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尽在雪中飞
我们先来看看《盼雪》一诗的原文:
雪终于下凡了
像待字闺中的仙女
挤坏了天宫的栅栏
铺天盖地的雪花儿
自上而下盛开着洁白
来人间抢占一席之地
就连树儿也白了头
后来者居上
似过冬的白鹳
咕噜着鸟语
麦苗儿卷缩在你圣洁的肌肤下
享受冰冷后的温暖
只有害虫们
蛰伏在地下
冻得瑟瑟发抖
偷看你为它们升起 招引的魂幡……
这首诗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宋树森。诗作于“冬雪雪冬小大寒”的季节,欣赏这首诗的时间也是在“大雪”之中。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时间是公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也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到来。
大雪到来大雪飘,兆示来年年景好,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
古往今来,描写雪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俯拾皆是,有不少优美的诗句脍炙人口,颂咏千古。比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堪称描写雪的最佳诗句。
诗仙李白的《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中有“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诗圣杜甫的《绝句》中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柳宗元的《江雪》中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近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等等。这些诗句或者画面优美,或者视野开阔,或者凝练隽永,或者意境深远,都是非常著名的雪诗词。若是以气势恢宏描写雪的诗词,金海陵王完颜亮的《百字令•雪》也是比较壮观的一首。
而宋树森的诗却与众不同,先生笔下的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优美的雪花“像待字闺中的仙女,挤坏了天宫的栅栏”,形象生动的描写,不禁深深触动了读者封闭的情怀。“铺天盖地的雪花儿,自上而下盛开着洁白,来人间抢占一席之地”,不仅把“雪”写活了,把“景”写活了,把“情”写活了,也把“趣”写活了。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盼雪”之情,而且把“调皮”的雪花用拟人化的语句将其写的出神入化。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那里下雪了吗?冬天的雪,洋洋洒洒如同一幕白纱,飘过屋檐,遮住青山,笼住层林,覆盖原野,铺成一地白霜。天地一色,苍苍茫茫。诗词中的雪,更是绝美。雪落成诗,诗情胜雪……“麦苗儿卷缩在你圣洁的肌肤下,享受冰冷后的温暖”,既写出了大自然的规律,也写出了田野之间奉献给人类的如春的温暖。
降雪后,温度低,雪不易融化,如同盖了一床被子,新雪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像棉花一样,阻止了热量向外扩散,外界寒冷的空气也不易入侵,起到了良好的保温作用。诗人在这个时候写《盼雪》,不仅表现了宋树森先生的站位之高,更表达了种田之人的美好期盼!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悠然写道:“只有害虫们,蛰伏在地下,冻得瑟瑟发抖,偷看你为它们升起招引的魂幡……”不仅写出了“瑞雪兆丰年”的“盼雪”之情,也写出了“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大美前景,让读者更加热爱生活,期盼明天,憧憬未来。
在“大雪”这个时节里,半个中国大地似乎都在飘着雪花。雪花圣洁、美丽动人。在这个万物等待复苏的季节里,能读到像宋树森先生《盼雪》这样优美的诗作,真是一件十分痛快的喜事、好事、美事、盛事!
【编者按】古往今来,描写雪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俯拾皆是,有不少优美的诗句脍炙人口,颂咏千古。作者在“大雪”这个节气里,在这个万物等待复苏的季节里,静静地赏读宋树森先生的优美的诗作《盼雪》,品悟诗歌中那些形象生动描写,出神入化的修辞,真挚饱满的情感,以及作者对写作主旨的精准把握,赞扬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期盼春天、憧憬未来的美好情怀。美文共享,推荐阅读。编辑:天海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