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朝鲜上空的中美对决》后记

作者: 戴逵贤 点击:628 发表:2023-11-24 14:06:41 闪星:2

摘要:关于朝鲜空战,这本书里有——你不知道的,你想知道的,你曾经以为自己知道的。作者在本书的后记里如是说——

  “文革”年代,正是读书的年纪,却无多少书可读。幸好还能读到鲁迅,所以读得最多的是鲁迅,影响最深的还是鲁迅。尤其是先生对于儿子海婴的未来说的那句话:“倘无大本事,可寻点小事情做做。”我牢牢地记住了。

  瞬间就是一年,转眼就是一生。43年的职业生涯过去了,25年当兵,18年做媒体,固常自诩为:“一介武夫,半匹文人”。上个世纪末,得我人生中两位“贵人”(天津广电局书记胡文良、局长胡兴华)的赏识,当了几天有线电视台主管节目的副台长,想我一个半路出家之人,得此机遇是幸运的,当没齿不忘,感谢贵人恩。

  一个大兵,懂电视吗?遭人质疑。主持人们问我怎么才能当一个好的主持人?张口便答:一、用脑子,不能光靠脸蛋。二、说人话,让人一听就懂。三、自视普通,过正常人的日子。大兵语言,说得人家一脸的茫然,女孩抿嘴笑,男孩怪笑。这也太没技术含量,太不专业了吧。

  其实这只是我自己为人为文的一点想法,所谓第一条是说凭能力和本事,不靠其它的。自知基础不好,“文革”前的初中学历。前几日,我们几个当兵的学生给南开中学的罗家林老师过八十大寿。他的学生中有成就的不少,他是数学老师,可我们这个班却出了一个半作家。一个是王玉彬,(国家一级作家,原南京空军创作室主任)因有事没能从南方赶过来,就托我把他的《惊蛰》《第二野战军征战纪实》送给罗老师,老师说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半个是我,业余的,退休后坐在家里还想寻点小事情做做。在谢师恩的同时,也谢战友、同学的兄弟恩。王玉彬和夫人王苏红是军内有名的“二王”作家,他们对我的《中日空战记》和这本书的创作提供了真诚的,毫不保留的帮助和支持。

  带我走上文学之路的恩师王道生对这本书的写作也给予指导和帮助,并鼓动我申报中国作协2015年定点深入生活专项活动,得到天津作协领导的大力支持,使我获得入选并得到一些资金的帮助。在此一并叩谢!

  我一名不名,《中日空战记》已请恩师写过很好的序,这本书不好意思再劳烦老师。我在我的战友中挑了一位兄弟,新华社北京军区分社社长陈辉;我又在我的媒体同事中选了一位,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副总裁兼广播电视台部(原天津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高级记者印永清。他们都比我有真才实学,比我有名,而且是在国庆假期中很快就写好了,令我十分感动。

  我从空军调到陆军后的战友刘洋,他为人仗义,热情。虽已多年断了联系,他从战友群里得知我出书的消息,想办法联系上我。他转业后在国家部委机关工作,与出版界有些朋友,当得知这本书已基本完稿后,主动热心地帮我推荐联系,殷殷之情也令我感动不已。许多战友、朋友愿意帮我,是因为我在做一件与自己名利无关的事,在此一并叩谢!

  自知我的东西,不那么文艺,也不怎么文学,只是一些文字,一些大实话。又不善虚构,避用形容词,纯粹的白描,也不写景状物,尽量多用些图片,人家一看就懂的,无须絮絮叨叨,这大概是拍过些纪录片落下的毛病。人活着最苦莫过于“装”,装“爷”也很累,装“孙子”更累。一装就假,假必失信,还是真性情、坦荡荡、“少做作、勿卖弄”(鲁迅语)才快活自在。

  本书的题材应该说是偏冷的。不少人一听“传统教育”就烦,就质疑。不过我们的“宣传”也确实有问题,习总书记一言以蔽之:“不接地气”。所以写作本书时,力避说教,追求可读性。在大量的资料中,我把概念化的、拔高的、空泛的一些东西舍弃,尽量用些平实的和当下人们愿意接受的流行语言写出来,不知是“与时俱进”还是“随波逐流”。

  与一媒体朋友聊天,他说你那东西还应该是“励志”的吧?我说问题是“励志”的内容都变了,不能教人成名、发大财,带来实际利益就励不起志来。他大笑:现在是两类东西大行其道,年轻人娱乐至死;年老的对养生保健痴迷不已。那你干嘛还费劲巴力的写这些?

  我说其实很简单,一是有兴趣,又知道了许多人和事,又看到了人性的光芒,是个再学习的机会;二是我想告诉人们,我们的父辈以他们的顽强、热血、勇气、智慧在朝鲜上空与美国人打过一场了不起的空战。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精英,虽然没有学历却有文化,他们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学会驾驶喷气战机,学会指挥现代化的空战,居然还打了胜仗,这难道不是奇迹吗?后来也证明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书画方面很有天分,有人还善长于文学和剧本的创作。和当下的精英们比,他们可能显得粗糙些,但当国家需要,民族危难之时,他们能挺身而出,流血献身。远比那些精致的、高雅的、有情调的自私自利者有用得多。马寅初老先生说:“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这是先生1927年在《北大之精神》演讲中的一段话,这在今日之大学是不是还应该秉持的呢?

  朋友问我:你对未来悲观吗?

  我说:有些忧虑,但还是笑看未来!因为我相信基因的力量,我们民族的基因,共产党的基因,但是必须要十分警惕“转基因”。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文学、剧作家萧伯纳说:“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更美好!”我人生6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现在就比我出生的时候美好多了。

  这些年总有些不知道是什么人对那场战争的人和事,说三道四,抹黑污蔑。其实,你可以不理解,不相信,不喜欢,你也可以有你的看法,但要基于基本的事实。如果你是个中国人,只奉劝你一句话:对为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有担当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和先烈们当存敬畏之心,常怀感恩之念。

  记起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称在世界上最有名的中国人是“差不多”先生。这话既形象又深刻。我也只能是力争差得少一点,全书完稿后,我又专门去中国航空博物馆对有些问题进行了求证,力求不出大笑话。还望知情的读者们指正。

  为写此书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和书籍,其中有:《空战在朝鲜》(王玉彬、王苏红著);《空军征战纪实》(王苏红著);《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贝文?亚历山大著);《飞歼空中敌》(萧邦振、牛锐利著)在此一并感谢!特别向萧邦振、牛锐利两位空军战友敬礼!他们从2006年起在全国寻访空军飞行员战斗英雄,并在2007年完成这本书,抢救了这些英雄们宝贵的资料,(当时如果有影像纪录就更棒了),现如今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已逝去,因为都是亲历者的自述或他们亲人的回忆,所以对核正一些事实帮助很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朝鲜上空的中美对决》是作者经过大量的走访和翻阅资料,集中展现了志愿军空军为祖国和人民甘洒热血的爱国精神的一部巨著。为了《朝鲜上空的中美对决》的问世,常自诩为“一介武夫,半匹文人”的戴逵贤先生历尽千辛,春蚕吐丝,无私奉献,着实令人敬佩。《朝鲜上空的中美对决》就是他“未了的蓝天情”,就是他含辛茹苦奉献给人民空军的一份厚礼。阅读作者的后记,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和背后的故事,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让读者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