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小弟

作者: 墨隐 点击:558 发表:2023-11-04 08:29:23 闪星:1

  小弟开了一个家庭养老院。

  小弟文化不高,姊妹四个数他最小,却最能吃苦,几十年来贩鱼贩虾,卖过服装,还卖过干鲜,做过多种生意,市场上摸爬滚打,跟地痞无赖黑白两道斗智斗勇,完全靠自己打拼养家糊口,我这当哥哥的书呆一个,帮不上忙,偶尔还得靠他解困。

  2008年,他发现许多老人孤苦无依无人赡养,便利用自己住的房子开了家养老院,原以为挣钱养家而已,待看他穿着工作服,亲自给卧床老人擦屎刮尿喂饭喂水那个认真劲,我服了!我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哪来那么大劲头?他的回答直令我汗颜:“我就当做善事。”

  天底下善事多种多样,富人可一掷千金济困扶危,穷人也可掏把子力气见义勇为,可数来数去,哪个能有亲自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来的艰辛?俗话说百日床前无孝子,这可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如此,夜里都不得轻松,老人一有动静得赶紧起来查看,一干就是十几年。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看也就这行做的最好。

  至于收费,更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卧病在床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一个月收费竞不过一两千元,能走动吃饭的就更少了。小弟说,他这养老院就是给穷人开的,不伺候富人。这么干法说破天也不可能挣大钱,就算能挣大钱,天天给老人擦屎刮尿还得受的住老人发脾气歪搅胡缠,谁来试试看?

  当下的世风,啃老是主流,当然还有工作忙,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等社会因素,“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演绎的有声有色,偶然有哪个儿女儿媳妇能给老人擦屎刮尿,立刻能成为全县全省楷模。而在社会最底层,却有如我小弟这种这么低收入如此奉献的家庭养老院,默默无闻苦苦支撑,令人如何能不感叹!

  既然注意到了这个事,我也留心观察了其它几家家庭养老院,固然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都是低收入运营。不由得感叹:咋有这么多老人无人赡养?再想想,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老人会越来越多,养老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如果都压给政府,负担得了吗?像这种小型家庭养老院,实在是功莫大焉!

  小弟在这行里干的出色,渐渐成为行业翘楚,前些年民政部门委派他去省里参加养老院管理及技术培训,是全县唯一的一个。他拿出省里发的专业证书给我看,一脸的荣耀。

  我曾亲眼见过他给一个休克老人按压前胸做心肺复苏,俨然像个医生,别人都说不行了,他不放弃,一直坚持了差不多半小时,老人竞有了一丝气息,待120及老人儿女赶到,老人已经缓过来了。老人的儿女千恩万谢,医生也给他竖大拇指,小弟满头大汗一脸自豪地说:“我可是受过专业培训的!”

  十几年来,小弟靠这手本事救助老人都成家常便饭了。

  重头戏还在临终关怀,这也是老人以及儿女家人最关心的事情。这事本不属于养老院的责任范围,可小弟不这么看,他把给老人送终穿衣包括一整套传统的丧事操办干的轻车熟路,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遇到这类事每每非他不可。十几年来,由他亲手送走的老人上百都不止了。每次操办完回来,他都要在佛龛前上一柱香,算是完成一件善事。怪不得他跟我说把养老院当作做善事。

  小弟小我十岁,过了今年明年该六十了,我自问几十年来读书撰文,好歹算个读书人,到头来修行不及小弟。

  老父亲在世时常说:善为人知不是真善。做善事原是身体力行的事情,功夫不在嘴上。看当今某些富豪巨贾,做点善事远没炒作的功夫大,其目的令人生疑,无论道义还是品味,跟我家小弟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读书人都知道《礼记• 大学》的一句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做起来谈何容易。却原来一个不曾读过多少书的俗人,竟可以做的这么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小弟身份普通,在底层谋求生路,自从开了家庭养老院,像换了个人,为底层老人服务,像孝亲般,不言苦累,陪很多老人走完最后人生路。小弟这样的人功德无量,大爱无声,大慈无界,世界上总是有这样的人,把善做成日常,这个世界因此有了光,有了暖情。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