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探寻于都县盘古山镇山森村手工土纸作坊

作者: 丁良跃 点击:881 发表:2024-01-09 13:45:20 闪星:4

摘要:探寻于都县盘古山镇山森村手工土纸作坊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北上后,留守苏区的中央红军和地方游击队,领导和指挥苏区人民坚持艰苦的游击斗争。这其中,有部分隐藏在祁禄山安前滩乌石坑密林里的一个造土纸的纸棚里,照顾20多个临时安置在这里的红军伤病员。后来,国民党铲共团包围临时安置点,将这些毫无还击之力的伤残战士全部杀了,被扔进泡纸浆的池子里......

  前几年,参与县里组织的采风活动组赴于都祁禄山镇等地,进行红色故事收集采访、挖掘整理时,经常听见一些当地群众对我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北上后,留守苏区的中央红军和地方游击队,领导和指挥苏区人民坚持艰苦的游击斗争。这其中,有部分隐藏在祁禄山安前滩乌石坑密林里的一个造土纸的纸棚里,照顾20多个临时安置在这里的红军伤病员。后来,国民党铲共团包围临时安置点,将这些毫无还击之力的伤残战士全部杀了,被扔进泡纸浆的池子里……1704778652147986.png

  据老同志杨光耀在1979年10月9日的回忆资料记载:人和乡的中共书记杨茂槐(自1931年到1934年一直任人和乡的中共书记),他有七、八十岁,就只有两夫妻吃,他真正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天天背着一把大刀走这村奔那村,国民党到回来时,他逃到白鹅过了一个年,又经小溪逃回山森山寮时躲,后靖卫团去剿山,就被抓住了。当时抓到几个,杨茂槐就捆起来了,用藤条串进耳朵拉到仁风靖卫团,用棍子打,踩杠子,捆起来用线香火烧了二、三个小时,都不给他吃饭。敌人要他投降,交出公章,他不肯,就天天吊起来打,天天踩杠子,打磨了七、八天,才拉到现盘古山车站的地方用马刀砍死的。砍死后还把头放在他自己的脚挟下,连埋都没有埋。1704778686485269.png

  可惜,当地原有许多的造土纸的纸棚,到现在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其实,于都的土纸生产历史悠久。据《于都县志(1991年版)》记载:唐代,小溪的锁龙、半坑有手工操作,竹麻石灰制浆的土纸生产。苏区时纸棚发展到53个。1941年统计,利村都纸年产200扎(每扎120刀),小溪晒纸年产1000扎(每扎 80刀),罗家渡峰山纸年产1200扎(每扎 60刀),步前花尖纸年产400篓(每篓10刀)。1946年,全县有纸业合作社7个、206人,平均每年产纸866担。1948年纸的年产量达5000 担,1949年各种纸的产量达 130吨。1704778773781543.png

  1954年组织2个纸业合作社。1958年,上坪、高陂、罗江、小溪、藤桥等乡组织造纸合作社,同年小溪成立国营于都县造纸厂。1971年起,于都造纸厂生产机制纸,公社造纸厂生产土纸。1982年,小溪、利村、盘古山造纸厂和沙心手工业社共生产土纸 132.06吨。1985年,有县国营造纸厂和小溪乡造纸厂,年平均职工人数244人,生产机制纸1581.78吨、土纸100.13吨。

  后来,听说在于都盘古山镇还有一处造土纸的纸棚,所以一直想去实地调查了解,由于当时繁忙无暇顾及,便答嘱同事待询问该处详细地址清楚后再考虑。

  前几天,同事回复我,已通过于都盘古山镇政府干部,了解到该处的手工土纸作坊位置。于是,我们一起乘车来到盘古山,与当地镇、村干部一道来到山森村。

  在于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当地的先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据《于都县地名志》(1985年版)记载,1981年,盘古山镇政府在山森村西南面岭脚下的下棚,在此建了造纸棚。还有,在工农村西偏南山坑的老棚场,也是个纸棚;在人和村西面高山腰上的青山背,也建了村里的纸棚。1704778817137826.png

  山森村位于盘古山镇西北面,因崇山峻岭、森林茂密,故名“山森”。当地镇、村干部向我们介绍了一位本地曾经以生产手工土纸的匠人,他叫钟祖郎,今年58岁,以前一直造土纸为生,后来由于年老体弱,再者这种土纸慢慢没有了销路,所以才没有去做了。

  钟祖郎说,原来他们村里有几处造土纸的,比如在犬脑、岩子下等山坑里。他家在山森村下山坑,位于村东偏北山坑里,这里崇山峻岭,连绵叠嶂,山珍遍布,民风淳朴,屋场掩映在峡谷绿树中。这里全部姓钟,钟祖郎说,解放前夕其爷爷钟新发从灰坑迁入,其父亲有3兄弟,至他这一代,已有堂兄弟9个,目前他们这房已繁衍红丁达30余人。1704778868885034.png

  接着,钟祖郎说,在下山坑这深山里,还完整保留着一个造土纸的纸棚。纸棚占地七、八十平米,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屋墙为未粉刷的夯土墙,裸露黄色的泥墙,屋顶盖的瓦片,房子未建楼板,中间是厅子,左右各一间房间。在厅子大门左侧垒起一个烧柴灶,灶上支着一口大铁锅。厅子正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用木做成的池子,应是作为漂洗池作用的。两边墙壁上挂了一些生产器具,如扒杆、压纸棒、晒纸架等。屋子的右边房间里,建有一个长4米、宽0.6米、竖立约2米高的“人”字型烘干炉,占了整个房间的三分之二位置,烘干炉的灶口,开在了房子外面的墙脚下。屋子的左边房间是空的,可以堆放做好的土纸。

  钟祖郎又对我们介绍起手工土纸的生产工艺。手工土纸制作工艺的传承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作工艺过程非常讲究,长期以来它的生产技艺全靠父子传承,世代相传。

  首先,选料取材。所用竹子须当年新竹,当年长出来的竹笋,那竹笋大概长到农历六月份、老历大概是立夏前后时期,就全部将竹子砍下来。1704778921113195.png

  装池发酵。砍下新竹时,还要挖好长宽五、六米的大坑。使用石灰发酵,用量按1000斤嫩竹、配置100斤的石灰。将竹子剖开成一条条5公分宽的竹篾,放置在大坑里,上面盖上一层生石灰,再放置一排竹篾,上面又盖上一层生石灰,层层叠叠,让它发酵50天左右,又要拿起来洗干净。待洗干净后,又要放回那个挖的坑里面去沤。然后,又沤一个50天,沤到50—60天以后。最少需要50天时间,越长越好。

  再将石灰水清掉。放水,加清水;放水过滤。晾干水后,端出来晒,晒了15天左右,一根一根把那个竹表皮分开,把竹青一片一片撕掉,撕开竹片的竹表皮就打。

  造纸。分开了的竹表皮,使用踏碓方法打碎之,为节省人力,采用水车带动踏碓之力。另外的“竹肉”(竹子内层)就靠人工用脚去踩压,搅拌均匀,“每踩一脚、反过另一面,又踩一脚、反过这一面”,循环反复。踩碎至均匀后,成为了纸浆,犹如米浆一样。抬至另一个池子里,弄起来用手,一下一下挖出来。同时,需要加一种山酱树的叶子,也叫冬蔷树,这老、嫩的树叶均可,将叶子摘下放入锅中煮,煮到的水,舀出,又添加清水,一次可以使用10天。

  压榨。做出来一堆一堆后,把水压干。用木板轻压;加木头积压;用短棒吊压;用大棒重压;用绳子系棒加压。压干以后,又分开一张张,分开的土纸,贴在竖立的炉壁上,也是一张一张烘干来。

  叠纸拉纸。待全部烘干,然后一张一张折起来。接着,一刀一刀就全部打包,至此,生产流程结束,包装成为成品。这样,生产出来的土纸就可上市了。

  2024年1月5日晚完稿于都河畔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文章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通过探寻于都县盘古山镇山森村手工土纸作坊的造纸过程,侧面烘托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战士的迫害简直达到了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地步。作者主要借助在探寻过程中亲耳听到的留守苏区的中央红军和地方游击队,领导和指挥苏区人民坚持艰苦游击斗争的故事和根据各个版本的《于都县地名志》了解到国民党铲共团对于红军伤病员的残酷迫害甚至杀害的令人发指的暴行,来抒情言志,揭示主题。作者控诉批判了国民党对苏区报复性的“三杀”,有过而无不及,比日寇更残忍。他们的累累罪行简直就是罄竹难书、罪恶滔天、丧心病狂、灭绝人性,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义愤填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颠扑不破的道理。这样的政府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使然,咎由自取就是轻的,真是“罪”有应得。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