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一家人与一只鸟

作者: 祥云 点击:443 发表:2023-11-25 09:02:28 闪星:1

摘要:作者用平实笔法写了一家人救一只受伤的鸟的过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感情,结尾文章升华了中国人越来越文明进步的主题。

3天前的11月22日上午,我出去采购食品回来的时候,在住宅楼外的台阶上看见一只受伤的鸟。

这只鸟有拳头大,有点像鹌鹑,但又跟鹌鹑有区别,很少见。后背羽毛脱落一大块,裸露的部位是血淋淋的伤口,仔细观察,这只鸟还有微弱的呼吸。因为两手提着东西,便急急忙忙上楼,跟老伴儿说,“楼外台阶上有一只受伤的鸟,我想把它拿进来。”老伴说,“应该拿进来,也是一条命啊,看看能不能把它给救活。”

鸟,伤得很重,除了背部受伤外,两只眼睛好像也伤了。“先处理一下背部的伤口吧,床头柜上面有碘伏棉球。”老伴儿一边忙着做菜团,一边说。

我先将受伤的鸟放在一个纸盒里,然后取来碘伏棉球,小心翼翼地轻轻擦拭着伤口。老伴儿忙完手里的活,过来又给擦了一次,还将一块棉球敷在伤口上。处理完伤口后,只见鸟能动了。高兴之余,我要给鸟找吃的。老伴儿说,“它这个样子能吃啥,先喂点水吧。”“要不给冲点奶粉吧”老伴儿用赞同的语气说,“好!给冲点奶粉。”

老伴儿用一个小碟冲了一点奶粉,放到鸟的嘴边,可鸟没有反应。怎么办呢?得想办法让它喝点儿。我们俩配合着给鸟喂了一点奶粉水,给点小米,没吃。晚上,临睡前,老伴儿又重新给冲了奶粉水,尝试着把小碟放到鸟的嘴边,让鸟自己喝。别说,还真给面子,喝了一点儿。

“不知今晚能不能挺过来?”老伴儿看着鸟说。“应该有希望。”我虽然这么说,其实心里也没底。夜里起来方便,我去书房看了两次,见仍然有呼吸。早起,老伴儿说,她也看了两次。

外孙儿听说姥爷捡到一只受伤的鸟,第二天放学便央求爸爸妈妈带他过来看鸟。本就喜爱鸟的外孙儿用怜悯的目光注视了好一会儿,然后将装有奶粉水的小碟放到鸟的嘴边。见鸟喝了几口,外孙儿很高兴。女儿和女婿见鸟的两只眼睛始终闭着,便张罗着给鸟擦眼睛。女儿拿了一只棉签,蘸了一点儿眼药水,极其小心地擦着。临走的时候,又告诉她妈妈再给擦几次。

3天来,这只受伤的鸟成了我们一家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关于怎么伤的,有两种分析结果:一种可能是被人所伤,另一种可能是同类打架所伤。关于如何处理,一致的意见是:先养这一冬天,如果养好了,明年春天放飞。

3天来,在我们一家人守护照顾下,这只受伤的鸟出现了生机,虽然眼睛没有睁开,但在纸盒里来回走动。最让人高兴的是,昨天晚饭前竟然叫了几声,而且叫声很动听。我端着手机守候着,把它鸣叫的视频录了下来,发给女儿,女儿一家也很高兴。有趣儿的是,我在鸟跟前重放了它叫的视频,它竟然又随着视频叫了起来。

看着这只渐渐康复的鸟,我想,几十年前,人们没有动物保护意识,如果那时候见到这只鸟,说不定高兴地放到火堆上烤了。

爱惜每一个生命,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人越来越文明、进步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人与自然就是一个很微妙的关系,爱护自然,关爱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人与大自然的所有生物都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一条生物链,不能破坏的生物链。作者介绍的一件小事,就是反映出人类需要有爱心。人类的爱心不是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上,而是体现在生活的细小事情上。爱护一朵花,不踩一棵草,不伤一只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感谢作者,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