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一首宣传正能量的进行曲

作者: 江楠 点击:1297 发表:2024-01-11 15:12:02 闪星:8

摘要:那瑞琴写的《瑞雪纷纷夜深沉》,是一首文学审美的“小夜曲”;是一首人格命运的“交响曲”;是一首宣传正能量的“进行曲”。

  “北客一声长笛,怨江南先得。”(张先)读了那瑞琴《瑞雪纷纷夜深沉》一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从未见过面,也没有通过电话。但这位77岁的大姐写的读后感,却使我震惊:她怎么知道我借用燕守平《夜深沉》的良苦用心?她怎么知道我写《大雪深情》含蓄而又深刻主题?我不由思绪翻腾,浮想联翩……

  噢!原来是作家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瑞雪纷纷夜深沉》,是一首文学审美的“小夜曲”;是一首人格命运的“交响曲”;更是一首宣传正能量的“进行曲”。


  一、 一首文学审美的“小夜曲”

  《小夜曲》是一首斗志高昂、旋律优美的古典乐曲,其作者是奥地利著名音乐作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大雪深情》的开头几句,我读着,读着,突然停下,这雪夜场景,这《夜深沉》的旋律,我怎么那么熟悉!那么动我心扉?我闭上眼睛,一下子回到了大学时代……那是北方第一场雪,满天飘舞,榭树梨花……担任京胡伴奏的同学忘情的拉着《夜深沉》。可见,这个曲牌,已成了勾起往事回味,动神眸昔的导引……”那瑞琴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金松在“编者按”中说:“作者的读后感令人赞美。阅读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传承。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这才是最好的结合。文学创作需要读者的认可,更需要读者的懂得,这是我们写作人的全部意义。”金松先生一语道破了艺术审美与再创作的关系。

  艺术审美,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各种官能在对现实生活的综合感受中,经过艺术的加工而获得美感。

  审美心理活动,是一种复杂而又独具特色的思维活动。但是,这种思维活动一旦进入抽象的过程,就舍弃了事物感性的、具体形象的特质而形成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文学艺术的审美思维活动则不同,它对事物的综合,只保留感官所获得的感性特征,即“感觉的复活”。当然,这不是机械的“复活”,而是大脑中枢神经按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信息处理,即“艺术的创作”、“艺术典型化”、“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再创作。

  记得有一则谜语说:“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是一幅山水花鸟画。这幅画本来是视觉艺术。但是它引起的美感,绝不是单一的视觉,而是人们观赏后的联想,人们似乎看到碧玉般的远山、清幽的流水、艳丽的鲜花,还似乎听到泉水潺潺之声、翠鸟婉转戏鸣,而且似乎还闻到花香、感到水寒,这些都是综合审美心理的感受。

  画是如此,文章亦然。那瑞琴“读着,读着……”“那弦音在大厅里飘荡,一首凄厉忧缓的京胡曲在我同学灵活的手里,迸发出扣人心弦的律吕之音,仿佛不远处有人在哭泣,我们只有陶醉,萌情隐约,却说不清楚。心灵随着琴声起伏在抖动。它,和今天的《霸王别姬》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舞台上这出京剧非要用《夜深沉》这个曲牌?”萧索先生在留言中写道:“那教授的读后所感,使我们更进一步的理解了江楠先生的文章的魅力。随着那教授这篇散文的展开,我得知了排练京剧《霸王别姬》时,那首《夜深沉》的来龙去脉,历史给人的启迪,楚汉争霸,逐鹿中原,胜者王候,败者为寇!一曲幽远缠绵的《夜深沉》京胡曲牌,反映出的是华夏春秋往事!”

  《大雪深情》开场的曲调《夜深沉》,引起了那教授的强烈共鸣。于是,她利用自己对《夜深沉》曲调的了解和体会,进行了再创作,写出了《瑞雪纷纷夜深沉》这篇优秀作品。 “这篇随感,起于雪夜,始在听琴,忆在读文,思在回眸,评有见地,识有睿慧,读随感而随感,赞佳文而佳赞!读之新颖,实为佳作。”(萧索)

  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创作了《小夜曲》这首斗志高昂、旋律优美的世界名曲。我想,《瑞雪纷纷夜深沉》这篇散文,不就是一首文学审美的“小夜曲”吗?


  二、一首人格命运的“交响曲”

  有灵性的作品,才能深深吸引读者、打动读者。而这种“灵性”,是建立在作者长期的刻苦学习、厚积薄发之上的。那瑞琴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文章几乎每篇都有新材料、新观点,或新知识、新趣味。你看:“张先生的所有的随时演讲,课堂所述,我都留下了详细笔记,至今随身携带。平时,对《夜深沉》曲牌的进一步了解,也记在我的笔记本上。先生说,《夜深沉》经过几代人深化,修改,增润,已成为当今世界名曲,燕守平就是参与者之一。在人们的印象里,曲艺歌曲往往是由简到繁,由低到高。但《夜深沉》则是自勃其路,由繁到简。燕守平演奏的《夜深沉》就是由快板到中板,再到慢板。因此,他的独奏扣人心弦……”她写的这些文字,全部得益于平时的刻苦学习和资料的不断积累。

  那瑞琴的文章有灵性,常象磁石一样吸引读者。我读她的文章,曾三次流下了泪水:

  《她用良善“回吻”厄运》中写道:“那一天,来了一辆车,从车上下来的一个女人领个孩子。她进屋后,扑通一下给我跪下:‘姐姐,这个孩子是董事长的,今天我来求姐姐放过董事长吧,成全我们。不然,有人告他重婚罪,他什么都完了,你这个家也散了!’我把她拉了起来,大度地说:‘我成全你,你回去告诉他,除了孩子,什么都不要!’然后,对她说,‘请你马上离开,别让我女儿看到这一幕!’在协议离婚书上,我把他许诺的话全部划掉,郑重地写上我的名字和‘同意’二字……”这是写的闺蜜的苦难遭遇,非常感人,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位东方女性刚烈、独特的个性,写出了中华女儿贤惠、朴实、包容、睿智的优良品德。如果作者不想百姓之所想,不爱百姓之所爱,不深入残酷的生活之中,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是写不出这种让人流泪的作品的。

  《天堂里的奶奶,我想您!》中,奶奶说:“毛主席号召保家卫国,不能不去!家里有我,我会把儿媳妇照顾好的!” “老大去前线,是咱家的光荣,共产党来了,咱才有了幸福的生活,美满的家。让雅儒带车队去前线,那是对他的信任,是咱老那家的光荣,不是谁都能承担这个任务的!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我懂,国家兴亡,咱匹夫有责呀!”奶奶平静的外表下,蕴藏着一颗灼热的爱国之心。“抗美援朝,我的儿子不去,谁去!”这句撼人心灵、摄人魂魄的话语,竟出自中国农村一位普通妇女之口!中华女儿独特、非凡的思想境界,正是这篇作品重大的时代主题!我被奶奶的光辉形象深深感染,也为作家为祖国而呼唤、为百姓而创作的人格魅力深深鼓舞。于是,我挥泪写下了《巍巍中华的无名英雄——那瑞琴《天堂里的奶奶,我想您》作品赏析》。

  在《瑞雪纷纷夜深沉》中,那瑞琴写道:“我们今天,不论是成名作家,还是银河悦读的文友,都要遵循党的二十大所制定的方针政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好自己的祖国,担负好自己的历史使命!江楠先生,不辱人生,牢记使命,可见作者的为国赤胆忠心,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的高贵品格。”读到这里,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歌德谈话录》)记得:明代画家徐谓曾画了一幅《榴实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上面题了一首诗:“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口开。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曹雪芹写《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古稀之年的我,也有同感。拙作《大雪深情》发表后,许多领导和文友都写了精彩的点评,写得非常好,在此深表感谢。谁知,那瑞琴这位“北国才女”,在大雪纷飞中竟独具慧眼,第一个真正理解了《大雪深情》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刻含义!

  水墨人生,长歌短行。岁月的长河,东去的有时却是朗朗的悲歌!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还有许多比拿奖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良知,良心,为劳苦大众的鼓与呼!因为,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


  三、一首宣传正能量的“进行曲”

  那瑞琴在《瑞雪纷纷夜深沉》中写道:“宣传正能量,是现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继承,即是先辈们的开拓之路的擎旗者,踏着先贤达人在前面开的路,继续创造未来,不墨守成规。革命事业如此,文学艺术也如此。”

  人在一生中要读很多书,以便使自己的思考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深邃。不读书,人生没有高度。读书、行走、经历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考。总结、怀疑、反思,这是一个人通过领悟走向更高层次的能力,人生的精彩永远是质胜过量。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精彩的灵魂万里挑一。真正的高手,并不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却要在方寸之间,为民族、为自己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大千世界。

  艺术点燃生命。善于思考,敢于思考,才能写出美的文章。

  美,不是遵奉与模仿的美。而是一种叛逆——叛逆俗世的规则,叛逆知识的僵化,叛逆人云亦云的盲从,叛逆自己习以为常的重复和原地踏步。一句话,美,就是要“创新”。

  文章分为两种:一种是酬世文学,一种是传世文学。酬世的文章在手在口,传世的文章在心在魂。作家必须有酬世之量,传世之志。

  李商隐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忧高秋。”“奇迹,是信仰最庞爱的孩子。”(哥德)“莲”,之所以为“莲”,是因为莲“出污泥而不染”,不慕牡丹之雍容华贵;不慕百合之馥郁馨香;不慕兰花之优雅清秀;不慕秀竹之修长挺拔;不慕桃李之宅紫阴红。是因为“莲”安静地做着自己,内心不浮。

  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7岁时作了一首诗《疏雨滴梧桐》:“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有必要攀比;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有必要模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板。依魂创作,无憾终身。

  想唱歌的人,总能找到歌唱。

  让我们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为人民,为我们的党,尽情高歌!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注:那瑞琴,北国黑龙江人,客居海南,称“北客”;江楠,南方江苏人,客居京城,又名“江南”)


  (2023年1月4日于北京回龙观蓝天嘉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这是一篇有质量有深度有水准的文学欣赏之作。也是作者对那瑞琴教授的《瑞雪纷纷夜深沉》的随感。作者全文证实了文学欣赏通过对作品语言的理解与感受,体验文学的形象从而获得美感后进行新的艺术思维而创作。周所周知,那瑞琴教授是银河悦读的才女,学识渊博,文章与评论是一流的水平,展示了那教授对文学爱的虔诚,积累了自己一生的能量,厚积薄发,令所有文友敬佩与羡慕。此文是江楠作家遇文学知音,彼此心有灵犀。文章写在实处,无浮夸,这是二位作家彼此为银河吹来一股沁人心脾的新风,这是银河悦读之幸事,相信在二位的影响下,相信银河悦读的文学艺术欣赏会更上一层楼。赏读佳作,推荐阅读!编辑:空中白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