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曲径通幽写深情

作者: 江楠 点击:1084 发表:2024-01-04 05:55:55 闪星:5

摘要:《大雪深情》创作体会:提炼“深刻新颖”的主题;构思“曲径通幽”的结构;采用“隐露结合”的手法;设置“音画融合”的意境;重视含蓄深沉的结尾。

  12月13日,我刚从306医院出院,就接到一位文友的电话,要我谈谈今年写金星稿的奥秘和体会,梦秋副站长也希望写篇总结性文章。开始,我因头晕、血压较高,婉谢了。两天后,还是写了《大雪深情》一文。虽然是急就之作,但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提炼“深刻新颖”的主题

   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

  主题必须深刻。所谓“深刻”,就是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主题。这里的“见”和“发”相比,“见”(事实)更为重要。一方面,作者如果在生活中没有深刻的感受,就不易有独到的见解,就难以提炼出深刻的主题;另一方面,即使是作者“见”到了,如果没有深入的分析,没有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所包含的本质意义,也难以提炼出高人一筹的主题来。如,意大利比萨暴君——乌谷利诺被起义者推翻后,他和两个儿子被囚禁在高塔里,活活饿死。艺术家们以此为题材,进行了不同的创作。法国的加尔波,雕塑了乌谷利诺饥饿的惨状——两个儿子已经饿死在身旁,他自己饿得一只手压着肚皮,另一只手在空中拼命挥舞,似乎在喊救命;罗丹却雕塑了乌谷利诺准备吃人的情景——一个儿子刚刚断气,另一个儿子还在死亡线上挣扎。乌谷利诺屈着身子,伏在儿子尸骨未寒的身上,正准备以其尸肉充饥,但还下不了口;西班牙的戈雅作了一幅画——画面上身材高大、面目狰狞的国王索坦,两眼象饿狼一样死盯着观众,双手捧着一个无头裸体的婴儿,血盆大口早已咬下婴儿的头,正在津津有味地咀嚼,鲜血顺着嘴边在往下淌。从这三幅作品可见:加尔波仅是将材料机械地再现,照相式地反映,而没有塑出材料所包含的意义;罗丹透过材料,提炼出了“乌谷利诺是一个准备吃人,但还下不了口的暴君”这样一个有时代意义的主题;戈雅《吞食自己孩子的索坦》这幅世界名画,深刻地揭露了国王犹如吞食儿女的恶魔,反映了最本质的重大政治意义,比起罗丹作品的主题又深刻多了。

  《大雪深情》的主题是什么?看上去,只写了“大雪”,没有写“深情”,似乎文不对题。实际上,这篇几千字的作品,只写了一个“情”字。这个“情”,除文章标题上有一个“情”字外,文中似乎没有突出“情”,也不见其“情”字。那么,这个“情”是什么?是通过今年发表的30篇作品的内容和读者的精彩评论,体现出来的“浓浓深情”。即:对继承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浓浓深情;对古典名著高超创作艺术的浓浓深情;对宣传时代、人民和党的需要的浓浓深情;对银河网站和银河文友的浓浓深情。这篇散文的主题,就是写作者爱祖国爱人民的浓浓深情!

微信图片_20240102143745.jpg

  

       二、构思“曲径通幽”的结构

  这篇散文,在整体构思上,设置了 “曲径通幽”的创作方法,用“露”和“隐” (即“显露”和“含蓄”)明暗两条线,将主体内容倒叙展开,最后,用余味无穷的诗结尾。

  这篇“年终总结”,如果按总结的公文格式写,太正统,太扎眼,也显得不谦虚,而且写起来显得干巴,读起来感到死板。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是艺术想象的活动。”(《美学》第1卷第50页)想象,具有神奇的作用,它是作家、艺术家手中的一枝魔杖,触处无不色彩缤纷,云蒸霞蔚。没有想象,就没有这篇文章。于是,最终采用“曲径通幽”的形式,写了这篇带有抒情色彩的散文。

  “曲径通幽”,出自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说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幽静的去处。写作中,指写人、事或景时,故意在落笔不久就“离题”,顺着某种线索或方向写下去。然后,突然笔锋一转,写正文。最后,又返回到开头的文题上来。

  如《大雪深情》的开头:“大雪,纷纷扬扬的下着。我坐在沙发上,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电视中‘京胡圣手’燕守平的京胡独奏《夜深沉》……”本应接着写下去,却笔锋一转——“突然,电话铃响了。一位文友来电话问我:‘你写了这么多金星作品,有什么奥秘?’我来到书房,望着窗外飞舞的大雪,陷入了沉思之中……”接着倒叙,写了“五个下功夫”及两点启发(莎士比亚的名言和燕守平拉琴);最后回到 “夜深沉”乐曲,以大雪纷飞的名诗结尾。

  

       三、采用“隐露结合”的手法

  中国园林艺术有一条规律——“园必隔,水必曲。”园何以要隔?一隔就显示“庭院深深深几许”了;水何以要曲?一曲就可见其源远流長了。到苏州去游园,有些园并不大,但院墙重隔,碧水萦回,加之回廊曲径,走进去仿佛进了迷宫,觉得园子很大。苏州人认为:一览无余的园林是浅陋的,只有“护以松竹”“藏以曲径”“院墙重遮”“碧水萦回”,以衬“层楼曲房”,方见其妙。所以,强调“曲”, 强调“隐”, 强调“藏”,认为这是构成园林美的必备条件。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含蓄”。

  “含蓄”, 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的作品,往往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语虽浅,意很深。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显寓隐,以实写虚,从有限见无限。“露”(显露)和“隐”(含蓄)需根据内容的特点来写,该露则露,当隐则隐。

  有些话,需说尽才好。如孟郊《古别离》:“欲别牵郎衣,‘郎今向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表达了多情的妻子对即将远行丈夫的嘱咐。殷切地问郎“向何处”,原来是担心郎在外边被卓文君那样的姑娘夺去!“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这话说得多明白,又多么含蓄!

  有些话,却需全部藏起来才好。如李商隐《过楚宫》:“巫峽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这是借楚襄王云雨高唐之旧典,写作者对人事沧桑的感叹,寄慨遥深,耐人寻味。如果直抒胸臆,那就索然无味了。与含蓄相对的显露,同样可以创造艺术典型。“显露”不是赤裸裸地演绎概念,它也是有感情有形象的,只不过它不是“义主词外”,而是“义在词中”。作品所描绘的事物,已经直接地显示出它的意义,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者也,文外之重旨也;秀者也,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意是说:“隐”,就是含蓄,是文辞以外的余意;“秀”,就是显露,就是篇中提炼的观点、警句。“隐”以余味越多越好;“秀”以显豁、卓绝为佳。

  《大雪深情》中写的五个“下功夫”就是“露”。全文却隐藏了“对继承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浓浓深情”;“对古典名著高超的创作艺术的浓浓深情”;“对宣传时代、人民和党的需要的浓浓深情”;“对银河网站及银河文友的一片浓浓深情”。这就是“隐”,是通过含蓄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如果直接写出来,就会让人感到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所以《大雪深情》,虽然通篇写了一个“情”字,但却采用了古人“写情不见‘情’”的创作手法,写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浓浓深情。

  古人告诫我们:文章切忌写得太实、太露、太全。对于艺术来说,“全”不一定美,“粹”不一定美,不全不粹倒往往很美。神龙藏在云雾中,见首不见尾,见一爪而不见全身,美不可言。如果全画出来了,那就一点也不美了。要相信欣赏者,凭这一首一爪,可以想象出龙的全貌。


微信图片_20240102143810.jpg

  四、设置“音画融合”的意境

  那么,为什么要写“大雪飞舞”? 

  我们生活在触目皆是色彩的世界里。但是,常常忽视了欣赏色彩的美。而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在茫茫沙漠中看到绿洲,浩瀚的大海里看到白色海鸥,色彩的美学价值就显得尤为突出。艺术是对生活的集中反映,或者说是生活中美的反映。因此,出现在艺术中的色彩较之生活中的色彩,它的美学价值显得格外重要。色彩的美除了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外,较之其它形式的美,直接得多、明晰得多、强烈得多。

  为此,以美为特征的艺术,都力求表现出艺术形象的色彩来。如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青未了”三个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而且极写了泰山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色彩和精神风貌。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干脆以“绿”代叶、以“红”代花。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绿”本是形容词,这里借作动词使用,不仅写了樱桃、芭蕉的外形特点,而且将樱桃、芭蕉动态化了,更为传神!

  值得注意的是:色彩的运用不只是能准确地摹形写神,而且能准确、深刻地写出渗入画面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列宾说:“色彩即思想。”(《罗丹艺术论》)色彩,分冷色、热色。红、橙、黄为热色;青、蓝、紫为冷色。一般情况下,以热色为基调的画面适宜于表达热烈、昂奋、乐观的情绪;而以冷色为基调的画面适宜于表达寂寞、冷峻、悲观的情绪。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前句色彩偏冷,后句色彩偏热。 

  但这种表现手法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以冷色为基调的画面,由于别的因素的作用,也可以从中透出热烈、昂奋、乐观的情绪。如高尔基的《海燕》,描写的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大海,乌云翻滾,电光闪闪,浪花飞溅,色调是灰冷的。但是,隆隆的雷声、海燕尖利的叫声冲破了画面的灰冷,使整个情调十分昂扬。反之,以热色调为基调的画面,有时也表现出悲观、消极的情绪。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以红色为基调的画面,表现的情调却非常凄惋、哀伤!

  12月15日,窗外大雪飞舞。我在欣赏燕守平京胡独奏《夜深沉》。“琴音,是有灵魂的,它是思维着的声音。一首魂断之曲,就是一个凄美哀婉的故事。静静地听,音,碎了一地;心,撕成两瓣……于是,许多象《夜深沉》这样的作品,便能跨越时代,给人们带来经久不息的心灵绝唱……”由于这种特殊因素的作用,于是以冷色为基调的画面——“大雪纷飞”中透出了作者热烈、激昂、乐观的思想感情。所以,开头写大雪,有强烈的现场画面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既恰如其分,易于将读者带入文中,又易于与文中的“大雪”相互应,为文尾的余味无穷打下伏笔。另外,越写大雪飞舞、气温很冷(12月16日己降至最高零下8度至零下18度)这种冷色基调的画面,越能反衬出作者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还在带病写作的 “大雪深情”。

  为什么要又写《夜深沉》?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里,同样也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运用艺术的手段反映生活,自然也包括表现生活中的声音。但是,表现生活中的声音,决不只是机械地摹拟,而是要进行艺术再创造。经过艺术家创造的音乐世界,远远高于生活,美于生活。在艺术中的声音不只是现实生活中某种声言的仿制,而是万物之灵——人的思想感情的象征和表达。

  在大雪纷飞的银色世界中,《夜深沉》的琴声高亢悠扬,作者在这美妙的音画氛围中,临窗沉思,奋笔捷书《大雪深情》,这是一种多么美妙而独特的意境啊!

  

        五、重视含蓄深沉的结尾

  本来,文章写完就可以结束了。那么,能不能使结尾引人联想,余味无穷?于是,采用“含蓄”的方式,写了三首节选的诗: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含蓄地讲了三层意思:2023年冬天即将过去,2024年春天就要来到;忆过去,峥嵘岁月,成绩喜人,看明朝,春光明媚,前程似锦;那么“这漫天的大雪,迎来的又是什么?”引起下文。

  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幽居闲情”?这里含蓄的暗示了:我这次出院时,医生再三告诫:头晕、血压高,77岁了,今后要尽量少写些文章,多加强些运动量。

  还是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诗篇?这里又含蓄的暗示了:明年,我虽然写的文章可能少了,但是,可以帮助银河网站和文友们联系出书,向建国75周年献礼,为银河网站更加壮丽的明天作点贡献。这里还是在写 “大雪深情”。最后,衷心祝愿银河网站越办越好,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2023年12月24日于北京回龙观蓝天嘉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该刻苦努力时,别企图一鸣惊人,该磨砺心智时,也不能妄求突然开悟。不要心急,通往成功最快的路,往往不是加速超车,而是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人生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如果你想拥有从未有过的东西那你必须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努力不会自费,今日撒下的种子,正在你看不见的某处悄悄生根发芽。鉴赏文学作品,涉及的角度比较多,比如词语的运用、修辞的运用、句式的特点、表现的手法、语言风格等等。作家的想象是最具个性化色彩的思维,人类思维要凭藉作家的个性化想象而进入一块崭新的天地。写文章,可以没有共同的程式,却不能没有共同的要求。作者的创作感悟条理清晰,逻辑精谨,阐述经典,探研专注。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