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
退居后我格外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回到家中,已是傍晚,妻子晚上有饭局,女儿在病房里上夜班。我的饭得自己解决,恍然又回到15年前从兴化调至泰州工作那段独居的日子,每天自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平淡无味的生活。
吃什么?脑子里略一迟疑,决定一切照旧——熬粥喝。一个人吃晚饭,还熬粥?是的,生活就是这样,怎么简单怎么干,怎么开心怎么来,怎么快乐怎么活。
熬一碗粥,厨房的活自然轻松了许多:揭开米桶,盛小半碗米,用水淘洗,放进电饭煲,倒入200毫升水,打开电源,按下熬粥键,然后洗手,从腌菜坛里摸出母亲腌制的几种咸菜——雪里蕻、胡萝卜、莴苣等小菜,菜刀切成段丝,放入小盘,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做好了。这时,电饭煲里开始出热气。
等待粥熬熟的间隙,时间就是自己的了。于是,我钻进书房,静静坐在里边,如坐在自己的心里,任由一己自由地思考。捧起一本书闲读,倦了就闭上眼小憩一会儿,又或者发发呆,内心的充实和满足会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读至兴起处,拍手叫好,读到伤心落寞时,黯然神伤。在那一刻,我就好像就是海明威笔下的那个老人,又或者摇身一变成了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这便是读书的魅力,有时让人痛不欲生却又欲罢不能……我的闲情时间就这样被文字,被书籍,被发呆挤满。自已的时间由自己主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这时,电饭煲里的粥已经煮熬得很响了,热气也让锅盖跳起了舞,左右摇动哐哐作响。掀起锅盖,热腾腾的雾气一股脑儿地冲出来,飘散在厨房上空。一颗颗米粒在锅里直冒泡,发出低沉的闷响,入锅的净水在熬煮中,已经变成乳白色了,锅里米香味很快弥漫到屋子里的每个角落。
我从电饭煲里倒出粥,刚好一中碗,然后和着一碟腌制小菜,一个人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突然想到从事医务工作的女儿,因为压力大而烦躁不安,有种度日如年的煎熬,活得一点也不愉快。我十分不解,一个知识分子,在一堆高学历求职者中被选中进入职场,看上去是很光鲜体面的医生职位,她工作为什么这样痛苦?是不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是不是太急于求成了?
很多时候,两代人观念不同起冲突,而后彼此无语。后来,我慢慢总结问题出在她的工作环境,出在医生光鲜背后的辛酸,尽管女儿现在很难得与我交流工作上的事情,但我从心底体谅和原谅了她,自己跟自己和解,她们这一代人自有观点和想法,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想到此,立即拍下碗粥和腌菜,发到家庭群里,打上文字:“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平淡得如一碗粥、一碟菜。”就是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们,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快乐,快乐生活,快乐工作,而不是其他。
吃饭是很平淡的事,平淡得如我的一碗粥、一碟菜,但是,吃饭又不是一件平淡的事,如接待客人,如招待来宾,如宴请长辈;有请人,有被请,有同级,有上下级,有同学,有朋友,有工作交流,有业务往来……不同的饭局有不同的档次、不同的规矩、不同的吃法。
现代社会很多人不在家里吃饭,像儿时在老屋里那样,一家大小七八个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是很难得的了,夫妻都各有自己的工作,即使在一个城市,都难得一起吃,是领导的,外面的应酬饭局多,是职员的,也是工作快餐,即便是周末,辛苦一周,也喜欢邀请朋友,或打牌喝茶,或逛街郊游,吃都在饭店,家中的厨房许久没有了烟火味。
我喜欢吃家里的饭,不紧要的应酬都会推掉。孩子初高中时,正是我从兴化调到泰州工作的时期,那时位于办公室主任岗位应酬较多。但是我能推掉的都推掉,每周六周日必回到兴化,亲自买菜、做饭,然后等只有半天假的女儿放学回家一起吃饭。
八年如一日,饭桌上父母子女其乐融融,既增强了孩子与父母之间亲情,又悄无声息地培养正确的三观。家庭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外人看来,孩子考上医科大学,考进医院工作,考取医师资格证书,又历经实战考验,迈入医院门仅半年奋战医学隔离点50多个昼夜,三年来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是她自己争气、履职尽责的结果。于我来说,孩子思想健康、积极、乐观,我们的家庭氛围好,才是女儿安心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儿做事踏实、做人诚实等品质,都源于家庭的影响。
而今,我们夫妻俩30年的半百老伴,老婆退休闲不住仍在工作,周末常加班,女儿医院里工作繁忙,常有夜班,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棍,时间、空间全是我的,我往往乐此不疲。如果想吃大餐,炒一盘肉丝,买半只卤鸭,逍遥自在,优哉乐哉。
喝完粥,我又三下五除二刷了锅碗,埋下头,我又钻进书房翻书了……我的书房不大,可抵岁月悠长,但我平淡的心很辽阔,吃饭只是让自己活着,至于如何活得快乐,才是最为重要的。我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中遨游,生活如酒、如花、如茶、如一碗粥……
其实,吃一桌丰盛的酒宴,喝一碗清谈的米粥;浓是一种生活方式,淡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是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是非来判断。但我以为,淡是一种至美的人生境界,清淡是一种超自然的洒脱气质。人活在世上不必过分追求功利、地位、名义,把这些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在乎,结果却是让失败、失落、沮丧占据了人生,吞噬了成功。有人说:人生岂能无目的?然而,目的本是引领着你前行,如果让目的变成沙袋捆缚在身上,每前进一步,巨大的劳累和压力就会赶来羁绊你的手脚,如是,你将如何去寻找成功?一个人对生活看得清淡,活得才清雅快乐,得与失,成与败就能淡然处之。
泰戈尔说过一句话:“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鸟已飞过。”清淡的人在失意中长成乐观,在沮丧中接纳调适,在落魄中找到平和,在平淡中饱含自信,淡雅的人才会博大,才会有宽广的胸襟,才会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品性。
人生在世,淡然处之,喝一碗粥,不亦乐乎。
【编者按】有人说,所谓生活就是过自己的日子,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活法,对人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甜的,酸的,各有喜欢,没有统一的格式。成长环境的不同,生活态度的不同,观念会有极大的差异,不需要求同,更不需要用自己的经验去教育影响别人,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