
独臂上将彭绍辉、贺炳炎,独臂中将余秋里、独腿中将钟赤兵柱着拐棍先后来到毛主席面前,毛主席一一细数了他们作战与负伤的经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了他们带伤从军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世界上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恐怕没有哪支军队会一次授予12位因战争而致残的军人将帅衔:他们是元帅刘伯承眼睛伤残,上将彭绍辉、贺炳炎独臂,中将余秋里、晏福生独臂,中将钟赤兵独腿,少将童炎生、左齐、彭清云、陈波、苏鲁独臂,少将谢良独脚)。
影片大结局让观众们热血沸腾、激情飞扬、鼓舞斗志、回味无穷。周总理指挥参与授衔仪式的开国将帅们一起大合唱,引吭高歌:“我是一个兵”!生动现象地揭示了影片热忱讴歌人民军队和开国将帅的重要主旨,将影片授衔授勋仪式引向了高潮。
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对于理顺我军军官的编配关系,有效调整军官队伍的比例结构,加强军队的指挥、管理和协同,对于增强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提高军官素质,提高我军战斗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必须充分肯定的是:这部影片遵循尊重历史的创作原则,以史说戏,以人带事,叙事手法新颖独特,将历史事件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使得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人物的崇高品行相互交织,相得益彰。在展现将帅们接受军衔的庄严仪式之前,影片充分展现了他们与革命先烈在不同革命历史阶段中的战斗经历和牺牲精神;这种以史叙事的方式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开国将帅和革命先烈的传奇经历和英雄事迹,更加感受到开国将帅授衔授勋的神圣庄严、崇高荣誉、来之不易和弥足珍贵。
毋庸置疑,这部影片所蕴含的思想容量和艺术魅力是博大、深邃而又耐人寻味的。观看该片,其至少具有以下三点教益与启示:
一是有利于更好地熟知我军的峥嵘岁月和光荣历史
一个个我军将帅和革命先烈的英雄谱就是一部部中华民族践行其革命信念和牺牲精神的英雄史诗,一座座永远耸立在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这对于铭记初心,告慰英灵,缅怀烈士,继承遗志,讴歌军魂,无疑将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那些曾经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建立的开国将帅和革命先烈的事迹再次被搬上屏幕,他们以革命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的博大胸襟之伟岸形象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不愧为人民军队的坚强脊梁。这部影片以回眸历史的军事题材电影样式,引领观众走近开国元勋,开国将帅和革命先烈,深刻展现其崇高品德和感人事迹,砥砺我们的理想信念和奋斗意志。继承弘扬他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应对不了的挑战,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二是有利于加强全民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部影片对于诠释我军将帅和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国防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天下未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心系国防,科技强军竞打赢。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多国为俄乌战争持续拱火添乱,美国靠军事实力插手干涉他国内政势头仍然未变,并在南海与台海不断挑衅;民进党当局企图持续推行“台独”分裂行径和图谋。我们务必认清我国周边的严峻安全形势,迎接世界军事挑战,推进科技强军进程,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抓紧备战,随时捍卫我国神圣领土主权,系牢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安全带。
三是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敬仰烈士、崇尚英雄和军人”的良好氛围
观看这部影片,对于遏制一个时期以来某些青少年“片面过度追星娱乐”现象尤为及时和重要。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是影视媒体乃至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义务。我国不仅需要培养文艺人才,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人才。“只有铭记英雄,才会崇尚英雄;只有讴歌英雄,才会英雄辈出”。在那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战争中,开国元勋、开国将帅和革命先烈英勇顽强、舍生忘死,勇往直前,所向无敌,始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军威,打出了红色江山,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向前。
电影创作源于历史高于历史。这部影片毕竟是艺术创作,即使有一些与史料出入的个别地方也无可非议、瑕不掩瑜。该片无疑是一部难得的制作精良、弘扬正能量之红色历史大片,亦是一曲不可多得、别开生面、值得观赏的人民军队的英雄赞歌,的确值得国人观看和追片。
编后语:“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作为一名革命军人的后代和退伍老兵,本人极为赞同并支持罗援少将对新片《开国将帅授衔1955》的意见。罗援将军指出:“对于这部影片至今很多影院没有排片,没有宣传海报,许多观众不知道有这部片子,院线排片的时间也大多不在黄金档期,观影者寥寥无几。这么一部弘扬老一代革命家丰功伟绩的片子,这么一部赞扬开国将帅们谦虚谨慎,一心为公的片子竟然受此冷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电影市场仍然在社会主义的框架之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然应该起主导作用。应当建立红色文化传承影视专项奖,可叫作《共和国大奖》;建立红色文化传承影视专项基金。由国家拨款、党费、社会赞助三方面资本构成,专款专用;营造红色文化传承氛围,要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和广大青少年观看”。
【编者按】电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不失为描绘和歌颂我党、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建国的光辉灿烂的壮丽诗篇……看了电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观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回味无穷,这场电影既是一场深刻的党史教育、还是一场深层的军史教育、更是一场深远的国史教育。作者观后,从该片蕴藏着令国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激励斗志的较强艺术震撼力与感召力等方面总结出三大看点与亮点,同时从这部影片所蕴含的思想容量和艺术魅力是博大、深邃而又耐人寻味中提取了三点教益与启示,使读者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都离不开那些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