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一幅东方意境的中国画

作者: 江楠 点击:1036 发表:2024-01-05 09:41:51 闪星:3

摘要:梦秋《儿时的年味》,是一篇风俗人情淡妆美佳作。好似一幅年味浓浓的年画,写出了平淡之中的风情美;好似一幅简笔勾勒的速写,写出了平谈之中的力与美;好似一幅具有东方意境的中国画,写出了平淡作家的骨气美。

  梦秋《儿时的年味》一文,是一篇风俗人情淡妆美佳作。好似一幅年味浓浓的年画,写出了平淡之中的风情美;好似一幅简笔勾勒的速写,写出了平谈之中的力与美;好似一幅具有东方意境的中国画,写出了平淡作家的骨气美。

  

一、好似一幅年味浓浓的年画,写出了平淡之中的风情美

  “自然”,是《儿时的年味》的显著风格。 

  你听:“记得小的时候过年,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在苏北农村,农事基本结束,无论贫富,家家户户都会去赶集置买年货。刚进腊月,每家屋檐下准有那一串串让人馋涎欲滴的咸肉腊肠风鸡干鱼,年的味道也在祭灶的鞭炮声中慢慢散发开去……”接着,作者按当地的习俗,分别写了“祭灶”“扫尘”“做馒头”“磨头腐”“杀年猪”“洗澡”“ 祭祀”“守岁”“接财神”“拜年” “初五忙日”……

  “ 村里的各种庆祝活动也陆续上演,跑旱船、舞龙灯、文艺表演……”我也是苏北人。记得农村从初一到十五,到处都是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景象:白天,村村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鞭炮震响,演出划旱船、扭秧歌等文艺节目,高音喇叭里放送着乡土风味很浓的《小放牛》《八根芦柴花》等地方小调;晚上,公社的广场上搭起了高台,汽灯通明,人山人海,观看革命样板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夜深了,“孔明灯”此起彼伏升向夜空;一人多高的“九串铃风筝”的铃声,在寂静的夜空中被风吹送出去几十里…… “就这么,小村的年味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祈愿新一年美满幸福……”

  这篇作品,没有雕琢的痕迹,平实质朴、朴素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且选用了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用白描的手法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厧朴无华,不追求辞藻的华丽,于平淡中蕴含了深刻的主题。

  “风情美”,是这篇文章的又一特色。

  《儿时的年味》是自然风物美与社会风尚美的统一,是作者把自己融入了审美对象的结晶。这种风情美,强烈地表现在苏北农民的精神生活中。虽然,“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但是,人们还是通过各种生活方式,追求着美的情趣和情致,从而得到审美心理的滿足。

  风情美,是因地制宜的。人们利用本地大自然固有的美和社会习俗,进行社会活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如:北国冰城哈尔滨,每逢春节,人们用冰块塑成各种冰雕,奇景壮观,美不胜收,创造了一个满目冰雕的风情美世界;南国花城广州,每到春节的前三天,都要举办隆重的“花市”。花市上万紫千红,暗香浮动。人们倾城出动,欢声笑语。“买得几枝花带笑,满怀抱得一春归。”连续三日,直到除夕深夜,达到高潮,创造了一个花海人潮的风情美世界。

  《儿时的年味》,则塑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苏北农村古朴淳厚的风情美世界。文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典型事件,没有震耳欲聋的豪言壮语,没有曲径通幽的情节结构,更没有余味无穷的文章结尾。有的只是四个字——“自然、平淡”。然而,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正是“自然、平淡” 的风格,吸引了读者的眼球,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儿时的年味》写了苏北农村独特的情调和雅趣,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是苏北人寄托于春节的一片美的情愫,表现了一种美的民族的心理和世态人情。

  《儿时的年味》,好似一幅年味浓浓的年画,画出了苏北人过年时的风俗人情,画出了苏北人平淡淳朴的精神风貌。


  二、好似一幅简笔勾勒的速写,写出了平淡之中的力与美

  “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人类关于美的本质、定义、感觉、形态及审美等问题的认识、判断、应用的过程是美学。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最主要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百度解释)

  “美”,是有“力”的。

  “力”,首先是肯定着我们的生命的存在和向上发展的“力”。一个人即使长得并不美,如果我们感觉到从他身上透露、或“放射”出一种强烈的生命的“力”,那就会激起我们对某种美的感受。美在人类生命的存在中有其深刻的根源。但这种生命的“力”不是单纯动物性的,而是如马克思所说,在人类社会历史的漫长实践中被“人化”了的。 

  “力”,不但是生命的“力”,同时还是一种人格的、道德的、精神的“力”。刘勰所倡导的 “风骨”这一范畴,就包含着这两种“力”的表现。看起来纤弱的东西也可能有美,但其中仍然有一种内在的“力”,只不过是一种柔和的、轻盈的、和谐的“力”罢了。有时某些看上去是病态的、衰弱的东西,由于其中蕴藏着一种坚强的精神的“力”,因此仍然有一种特异的、吸引人的“美”。如《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加西莫多,虽然形象丒陋、独眼、驼背、跛足、耳聋,但是他的内心却蕴藏着一种坚强的精神的“力”,他为了救少女爱斯梅哈尔达,冒着生命危险去刑场救人,这就是一种“力”与“美”的独特反映,深刻地表现了作品主题。

  在艺术中,舞蹈、中国书法的“美”同“力”的关系最密切。音乐次之。在雕塑、绘画中,同样可见“美”与“力”的密切关系。

  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详细探讨了“美”与“力”的关系。他认为:美同事物的“表现性”分不开,而“造成表现性的基础是一种力的结构。”事物之所以有“表现性”,能引起人的美感,是因为事物的“力的结构”和大脑皮质中引起人的情感活动的“生理力”的结构,两者之间互相对应。

  例如,让一个人用舞蹈的动作,分别表现欢乐和悲哀两种不同的情感。不论他如何跳舞,表现欢乐的动作,总是向上的、飞扬的;表现悲哀的动作则是向下的、压抑的。

  所以,一个美的对象就是一个“力的结构”。

  有人说:三军仪仗队是人民解放军这本大书的“封面”;也有人说三军仪仗队是人民解放军这部史诗的“序章”。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是以“力”与“美”的关系,表现了那立则长城般的伟岸、行则浪涛般威烈的风情美,深深赢得了国内人民的爱戴和五洲宾朋的敬佩!

  梦秋,是一位对 “力的结构”有高度敏感的作家,他在《儿时的年味》中所描述的风情美,虽然没有三军仪仗队那样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却巧妙地运用了“力”与“美”的独特关系,写出了 “自然、平淡”的优秀作品,赢得了许多读者的高度评价。


  三、好似一幅具有东方意境的中国画,写出了平淡作家的骨气美

  曹雪芹历尽人间沧桑,写就《红楼梦》,用的是一颗支离破碎而又浑然如补天之石的心;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曾在刑场上差点儿被执行死刑的作家,凭着天崩地坼的内心经历,写出了多部杰作,成了“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梦秋,是一位教师出身的“书生作家”。 不平凡的打工生活,造就了他不屈不挠的人生奇迹。初见在评论中写道,“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作者而立之年,背井离乡去上海求职。老天百般设障,工作又苦又累;虽历经磨难,却从未磨灭作者坚强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经历的那些艰难,终于成为通往成功的踏脚石。”

  心不破碎,艺术不完整。人的骨头虽然坚硬,但一定得用皮肉包裹。深刻的思想精髓,必定藏在文字的深处。

  《儿时的年味》又仿佛是一幅具有东方意境的中国画,写出了银河作家的骨气美。这幅中国画的背景,是苏北人民过大年的习俗、彩旗飘舞的热闹场景;中景的上部,是一条腾云驾雾的金龙(龙年春节);前景的右方,是极目远眺、满怀深情的银河作家。

  2007年3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曾将在2004年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并以50克陆万壹仟元价格拍卖成功的“太平猴魁”,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金。

  今天,在我国已先后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文件,各国政要应邀齐聚北京,共商发展大计,在世界新的形势下,走各国共同发展之路的重要时刻;在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举世同庆的大喜日子;银河悦读网副站长、金牌作家梦秋,向国内外发表《儿时的年味》作品,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和重大的政治意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最为隆重、热闹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世界各国人民,无论身处何方,无论肤色、种族、信仰如何,人们都会停下脚步,围坐在一起,共度佳节。这就是春节的力量,它超越了国界,跨越了种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将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可,更是对全球华人的祝福和关怀,彰显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全世界人民在欢度“春节”的同时,迫切需要了解中国“春节”的内容和习俗。银河悦读总编室评论说:“梦秋老师《儿时的年味》一文,像柔软的暖风迎面吹来,像曾经千家万户过大年的全景图。令人其情其境其感与他共鸣。此文不仅是回忆儿时的年味,更是把老百姓曾经拥有过的习俗的生动画面再现于读者眼前,是一种民俗文化的记忆。而且文字深藏着文人朴实气质的风格。”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梦秋此时向国内外发表的《儿时的年味》,好似赠送了一幅具有“东方意境的中国画”,也似给海内外宾朋赠送了一份“国礼。”。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过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早已经植入炎黄子孙的心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变的就是过年团圆这样的情结。梦秋老师《儿时的年味》,或是作者的随笔,都在向我们展示这样一种年味。儿行千里,在过年这样一种时刻,总会想念家的味道,想念过年的味道,这是割舍不了家文化。感谢作者,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