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六十载 同学情

作者: 刘志明 点击:884 发表:2023-11-07 09:35:40 闪星:3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于都中学初三(2)班的第四次聚会虽然已过去了数日,当我浏览已整理好拍摄的图片时,当时的情景依然还是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浮现。

  尽管已经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还是抑止不住喜悦的心情,同学之间开怀的欢笑,深深地感染了我,一种无形地力量在催促着我,拿起笔来吧,这些同学是多么地可爱,他们虽然平凡,也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无私,但他们纯朴,用自已的行动诠释全班同学六十年之间纯洁友谊。

  为此,我想用我笨拙的笔,留下难忘地记忆来成为永久的纪念。

  我们这些在一起1964年9月考入省重点中学——于都中学的58名同学被分配到一个班里,用了四年的时间,从初一(2)一直逐年上升到初三(2)班。我们才结束了四年的初中生活后,除了当年有六位同学应征入伍提前离校外,其余的同学毕业后都只有一个面向:农村籍的同学回家务农;城镇籍的同学全部都下乡当知青。有门路的同学可以自找安置点,其余人员统一安排到本县的靖石公社插队务农。

  如今已过去六十年了,当年的知青也早已陆续返回县城,有了新的工作岗位。随着各自的子女的长大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同学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也大都随子女到新的地方定居,担负起看管教育下一代的重任。1.jpeg

  也许是已太久没有见到当年早夕相处的同学了,加上三年的疫情限制,大家都盼望能够再来一次同学聚会,毕竟同学们都已是七十出头的老人了,见一次就少一次。何况,今年又是同学们进入于都中学学习已有六十年了,好多同学的面容也有很大的变化,如不再相聚,也许会出现见了面也会不相识的笑话。

  炳福同学告诉我,他就曾经遇到这样的尴尬了:有一天,他到长征公园玩,他旁边就站着一个叫贵芳的同学。因彼此都不认识,站在一起好久并没有互相交谈。还好,这时来了一个叫唯德的同学,见他俩在一起又都不说话,他感到奇怪的问道:“老同学见面,你俩怎么都不说话啊?”这时,炳福同学才恍然大悟,才互相重新认识。

  其实这样同学之间互不认识的事,我也遇到过。

  有一天,我从京城回到故乡,在路过文斌同学家门口时,见有好几个人坐在那里聊天,出于礼貌,我停了下来。文斌同学见我来了,指了指他旁边的一个人问我认不认识他。我仔细地辨认了一下,没有认出来。这时,文斌同学才告诉我,他是当年我们班上的学习委员,他叫陈喜华。这时,我才醒过神来,再一次仔细辨认。五十多年没有见面,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如没有人转告,真的不敢相认。

  今年9月6日晚上,我收到了勋伟同学的电话,告诉我今年十月中旬将举办同学聚会,希望我能够回故乡参加聚会。  

  想到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回故乡了,当即就立刻答应下来。因我的脑海里涌现出的同学还是停留在当年模糊的青葱懵懂少年的模样,现在倒很想看一看六十年后同学的真实形象。2.jpeg

  经过春秀同学、勋伟同学、炳福同学等三人共同协商筹备,提前做好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今年10月14日于都中学初三(2)班的二十六位同学,为纪念入母校学习六十年,应邀从全国各地来到于都,汇集在阔别多年的母校——于都中学的大门口,从而拉开了六十载同学情为主题的聚会的序幕。

  也许是勋伟同学提前和母校联系好,加上于都中学大门口又处在交通要道上,同学们都站在门口会对交通产生影响。学校门卫打开门,让先到的同学进校园树荫的长椅上坐着休息等候。

  我家离学校不算太远,我仅用了十五分钟,就徒步来到学校门口。一进校门,就看见不少同学已坐在那里兴高采烈地聊天。

  我看到了熟悉的面孔,也看到好几个陌生的面孔,我正在从记忆里寻找他们的名字,以免尴尬。

  这时,一个同学主动走到我面前问道:“老同学,你还认识我吗?”

  我仔细地辨认了一下,还是没有把他认出来。老了,老了,彼此之间巳有五十多年没有见面,我怎么也叫不出他的名字。只好摇了摇头,尴尬地等他告诉我。

  他说:“我叫罗德洲,1966年12月,我们曾组队一起徒步到井冈山、韶山、南昌等地串联。”4.jpeg

  这时,我才真正地把他认出来,可惜和我们一道串联过的老同学罗玉寿、邱慈发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九点整,同学们都已按时来到学校门口,负责聚会的召集人春秀同学、勋伟同学和炳福同学想的真周到,把这次聚会安排有条不紊,把事先他们准备好的红围巾和六十年纪念的徽章发给大家佩带好,还从于都县城最好的照相馆,请来了专业的摄影师为我们拍摄集体照以便作永久地留念。虽然同学们都已是银发满头,脸上的皱纹加深。但同学们依然是精神饱满地露出幸福的微笑,用最好的精神状态,把自已的倩影永远地定格在照片里。

  随后,全班到会的同学兴致勃勃地再度跨进母校的大门,沿着学校的林荫大道,四处观看,似乎在寻找当年的踪迹。

  可惜,那时我们上学期间的平房教室,早已換成现在崭新的教学大楼。旧貌換新颜,虽有遗憾,但没有啥值得婉惜的。还好,在过去的办公大楼处,让我眼前一亮:办公大楼虽然早已不存在,但还是看见了一株当年就存在的树。如今这株树已被母校重点保护起来了,它见证了母校的建校85周年的历史。5.jpeg

  还是勋伟同学想的周到,参观完母校,全体同学坐上他租来的公交车,游览县城各处的市容面貌,不但逛了逛水南的新城,还到长征大剧院和于都的大草原上游览,感受现在带来的新变化。

  中午时分该吃午饭了,大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四处的游览,来到事前订好的大酒店用餐。

  这顿饭真是非常丰盛,二十多道美味佳肴一一不停地端上来让大家品尝,让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在餐桌上同学边吃边谈,谈当年在学校的种种趣事,也谈毕业后各自的情况。炳福同学曾单独告诉我:我们班先后有12位同学光荣入伍,其中有三位同学在部队里表现突出提了干。也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们班有22位同学先后不幸因病去世,占的比例还是蛮高的嘛。和我同桌四年的张土发同学也去世多年,难怪自从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文斌同学、璧琛同学都是和我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是在一个班共同学习了十二年的同学。可惜他俩分别在今年的一月和五月先后因病去世,没有能够坚持参加到全班同学的这次聚会。

  也许是同学之间太久没有见面的缘故,这顿饭在不知不觉地用了四个多小时。

  这次聚会让我感到意外又值得高兴的事是唯德同学把他保存了六十年的学生证和于都中学的校徽一道带来让我们欣赏,这可是证明身份的老古董,非常有收藏价值,将来母校建博物馆,这学生证和校徽都可以用得上。让我感到意外地还有来香同学,她不但千里迢迢地从山东起程回故乡,还特意把她的初中毕业证书也带来了,以便喚起我们对四年初中生涯的最好回忆。6.jpeg

  聚会后不久,祿孜同学在同学群里透露了一个秘密:光诩同学的父亲邱倜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第一个到广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听毛泽东所长上课的于都人,他从农讲所毕业后,受毛所长的委托返回于都后,创建了于都第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支部,亲手点燃了于都革命的熊熊大火,领导于都的劳苦大众打响了向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先后成功发动并参与了“里仁暴动”、“步前暴动”、“罗坳暴动”。为随后毛委员离开井冈山来赣南,特别是来于都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打下了扎实地基础。光诩同学是于都红一代领导人的子女,但光诩同学却非常低调,在同学中间从来没有炫耀他是老革命的后代,没有因自己的特殊身份,来影响同学之间的平等朴素感情。

  炳福同学还给我讲了袁玉华同学的情况:他说玉华同学是我班最有才华的同学,他是我们班第一个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同学,他发明创建的沼气池在于都农村得到广泛地推广和普及,从而解决了农村广大农民的燃气和肥料的大问题。可惜他英年早逝,过早地因病离开了我们。

  这顿午餐吃得还真是长哟,大概用了四个多小时,要不是照相馆的摄影师把我们的集体照已经放大洗印出来,并过塑做到人手一份的分发给每一个同学,赣州居住的同学也得返回赣州的缘故,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酒店,结束了这次难得的六十年 同学情 再聚首的聚会。7.jpeg

  我们初三(2)班已成功在于都县城举办了四次同学聚会,每次都能保持有二十多位同学的参与。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为参加同学聚会,来香同学先后四次从千里之外的山东返回于都;大年同学从新加坡返回于都,赶上了同学聚会三次;奇海同学还专程从北京乘坐飞机来参加同学聚会。正因为有这些远在外地的同学积极参与,让还在本省居住的同学深受鼓舞。当然,还有十位同学因病,或者因分别的时间大久,至今无法取得联系,而缺席了同学的聚会。

  夜幕降临,我也返回了家中,回想同学这一天聚会,还是让我激动地睡不着觉,静静地在思索:我们这些老同学都是上世纪出生的五零后,真是生不逢时,初中毕业后就到农村这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由于那时县里的高中停办,想继续深造求学无门。后虽然恢复了高考,但因都没有经历高中的系统学习,自然无缘跨入大学之门。也许是学历浅的缘故,大多数的同学工作并不理想,干得都是非常劳累的体力活。长期地劳累,为了生活,为了下一代不再受这样劳苦,也只能拼命地干活,从而累跨了身体,也就出现了我们一个班到现在就有22人提前先后离开这个世界。

  如今,我们这些同学,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盛世年华,大家都各得其所,安度晚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重游母校喜悠悠,高楼林立眼底收;

  故乡美景看不尽,同学情谊永久留。

  同学情,一生情,时光不老,我们不散,逝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友谊,愿同学友谊天长地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经过洗礼,才知道惟有同学友情的可贵。美好的同学时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烙在记忆的深处。往事如烟,温馨如昨天,重温起那一同走过的日子,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历久弥新,永不褪色!六十年后又相聚一起,如今,这些年届八旬的老人,虽然头发已花白、脚步有些蹒跚,但激情不改、笑语晏晏。老人们跨越60年的同学情,不就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的典型吗!在当今物欲横流、浮躁不堪的社会,老人们的情谊真是难得的清流和净土。我为老人们的纯真情谊所折服,也为老人健康长寿而祝福。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