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幸得时光落于腕

作者: 伏星 点击:795 发表:2024-01-03 09:28:31 闪星:2

  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她说有一天早上起床时,刚好有一道阳光从窗帘缝隙里照进来。

  落在她的肩膀上,她觉得好温暖。在她的感受和想象里,自己的肩膀很美。

  于是她放下衣服,拿起手机,拍下这个片段,想看看冬天早晨的阳光照在她肩膀皮肤上的模样。

  但是打开照片仔细观摩的那一刻,她好难过。

  她的肩胛骨和前胸位置的皮肤,在阳光下,居然有那么多皱纹。它们看起来甚至浮肿而松弛。

  她说她的心里是一片雪亮的锋利的恐惧,她立刻把这些照片删除了。

  她说自己在30岁之前,带着某种优越感而不自知。

  比如,去逛街看到好看的女孩子穿着漂亮的裙子。她会想:哇,好好看。我记下来了,我要去找找类似的,我穿上也会很好看。

  比如,看电影或书,里面提到某个国家的某个地方,哇,我也想去,明年或者后年或者未来某个时候,我一定会去的。

  看到某个人去申请了哪个国家的什么学校,读了一个听起来很冷僻的专业。

  我:以后我也要去。

  去学写作,学电影艺术相关的,我要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

  ……

  她说,这种想象,是年轻人特有的劲头。

  天地辽阔,都是我的,都在等着我去征服。我有无尽的精力和岁月,我会脱颖而出,实现所有梦想。

  ———因为我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然而这十年,她意识到,自己灵魂里那颗鲜艳的红气球在慢慢漏气。

  她说自己对新衣服新首饰,不再怀有年轻时的憧憬。

  她说知道自己褪去所有的衣饰,那具真实的不加修饰的肉体,像用了太久、被绷紧过头的橡皮筋,失去了弹性。她说自己变得又老又旧,充满划痕。

  她说,衰老和死亡是很遗憾,很无解的命题。

  我对此认可,却不完全认同。衰老和死亡某种意义上是很遗憾的,但却并非完全无解。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里的诗句。1704244790119813.png

  开篇点明,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

  然后谈到具体衰老的细节: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不再看书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但好处在于,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

  所以,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虽然是流照在桑榆之上的余晖,依旧能够幻化成霞,绮丽满天。1704244951622282.png

  这首诗是为酬答白居易而作。1704244861113393.png

  缘由是白居易写给刘禹锡《咏老赠梦得》里面向他诉说了衰老给自己带来消极悲观的情绪。

  开篇提到的那个她,说自己出门,在地铁在街上,看到的都是比自己年轻的人。

  不止肉身,更是精神。那种发光的、崭新的、带着弹性的东西。

  身怀利器但浑然不知的懵懂的骄傲。像鼓足了风的帆,像刚刚上路、加满了油的新车。

  可如果把自己人生的进度条再向后拉扯呢?

  就如同站在白居易和刘禹锡当年作这些诗的年纪,六、七十岁回望自己三四十岁的时候,又将如何感慨呢?

  就像史铁生在文字中说:“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几年后长了褥疮,又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坐在轮椅上的时光;后来得了尿毒症,又开始怀念当初长褥疮的时候;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便又开始怀念起刚得尿毒症的时候。”

  俗语说,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是呵,幸得时光落于腕,用力,便可将之攥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由早晨的一道阳光联想想象到自己所崇尚的年轻人特有劲头的梦想。然后话题一转,面对自己的很遗憾,很无解的“衰老和死亡”的命题,又老当益壮的抒发出豪情满志。进而庆幸“幸得时光落于腕”。从而希望人们能够把落于腕的幸得时光紧紧抓住,不负时光,砥砺奋斗。卒章显志。借助古诗和名人名言,抒情言志。人无论多么衰老,人生无论有多少不幸的情绪交织,无论有多少风雨,只要有梦在手心,只要我身边还幸得时光,就要努力去奔向幸福的时光。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