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家门口有个行知学校

作者: 赵富山 点击:571 发表:2023-09-20 08:51:02 闪星:3

  家门口的陶行知学校,清明节我和这所学校师生追念远行的英烈。

  我家住在一所高层居民楼上,楼下就是一条名为“吉星路”的新街道,街上有一所名为“知行学校”的小学。小学全称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站在我家中厅或阳台就可以看到上学放学的孩子,早操、课间操都可以看到大操场上锻炼的孩子们,和开大会高音喇叭的校长讲话声音。

  今年清明节,我应邀走进学校进行红色演讲,和孩子们追念远行的英烈。少年强则中国强!清明宣讲进校园,就是要让故乡人知故乡事!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从家乡英烈故事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这次进校园,使我从此更多关注这所家门口的学校,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最近区里要把这条小马路打造成一条亮化美化街道,装修商家门脸,硬化路面人行道,路边栽花种树,行知学校围墙上特意加装宣传面板,其内容全是有关校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介绍,图文并茂,制作精美,一时引得过往行人,特别是学生家长的驻足和观望。


  平民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jpg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教授,攻读教育学博士。

  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做出的贡献。


  “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陶行知毕生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郭沫若说,“在民国时,有这样一个人:他出身书香门第,却甘愿以农民自居;他受过高等教育,却毕生致力于平民教育。”

  人们称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教育家朋友评价他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这个人,就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杰出的平民教育家。

  孔子提出来,“每日三省吾身”,陶行知却提出来,“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以此督促中华少年每天要进步。

  1923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致力于平民教育。他把教材送到平民百姓家里,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他活动的经费多数都是自己写书得的稿费。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给家里用?”陶行知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1927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继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育才学校文学组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长发,有人特意穿破衣服,自视为艺术家的派头。

  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面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陶行知“点石成金”的故事

  陶行知对少年儿童求知学习的方法,经常有所指点,最为突出的就是“点石成金”的故事。

  在一次育才学校的晨会上,陶校长讲:从前有一位道人,只要他用手一指,面前的乱石立即会变成黄金。一天,他让众徒弟坐在他四周,自己用手指点着地下一堆石块,立刻石块都变成了黄澄澄亮晶晶的大小不等的金块。众徒弟看了又惊又喜,个个拍手叫好。

  道人对徒弟说:“每人选一块金子,拿去买点吃的用的吧!”徒弟们都扑到黄金堆里去翻拣,有的要选一块颜色最黄的,有的要拣一块亮光最足的,有的想找一块最大的,大家东翻西找,忙个不停。

  这时却有一个徒弟,只是呆呆地站在道人旁边,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盯着师傅点金的手指看。道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挑选你最喜爱的一块金子呢?”这徒弟回答说:“金子虽好,但总会用完,我看中了师傅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

  讲到这里,陶校长不再讲故事,却一转话题,他说:世上有多少人被闪闪发光的金子迷惑,而忘记了点石成金的指头。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求学,可不能光想要得到老师和书本传给你们的现成知识,这些知识虽好,但仅仅是世界上人类知识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现成知识会不够用的。有些同学拼命把老师和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即使你能背出,你在追求学问(真理)的大道上还会碰到许多新事物、新问题。

  死记硬背不思考,是书呆子的学习方法,这些学生,老师“教多少”,他就“记多少”,是赶不上时代、超不过老师的。一批批的学生都比老师差,那末,我们的国家就会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求学必须要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要拿到开发文化宝库的金钥匙。这样,你们自己就可以一辈子毫无止境地去探求知识,就能超过老师,我们的国家就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陶行知发明“小先生制”

  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普及大众教育,推广平民教育,实施民主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创立的,采取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倡导并推广,实施了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

  陶行知倡导的小先生制的构想,是于1923年陶行知母亲从学习《平民千字课》,从六岁儿童学唱《尽力中华歌》以及晏阳初老师又经历了十年的怀胎与探索的过程当中,得以瓜熟蒂落。

  在陶行知的大力推广下,“小先生制”诞生仅仅十个月,就有了18000多个小先生,很多省市先后推行了小先生制,小学生成长为小先生。

  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战争流浪儿童,他们离开了故乡、失去了爹娘,但是他们都是一群天真活泼、富有聪明才智的孩子,他们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夺了这些孩子读书机会。陶行知把他们招收进学校后,在“因材施教”和“爱”的教育下,经过了一二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的才华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他们还能自编、自导、自演,用精彩的戏剧与舞蹈反映出抗日的形势;绘画组的孩子们竟能在重庆举办儿童抗敌画展,多么了不起呀!周恩来称赞这些孩子们说:“一代胜似一代。”冯玉祥将军为这些孩子的成长鼓掌。2.jpg 

  他“为今天培育抗日人才,为明天培育建国人才”的决心。他一心为国育才,他说:“我不是办天才教育,我办的是人才教育。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爱好,加以定向培养,进行因材施教。这些‘人‘才在正确指导下经过‘一’番努力,就转化成‘大才‘(‘人’字上加一横就成‘大‘字)。对‘大才’再进行深入的诱导,学生们自己再出‘一‘身力,流‘一’身汗,‘一‘定时间之后,‘大才’也就成为‘天才’了(‘大‘字上加一横就成’天‘字)。

  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得到启发,天才决不是天生而成的,除了白痴以外,每一个孩子只要培养、引导得当,再加上他自己的不断努力,都可以成为天才。


  陶行知向小学生认错

  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查封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师范附属小学被迫停课。附小的同学们自发办起了“儿童自动学校”,由学习好的学生当老师,连校长、工友也由学生担任。整个学校秩序井然,书声朗朗。

  消息传出,陶行知写了一首诗称赞说: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有个年仅八九岁的小同学却找到陶行知,毫不客气提意见:“照先生的写法,我们学校算不上‘真奇怪’。”

  陶行知和颜悦色地问:“小朋友你只管说,我的诗错在哪里呀?”那孩子指着第二行说:“小孩就不能教大孩吗?我们学校里,就有年小的成绩好,做大龄同学老师的。要是像先生写的只是‘大孩自动教小孩’,有什么‘真奇怪?’”。

  “说得对,说得对。”陶行知诚恳地认错检讨说:“小朋友,非常感谢你的指正,我马上就改。”说完,把“大”字改作“小”字,成了“小孩自动教小孩”。然后又问:“这样改行不行?”小孩咧嘴笑了:“先生改得真快真好!”


  陶行知的两只口袋

  陶行知是一位既有言教,更有身教的人民教育家,他律已甚严,以身作则。

  1942年7月,他在重庆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提出“四问”的内容,就是每天要反躬自问身体、学校、工作和道德上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越会为非作歹,残害人民。他曾大声疾呼,要全校师生“建筑人格长城”。

  他自己就是用他的实际动来“建筑人格长城”的。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师生赤手空拳办起来的,有时全校师生几乎无以举炊,陶行知东张西罗,左支右绌,迫不得已就停止体育锻炼,每天改吃两顿稀粥,以勉强维持生活。在这样艰难困苦中,他发动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捐,度过难关。

  陶行知带头外出募捐,并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来的钱涓滴归公,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借故挪用分文。他自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到远处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现款,袋里装得满满的。

  在归途搭车时,忽然发现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当时就有一个想法,决不挪用公家一分钱,尽管一天奔波下来,既疲惫不堪,又饥肠辘辘,但仍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

  当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感动,赶到陶行知先生的住处慰问时,陶行知跟大家讲起韩非子在《喻志》中所说的一个比喻:“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现实生活中,小漏洞往往可以酿成大灾祸,千万不要以小失大。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已”,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

  那是陶行知1938年在武汉大学做的一次演讲。那一天,大礼堂里挤得满满的,不仅全校师生都来听,他们都知道,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都想来一睹他的风采,并听他说些什么。

  会议开始后,有几位先生先后上台作了演讲。轮到陶行知时,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了讲台。他戴着眼镜,穿着西服,未曾开口,先向全场扫视了一遍。大家屏息凝神,都望着他,等他开口说话。有的人还打开速记本,准备把陶行知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陶行知并没有讲话。他从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公鸡喔喔地乱叫。台下听众一个个目瞪口呆。接着,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他手按鸡头,逼它吃米。鸡直叫不吃。陶行知又掰开鸡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

  接着,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伸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时,陶行知说话了:“各位,你们都看到了吧。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到它的嘴里,它都不肯吃。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去吃米。”

  陶行知又向会场扫视了一圈,加重语气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去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学生主动去学习,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陶行知讲完,把公鸡装进皮包,又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话讲完了。”便退下场去了。

  听众们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很快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边鼓掌边喊:“好!陶先生讲得好!讲得好!”


  学校里谁也无权搞特殊

  南京晓庄师范开办时,学校聘请了一位高姓校工。陶行知觉得他虽不识字,却耿直率真,颇有诗人气质。当时曾有人建议解聘该校工,对这一提议,陶行知断然拒绝,并说“他也是我们当中一个,决不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但是,当听说这位校工不听调度后,陶行知即刻写一信给他,真诚地奉劝他要尽本份、守职责。

  陶行知说道:“我们主张人类平等:校长和校工一律看待,吃一样的饭,一样的要尽本分。校长不尽本分,校长的饭碗便要打破;校工不尽本分,校工的饭碗也是要打破的。”又说:“您倘若诚实到老,尽本分,听调度,帮人忙,和气待人,那您便是我们晓庄理想的校工,也可以说是校工中之圣人,保您有个铁饭碗,永远打不破。您要不信我的话,那便是瓷器饭碗,随时可以打破的。”

  陶行知曾在他所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寓言小说《古庙敲钟录》中,诗意地表达了他对平等互助重要性的认识。“你若是办一个学校,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师生之生产的机会与平等互助的关系,便立刻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学校了。你若是在改造一个社会,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各分子之生产与长进的机会,便立刻变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了。”

  1931年,陶行知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长文,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及其教育的出路在于平等互助。“教人建设平等互助的世界”是学校组织必须履行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陶行知对我国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予以批判,提倡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学校里的一切成员,无论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都是平等的,谁也无权搞特殊。


  陶行知文化是中国教育的宝典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3年,他与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陶行知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于上海逝世,享年55岁。病危之际,周恩来、邓颖超、沈钧儒曾去探视。

  今天陶行知倡导的行知文化,也就是一种行知精神,濡染着中国教育界,功成垂就。它包括求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他提倡创造: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他提倡敬业: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

  他提倡大爱:爱满天下。

  他提倡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他提倡求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由此想到,今天家门口的行知学校师生跨代承受着陶行知先生的施教理念和行知文化、教育精神的熏陶滋润,是多么的幸福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纪实文学回顾了一生以身立教,重视农村教育,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并大力推动平民教育的普及,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陶行知的事迹。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初心投身教育事业;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并通过创办学校践行这一理论;他结合现实国情提出了“小先生制”,激发孩子潜能,担当传播知识和进步思想的使命;他冒着战争的硝烟从屠刀下抢救流亡的孩子,并为他们创办一所高水准学校……他就是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