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以爷爷之心态体会爷爷

作者: 刘迁 点击:772 发表:2023-12-04 12:27:58 闪星:2

  爷爷已经去世48年了,虽然很遗憾的没有留下过照片,但爷爷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爷爷是一个质朴的地地道道的农民。曾给地主家扛过活,还曾被日军抓去“勤劳奉仕”,29岁时妻子病故。1947年秋续弦。

  爷爷当爷爷的时候是1955年10月,时年45岁。

  我当爷爷的时候是2010年10月,已经55岁了。

  孙女出生前不久,我们全家都高兴的不得了:又有下一代了。我就要当爷爷了,那个时候的最大愿望是生个男孩。可是事与愿违,是个女孩。虽然不太如意,但很快就淡化了。我们这一代人,什么都能承受,什么都能理解。无论是生男还是生女,都无所谓。我有一个同窗对生男生女问题有过“高论”:这年头儿,生男孩,名好;生女孩,命好!你仔细的吧嗒吧嗒嘴,会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

  我当年出生之前,爷爷是怎么想的呢?第一、爷爷肯定很高兴;第二、爷爷一定憧憬着是个大孙子。因为我父亲是他的独生子,传宗接代的理念会占主导地位的。我一出生,爷爷听说是个大孙子,当时该有多高兴就不言而喻了,说不定会连续多少天都合不拢嘴呢!

  我孙女出生后,一直由她奶奶照料。因为孩子的母亲因病在省城住院了。那段时间,我每天下班后都去作伴。时间长了,有一天看不见孙女,都觉得是个事儿,好像少了什么似的。孙女过了白天以后,能趴在床上昂起头了,我高高兴兴的抢拍了第一张“昂头”的照片。自己家有一部数码照相机,拍照片很方便。在孙女入学之前,我们给她拍了许多照片,留下了珍贵的纪念。

  我小的时候,爷爷常去看我吗?以我现在的心情去体谅当时的爷爷,我想爷爷一定会常常抽空去看看我、抱抱我、亲亲我。照相的事儿肯定不会有,连想都不能想。因为那个年代的条件不具备。

  孙女上学了。早晨由父母送去;中午和傍晚放学,大都由奶奶负责接送,有时也会由我去参与。有一次酒桌上闲聊,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惯坏了,上下学都得接送,才几步远呐?咱们那时候,多远都得自己去!我接茬说:年代不同了,不可同日而语了。咱们那个年代机动车很少,现在的车特别多;再有,现在的坏人多,不是总能听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例吗?走在路上,紧紧的牵着孩子的手,还生怕出什么意外,把孩子独自放出去,能放心吗?

  我大概读小学二年级(1962年)的时候,开始住在爷爷家。学校距离爷爷家大约二百米,一遇到恶劣天气时,爷爷就背着我去上学,接我下学。1963年春夏季节,我的白嗓喉病犯了,嗓子疼痛,嗓音嘶哑,呼吸困难,只得休学。那段时间里,我经常是趴在爷爷的背上,享受着爷爷的体温度过的,因为到户外去“散心”,可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病痛。

  孙女的书读得好,经常排名第一;画画得漂亮,谁看着都夸奖。对此,我自豪,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孙女从二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就经常给她奶奶和姑奶奶“讲课”。她学着学校老师的样子,把爷爷家卧室的玻璃门当作黑板,像模像样的讲起语文、数学来。那语气,那神态,那方式,俨然就是一个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科班教师。我说,你这课讲的挺像样啊,将来兴许能出息个老师。孙女的回答令我大为满意——我要当老师,就去北京大学当老师!

  我小的时候,学习成绩好,喜欢画画,经常受到左邻右舍的长辈们的赞扬。爷爷听了之后,心情很愉快,很自豪。他暗暗的想着:旧社会,咱们穷人念不起书,都是文盲,那没有办法呀!可如今,我孙子的书念得好啊!那些年当中,爷爷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为什么呢?新社会了,不再受地主的剥削了;再有,可能就是因为孙子、孙女们都上学读书了,改变文盲有望了。所以,那个年代尽管家庭生活很拮据,我喜欢画画的爱好总是尽量得到满足的。

  孙女上学的时候,我们时常带她中午在快餐部就餐。一提到孙女吃饭,我们就犯愁,她喜用之食物实在太少了,而且量也很小。看着孙女吃饭,看着她选择的食物,我不免会皱起眉来,也想起了爷爷带来的“美餐”。

  实行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年代,土地由生产队集体耕种。在生产队里侍弄瓜田、看守瓜地的年龄大的社员被称之为“老瓜头儿”。爷爷就曾经是个“老瓜头儿”。生产队的瓜地位于屯子偏西北三里地外的“菜园泡子”西岸,屯里人管那儿叫“大西屯”。我的家乡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尤其是在我们家乡的北半部,耕地平整,水渠纵横,泡泽遍布。由于那时没有农药和化肥,所以那个年代的自然鱼特别多,差不多有水的地方就有鱼。所以,爷爷在那儿看瓜,除了侍弄瓜田,每天就在瓜地旁的菜园泡子里钓鱼。那些“上钩”的鲤鱼、鲫鱼、鲶鱼、草鱼,一水水儿的大都在一斤以上。爷爷送回家的鱼,有鲜鱼,也有经过晾晒的“鱼干儿”。在那段时间里,家里几乎是每餐必有鱼。吃了鲜鱼,留起“鱼干儿”,待冬季吃。当年,农村的生活条件很差,副食品除了蔬菜还是蔬菜,冬季的蔬菜都是秋季开始储藏的土豆、大白菜、萝卜和腌制是酸菜等,单调的很,逢年过节才能见到点“肉星儿”。所以,平时能隔三差五的多吃几顿鱼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孙女是独生女,平时没有玩伴,自然也就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争端”。连爷爷、奶奶都用不着去承担“裁判员”了。可当她受到父母训斥的时候,只要他们声音一高,态度强横,我们就会跟当年爷爷、奶奶那样出面干涉。

  我们小的时候,父亲教导我们从未有过粗暴行为。只有一次,父亲气得暴跳如雷,要打我。是爷爷庇护了我,免去了一顿“胖揍”。那年我大概11岁。一天,父亲带着母亲去公社卫生院给不满周岁的三妹看病。我在家里与二弟游戏中发生了“冲突”,二弟气急了,操起劈柴的大斧,把房门劈坏了。父母回来后,妹妹和弟弟们向父母哭诉了经过。父亲十分震怒,一定要好好的教训教训我。我见情形不好,撒腿就跑,与父亲捉迷藏似的满街串,最后还是被“足智多谋”的父亲堵在了生产队的院子里,我们父子俩围着一辆停放的马车转起了“走马灯”。爷爷那时是生产队的保管员,“掩护”我钻进了屋内,把门挡住,不让父亲进去。父亲无奈,气呼呼地走了。我“脱险”后,依然心有余悸的跑回爷爷家。别看奶奶不是亲奶奶,但对我疼爱有加,十分娇惯。我回去跟奶奶一说,奶奶理直气壮地说:“没事儿,他不敢来……”

  孙女现在开始读初中了。她就读的学校距离我的住处很近,每晚放学后,都来爷爷家就餐。孙女经常高兴地学说学习过程中的事,特别是她的学习成绩是最值得一提的。哪一个爷爷、奶奶听到自己的孙女排名第一不是喜上眉梢呢?这时,我们就只有借机鼓励、加油了。

  我读初中的时候,学校离家很远,大约有9华里。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几乎没有与爷爷、奶奶交流的机会。我学习自觉,用不着长辈督促。所以,爷爷、奶奶对我学习、学业的事不大过问,也许他们不懂得怎样询问,不知道怎样进行鼓励。要说督促的话,只会说些“好好念书”、“别像我们大字儿不识”之类的话。就是长辈们这些浅显的道理、朴素的嘱托,一直是我努力学习的动力。

  爷爷已经故去多年了,早就对我们没有了“耳提面命”的关爱了。可是,爷爷对我们后辈的希望一直犹言在耳。我们现在已经当爷爷了,就应当像当年爷爷那样尽到一个爷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因为角色转换升级为爷爷而得以用爷爷之心联想推测想象已经去世的爷爷当年对于作为大孙子的作者体验到的当爷爷的所思所想所做所闻。以此爷爷之心考虑体会彼爷爷君子之腹。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真真的感悟到此爷爷非彼爷爷。文章意在提醒、告诉、训诫、规劝当代像作者一样当长辈的人要像当年自己的爷爷那样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对于晚辈都要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耳提面命”的关爱教育才可以使晚辈遵循应有伦理道德和日常规范原则。不仅体现出爷爷辈对子孙的尊重和关爱,也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相互尊重,更揭示了道德观念在人们日常交往中的意义和价值,尤其促进了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